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投资有限公司制度分类标准一、对制度的理解(一)制度的定义企业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须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其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单等管理制度类文件。(二)对制度的理解1.制度不是上级管理下级的工具,而是企业更好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工作沟通与协调的必要的手段2.制度不是可有可无的,全体员工都应处于企业规章制度的硬性约束之中3.制度一定要有所为,制定一项制度就必须执行一项制度4.让当事人参与编写的全过程,要注重前期调查工作和第一稿的质量二、公司的制度分类公司目前处于从管理不规范的小企业开始规范管理、强化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向正规企业方向努力的阶段,公司目前的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公司的制度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公司目前规模不大,制度建设的重心一方面要围绕着一线生产、经营工作,要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采购、生产、技术、销售、基建项目管理等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消除管理的漏洞,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树立规范化、体系化的意识,强化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所以目前公司的制度建设重心一方面要强化生产经营相关的制度,另一方面强化制度体系的构建。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公司的制度从内容和作用的角度,可以分为五类:职责类、规范类、流程规定类、检查激励类、综合类制度。(一)职责类制度职责类制度主要是对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的说明、界定。职责类制度主要下面几类:1.业务一线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安全责任相关的制度。比如煤矿放炮工、玻璃公司保窑工的岗位职责、安全责任制;此类制度往往简洁、清晰、通俗易懂,张贴在车间等工作场所的墙上以强化员工对职责的观念。2.其他综合管理类、技术类员工的岗位说明书,比如生产处、综合处员工的岗位说明书。此类制度一般格式严谨、内容详细、规定清晰明确;3.组织结构图和部门职责说明。部门职责说明详细的规定了该部门的工作职责、内容,是该部门的工作指南和进行绩效考核的最基本依据。(二)规范标准类制度规范类制度主要是对工作内容进行规定、明确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以指导工作能够按照要求、高质量的完成,也为对工作的评价、考核和奖惩激励提供明确的标准和依据。主要包括下面三种制度:1.对于操作一线的员工的工作的标准、作业的技术、安全等要求进行明确、清晰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公司内的各种岗位、各个工种、以及一定工序(工段)的技术规范、安全规范、业务操作规范,以及日常行为的规范等方面;2.对设备物资、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的质量相关的标准,主要体现在相关物品的质量标准、技术和工艺标准等方面;3.对环境、工作场所的具体要求,是相关的工作环境的要求、规定,比如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保护等。规范标准类制度属于静态制度,内容一般不包含跨岗位、跨部门的工作规范的规定、不包含检查监督、考核处罚的相关内容(三)流程规定类制度流程规定类制度需要规定相关工作的内容、希望实现的目的,工作处理原则与工作标准,参与的部门与岗位、各自的职责、权限,工作的流程、步骤,工作的成果,以及文件需要相应的辅助性的表格、单据。流程规定类制度以工作任务处理为重心,检查监督的内容一般作为完成工作必要的工作环节出现、不作为重点,制度一般不包含处罚、奖励相关内容,相关的奖励、处罚内容依据相应的其他制度执行。流程规定类制度主要包括下面几种制度:1.某部门(车间)内、为了处理某项工作,跨多个相关岗位的工作分工、各自职责、工作流程与步骤、处理方法、时间要求等的制度,比如公司的车辆管理制度;2.公司层次的、为了处理某项工作,跨多个部门、涉及多个领导干部的工作分工、各自职责、工作流程与步骤、处理方法等的制度,比如采购管理制度(包含采购计划、计划审批、采购执行、质量验收、入库保管等工作,涉及多个部门)3.为了处理某项事件、事故、问题,跨多个岗位、多个部门的工作分工、各自的职责、工作流程与步骤、时间要求等的制度,比如安全事故处理制度、客户投诉管理制度。(四)监督检查、激励类制度此类制度强调对工作前三类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工作,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奖励、处罚的标准,以促进公司各项制度的执行、各项工作质量的改进、工作效率的提升。此类制度包括下面各种制度:1.部门及公司领导、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的定期、不定期的对生产操作、设备、环境、技术参数、安全隐患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制度;2.对应上述检查制度的相应的奖励、处罚内容和标准的规定、制度;3.对于部门、岗位的监督、审计工作以及结果处理的相关制度。(五)综合性制度公司的综合性制度是第三、四类制度的汇总,既包含第三类制度的内容,又包含第四类制度的监督、检查、责任处理、处罚标准等内容,是较为复杂的制度,往往涉及公司多个部门、多个业务领域,往往在管理基础比较好、制度体系相对完善的大型国有企业内应用比较多。由于公司目前的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制度化管理程度较低,员工的制度观念还不是很强,公司的综合性制度数量目前不宜过多,制度设计应该本着“简洁、清晰、易于理解、易于记忆”原则,从目前最需要的、最重要的制度入手,逐步完善和健全制度体系,三、公司各类制度名称规范制度名称一般由单位及部门名称、规范事项、制度类型三要素构成,具体含义分别为:1.