我国汽车行业的机遇和挑战SWOT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国汽车行业的机遇和挑战(SWOT)组员:李志新白智会黎小丽孟乐青高旭娜孙雅林郑艳萍林青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简史•我国最早进口汽车是在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是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e)将两辆汽车带入上海。一辆是凉篷式汽车,另一辆是折叠式软篷,前排为双轮座席,车轮是木制的,外面包上实心橡胶轮胎。采用转向盘、转向带和梯形结构控制行驶方向。照明用煤油灯,喇叭是手揿的。•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为汽车,命名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业(1901一1949)•民生牌汽车•1932年中国山西省自制载货汽车•二、新中国汽车工业创业史•1、创建阶段(1949~1965)•“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和出汽车、出人才、出经验”•我国的第一辆汽车是1956年7月生产的一辆载重量为4吨,最高时速60千米的货车,并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解放”。•2.成长阶段(1966~1980)•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1964年,国家确定在三线建设以生产越野汽车为主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和陕西汽车制造厂。•汽车工业成长阶段,1980年生产22.2万辆,是1965年产量的5.48倍;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3.全面发展阶段(1981~?)•1981~1998年,全国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452万辆,其中:轿车260万辆,累计投资(包括引进外资)近1500亿元。至1998年底初步统计,有20多个国家、地区在中国建立了6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100多亿美元。•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6%,一举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性时刻整车企业要求及时供货,增加了本地零部件企业的机会外国现有技术与国内市场需求部分错位的市场供应空缺机会劳动密集、材料密集型产品、环境破坏型产品、不易长途运输的产品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普遍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成长缓慢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差,企业技术水平、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无法与国外零部件企业同台角逐零部件企业品牌经营意识差,缺乏长远发展战略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低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灵护肩市场容量总体扩大汽车工业全球化进程加快,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提供可能性各种资金进入,为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条件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为零部件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幻境大量国外零部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整机厂配套价格下压,原材料价格上涨,零部件企业利润下降,影响其后续发展零部件进口市场的替代威胁明显优势弱势机会威胁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SWOT分析SWOT中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机会威胁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成本优势大国优势整车及管件零部件研发能力较弱企业对政策扶持有依赖性产品质量较国际品牌要差自主品牌知名度不高优势弱势汽车企业全球化快速发展全球汽车消费市场继续向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转移,新兴市场对中国性价比高的中低端汽车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全球经济疲软导致汽车需求下滑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上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只是产权保护、反倾销等愈演愈烈国际汽车对中国企业的围追堵截2011我国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虽然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31.6和29.9个百分比。但是仍然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与生产市场。2011年全球汽车产量为8010万辆,我国全球占比23%,为世界汽车产量第一大国。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中国的国内市场极其庞大,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国内市场实质上也成为了国际市场。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国内竞争也将转变称为国际竞争。这是外国企业绝对不可能在本土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优势。中国的大国优势还体现在中国的需求层次较为复杂。对各层次商品都有很大的需求。大国优势人力成本:据统计,现如今中国汽车行业的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左右,而美国汽车行业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0美元。