部门名称为制度出台的公司(司矿)与部门名称;2.规范事项为制度主要规范的管理事项,如有对规范事项有具体范围限制,可在规范事项签名加上适用范围,即制度适用的对象、群体;3.制度类型为制度的类别,具体参见下面表格内容。制度一般不建议适用“试行”或“暂行”,但制度如尚未确定制度的长期时效性或完备性,可在制度名称最后加上制度时效,即注明“试行”或“暂行”,并加括弧。举例说明:《某某玻璃公司临时工劳动合同管理办法(暂行)》,按上述要素的结构分解为“某某玻璃公司+临时工劳动合同管理+办法+(暂行)”。制度的名称应当完整、准确、简洁,能够集中体现制度实质内容。除以书名号引用上位法名称的情形外,制度名称一般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四、制度内容编写说明管理制度编写时要符合民营企业发展初期现状,内容要简洁、清楚、明确、易懂。(一)宗旨与依据制度的宗旨是制定制度的目的,依据是制定制度的法律法规或上位制度。制度的宗旨与依据,应置于制度正文的第一条。若在设章的制度应置于总则中。宗旨与依据表述为:“为……,根据……,制定本规定(或办法等)”。(二)适用范围制度的适用范围是指制度适用的组织和管理对象,应置于制度正文的第二条。若在设章的制度中应置于总则中。制度如果涉及一个部门则不用编写制度适用范围;制度如果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部门或岗位需要编写适用范围。制度适用范围如果要强调管理行为,内容多、句式较长,一般表述为:“……,适用本规定(或者办法等)”。内容间接、句式较短的,一般表述为:“本规定(或者办法等)适用于……”。(三)术语解释对制度中出现的需要明确的术语和缩略语,应当作定义性解释。一格术语在同一制度中只能有一个意义,一个意义在同一制度中只能用一个术语表示。贯穿全文的基本术语应置于制度的前部,在设章的制度应置于总则中。(四)责任追究制度中若规定了义务性条款和禁止性条款,应当相应规定违规责任。责任追究一般涉及到第四类监督检查、激励类制度和第五类综合性制度。违规责任一般位于解释权、施行日期等条文之前。若在设章的制度应在附则之前设“责任追究”一章。违规责任一般应当明确责任主体、处罚主体、责任的种类和幅度四个要素:1.责任主体一般表述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2.处罚主体是指有权作出处罚决定的归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部门或专门委员会。处罚主体的名称应当明确指出。3.责任追究包括行政处分、经济责任和资格限制,三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①行政处分包括:警告、降级、撤职、开除等。②经济责任是指因违反劳动纪律的违约金标准和因渎职造成公司损失的赔偿金标准。③资格限制是指对提职加薪、参加职称评审或评奖等活动做出一段时间不得参加的限制。4.责任追究一般从轻到重表述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5.责令改正(限期改正)不属于行政处罚种类,因此不同时做出行政处罚。6.违规责任的表述方法:①逐条表述,明确每个违法行为给予什么责任,采用“违规行为+处罚”模式表述。②归类表述,采用按照责任内容、违规行为或者处罚主体进行归类的方法。(五)解释条款制度应当规定制度的解释部门。制度制定部门、机构或归口管理部门为制度的解释部门。一般表述为:“本规定(或办法等)由……负责解释”。解释权条款置于制度的末尾,制度施行日期条文之前。若在设章的制度应置于附则中。(六)施行日期及废止事项制度应当明确规定施行的具体日期,一般表述为:“本规定(或办法等)自……年……月……日起施行”。施行日期条文置于制度的最后一条。若在设章的制度应置于附则中。凡是采用废旧立新模式制定制度的,应当在附则中作出废止原制度的表述。废止事项一般紧接在规章施行日期之后,与施行日期在同一条中来表述,并应当注明被废止制度的文号和发布日期,表述为:“本制度(或者办法等)自……年……月……日起生效,……年……月……日发布的《……》同时废止。五、章节设置制度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章节划分,具备以下条件的制度,可以设“章”;1、制度内容较多,篇幅较长,应在二十条以上;2、制度结构复杂,有划分层次的需要;3、制度主体内容包含两部分及以上相对独立的内容,且每部分不少于三条的可以考虑进行分章节编写。4、设章的制度,如果内容构成极其复杂,可以在“章”内再设“节”,设“节”的要求(必要性、节名等)同设“章”类似。六、条款项目1、每个条文的内容都应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一个条文一般规定一项内容,同一项内容一般规定在同一个条文中。条文直接阐述内容,不设标题。2、款隶属于条。一条内容包含两层以上互相关联的意思,并不宜再划分为两条时,应当分款。一款内一般规定条中的一层意思,同一层意思的内容一般规定在同一款中。款和款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补关系,既有并列又有递补的,一般先并列后递补。七、参考格式(参见制度制定模版)1、制度名称使用小二号黑体,两倍行距的样式。2、各章之间以序数形式连贯排列,如“第一章”、“第二章”等,序号与章名之间空一格,章标题行的格式为“五号+宋体+1.5倍行距+加粗+居中+段前一行”。3、每章中的节都重新编号排列,如“第一节”、“第二节”等,格式同章。4、制度条文应当以序数形式连贯排列,如“第一条”、“第二条”等,跨章节的条目连续编号,不重新编号。使用首行缩进两个字符,五号宋体,1.5倍行距的样式,序数单独加粗,用小写汉字数码表述,如“第一条”、“第二条”,序号与正文空一格的格式。5、款不设序号,使用首行缩进两个字符,五号宋体,1.5倍行距的样式。6、每款或不分款的条中的项都重新按独立的序数排列,分段表述,使用首行缩进两个字符,五号宋体,1.5倍行距的样式,序数采用小写汉字加括号表述,如“(一)”、“(二)”等,序号与正文空一格的格式。附件:管理制度模版制度名称(制度名称使用小二号黑体,两倍行距的样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依据和宗旨(正文文字首行缩进两个字符,使用宋体+五号,数字使用TimesNewRoman十五号,1.5倍行距,序数单独加粗,序号与正文内容空一格)第二条适用范围第三条关键术语解释(第一款)关键术语解释(第二款)第四条管理内容遵循的原则第二章~第N章(主要包括管理流程、事项及要求)第一节(节标题采用“五号+宋体+1.5倍行距+加粗+编号+居中+段前一行)第五条………………1.2.第六条……第N+1章附则(包括授权制定实施细则的规定、规章制度的解释单位、规章制度的生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