其人力成本不到美国的5%。零部件成本:在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下,零部件成本也相应大大减少。设备和产权成本:高利用率使设备与产权成本降低。成本优势2011年底汽车政策频出,节能汽车补贴新政、车船税新规、外商投资目录新规,对美进口汽车“双反”征税,汽车流通业“十二五”规划等,从研収、生产、进出口至市场流通,面面俱到,皆反映出政店对汽车产业的重视和引导作用。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8中国汽车行业——优势中国国内的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能力距国际水平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中国本土的自主研发汽车2011年市场份额仅29%。而日本为96%,韩国为95%,中国则排在德国、法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印度之后。国内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也普遍偏弱,许多生产企业需从整车厂获得技术甚至加工图纸,而国外70%的知识产权属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较弱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中国全年销售汽车1850.51万辆,而出口汽车为81.43万辆。只占中国汽车销量的4.4%。这与中国的巨大生产能力是不相称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汽车产品层次较低,品牌影响力较差,大多出口产品都销往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研究显示,我国汽车品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指数仅为美国的41%、日本的42%、德国的47%、韩国的61%。自主品牌知名度不高据中国汽车质量网统计,2011年全国品牌投诉量为7398.而合资品牌为4527起占61%,自主品牌为2711起占37%,进口品牌仅160起占2%。国内生产汽车质量问题远远高于进口汽车。我国的整车质量比国外大10%—20%,排气污染程度高出数倍,首次故障里程为1000—2000km,为国外1/10。产品质量较国际品牌要差中国中小型汽车企业现过度依赖政策的扶持。节能型车的补贴,税收的减征。这些甚至已经成为唯一有利于自主品牌的政策。一旦政策改变,这些将马上变成企业的不利因素。2011年底,政府将节能车补贴的平均油耗门槛由6.9升提升到6.3升,调整后,70%的补贴车被踢出局,这些车多数为自主品牌。企业对政策扶持有依赖性9中国汽车行业——弱势目前,汽车生产正日益国际化。不管在欧洲、美国还是日本在过去5年汽车全球化在各大汽车制造商身上都得到体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2005年,中国汽车部件出口也首次超出过进口取得长足进步,以至于各大汽车巨头表示今后几年将从中国采购数十亿美元的汽车部件。据统计,雷诺、菲亚特、通用等大型汽车制造商的“国外产量”均已超过其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中国将成为世界汽车大国争夺的主要汽车市场。汽车企业全球化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已成为决定其全球业绩好坏的晴雨表。以2011年上半年销量位居前三的通用、大众、丰田为例,三家所销售汽车为1237.6万辆,中国贡献了256.42万辆,占总量20.72%。据美国《Ward’s》杂志统计,2010年全球新增汽车和卡车共销售3500万辆,而几乎一半都出现在中国市场。全球汽车市场继续向中国转移中国汽车行业——机会目前,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汽车市场近乎饱和,经济条件相对发达的二线市场,将成为众车企的“新热土”。类似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等市场均成为车企眼中的新宠儿。其中人均GDP在3至4万之间,处于国内中上游水平,汽车销量上升势头劲猛。而市场对中低端汽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市场对中国性价比较高的中低端汽车市场需求增长目前,新兴经济体的成长正在放缓,美国的经济复苏势头可能会略微减缓,还令人担忧的是欧洲领导人尚未完成修复欧元区财政的措施,全球经济正处于疲软状态。3月发布的汇丰PMI终值为48.3%,低于2月份的49.6%,不仅连续4个月回落,而且连续5个月低于50荣枯线以下。制造业PMI显示工业出口订单持续疲软,未来经济增长仍将呈现回落态势。全球经济疲软导致汽车需求下滑相关数据统计,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占我国零部件市场近80%的份额,几乎已对核心零部件形成垄断。外资整车与外资零部件企业正对自主品牌进行疯狂剿杀,致使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市场份额不足30%。全中企很难进入外资整车企业的一级供应商体系中。美系车的零部件供应商100%是具有外资背景的,而日系和德系车的比例也占到88.9%与89.5%。国际汽车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围追堵截美国商务部2012年3月19日作出终裁,认定中国输美钢制车轮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正式开始对其类产品征收双反税。其关税甚至提升到了35%。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严格控制核心技术,并尽量转合资企业为独资企业,进一步封锁核心技术。据最新统计,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为45%。独资企业数量在未来将明显超越合资企业的数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技术壁垒等愈演愈烈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制启,人民币持续升值,兑美元增幅为23.17%。这对本来就出口乏力的中国汽车更是雪上加霜。2010年农民工工资上涨约为30%~40%。未来五年,底层农民工的工资年均增速将在20%以上。来自日本预测显示,2023年中国劳工工资水平就会超过日本。中国依仗的劳动力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汽车行业——威胁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