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摘要)2009年03月26日10:15中华工商时报一、私营企业数量、注册资本和从业人员的增速下降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2007年,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各项指标,均比上年有增长,但增速明显趋缓(见表1)。2000-2005年,由176万户上升到430万户,年均增长率为19.6%。但是,2006年只比上年增长15.8%,2007年只增长10.7%,同前5年的年均增长率比较,分别减少了3.8个和8.9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含分支机构)为6238702户,比2007年底的6030505户(含分支机构)增加208197户,增长3.45%。如果扣除610699个分支机构,实际只增长2%。值得注意的是有7个省、区、市登记的私营企业户数,出现了下降现象。它们是北京(-1.55%)、山西(-1.59%)、上海(-0.39%)、湖南(-1.78%)、贵州(-2.89%)、宁夏(-8.36%)和西藏(-0.73%)。同一时期,个体工商户为27590953户,比2007年底的27415298户,增加175655户,只增长0.64%。其中,农村个体工商户减少441351户,下降4.17%。10个省、区、市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比2007年底下降。它们是:北京(-4.31%)、天津(-2.65%)、河北(-9.50%)、山西(-1.15%)、上海(-0.71%)、安徽(-5.60%)、江西(-7.00%)、河南(-1.15%)、青海(-0.58%)和新疆(-1.54%)。在企业数量增速下降的同时,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增速也同步下降,2000-2005年,由13308亿元上升到6133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5.7%。但是,2006年仅比上年增长24.0%,2007年同比增长23.5%,同前5年的年均增长率比较,分别减少了11.7个和12.2个百分点。2007年,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170.3万元,同比增长11.6%,但规模大小悬殊,超过100万元的仅133.6万户,占24.2%,75.8%的企业,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2004年以后,私营企业吸纳的从业人数的增速也呈下降趋势。2003年从业人数比2002年增加26.11%,但2004年仅比2003年增加16.7%,2005年比2004年只增加16.1%,2006年比2005年只增加13.1%,2007年比2006年只增加10.12%,2008年上半年同比只增长6.12%。二、私营企业税负等负担有加重趋势,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亏损面增大第八次全国抽样数据表明,2007年,各类私企纳税的中位数是26万元,比2003年增加10万元,比2005年增加1万元(见表2)。从行业分布来看,纳税额最多的行业分别是采矿业、房地产、建筑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水,这些行业纳税额的中位数均在60万元以上。交费额最多的行业分别是采矿业、交通运输和房地产,交费金额的中位数均在15万元以上。利润最高的行业分别是采矿业、房地产、农林牧渔、建筑业、制造业和电煤气水。税后净利润增长最快的行业分别是采矿业、科研技术、公共设施,年均增长都在100%以上。行业中亏损最为严重的依然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据了亏损样本总数的62.7%,比上次调查还高出3.6个百分点。2007年私营企业承担纳税、交费、摊派、捐赠、公关招待五项负担的总体情况是,纳税居于首位,其次是交费,公关招待和捐赠的支出不相上下,摊派支出平均也超过7万元。摊派涉及的企业面达到54.6%;捐赠企业比例达到78.4%。上述五类负担合计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12%上下;仅考虑纳税、交费和支应摊派三项,则占销售额的比重为9.4%。数据表明,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的各项负担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接近16%,而1亿元以上企业的这一比重平均仅为7%略强,前者是后者的2.3倍。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负担确实较重。不考虑物价因素,就纳税而言,2003年比2001年增长61.0%,2005年比2003年增长35.3%,2007年比2005年增长35.4%。最能说明问题的比较是各项负担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2001-2007年,私营企业的纳税占销售额的比重以及交费占销售额的比重总体上都有所上升。三、私营企业所从事的行业趋于多元化,但主营行业仍集中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本次调查设计填报的行业可多达5个,因此我们对企业从事行业的数量进行了加权平均,企业在开业时平均从事1.588个行业,到2007年已扩展到1.827个行业。这表明企业的行业分布趋于多元化。与上次调查相比,私营企业的产业及行业分布没有明显差异,第一产业占7.1%,第二产业占52.7%,第三产业占40.2%;依然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合计比例61.8%,仅下降3.6个百分点(见表3)。四、发展环境变化对各类私营企业有不同的影响近年来,私营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次调查选择了土地从严审批、能源涨价、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货币政策从紧等七个方面询问被访企业。初步的统计结果显示,环境变化对不同类型的私营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排在第一位、影响最为突出的是原材料涨价,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第三是能源涨价,第四是货币政策从紧,第五是人民币升值,第六是土地审批从严,最后是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由于本次截至日期是2007年底,许多出口企业的变化未能全部反映出来。在不同地区,上述环境变化对私营企业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西部地区私营企业所感受到的土地审批从严、能源涨价、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货币政策从紧所造成的影响都明显严重一些,只有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程度略为轻一点;中部地区私营企业所感受到的七方面变化影响的程度都低于总体的平均水平;而对东部地区私营企业来说,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和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严重一些。比较起来,西部地区私营企业的处境更为艰难一些。不同行业的私营企业受这些变化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商业服务业企业中,劳动力成本取代原材料涨价排在第一位;而在房地产和金融业大类的企业中,货币政策从紧的影响取代劳动力成本上升排在了第二位,土地审批从紧取代人民币升值排在第五位;在制造业大类的企业中,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度上升到第四位,取代了货币从紧政策的位置。这些变化大体反映了不同环境因素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从总体看,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都是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五、私营企业税后纯利润用于再投入的积极性下降比较1996-2007年样本企业,纯利润再投入占其税后净利润的比重的平均值,下降了17.8个百分点。相关系数仅为0.555,回归系数仅为0.205,亦即企业税后净利润增加1万元,纯利润再投入仅增加2050元。而1999年,这个相关系数是0.983,回归系数是0.916(即税后纯利1万元,用于再投入9160元)。这表明,私营企业投资积极性呈下降趋势。这个现象值得认真研究。六、私营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改善程度与工会组建率密切相关近两年来,由于政府强化管理、社会加强监督、企业更加自律,私营企业拖欠工资现象有所减少,私营企业职工工资总体水平在提高。私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仍然比国有企业职工低8208元,两者相比为1∶1.45,差距比两年前拉大了。不同行业私营企业职工收入差距很大,房地产业、卫生行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最高,而住宿餐饮业、公共管理、公共设施服务业最低。工会在维护员工权益方面作用明显。比较已建立和未建立工会的私营企业,我们发现,职工合同签订率、平均工资、社保参保率都有明显不同,建立工会对于维护职工权益十分重要。在本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企业中,已有工会组织的仅占38.6%,与媒体上报道的私企建会率高达69.6%相去甚远,即便考虑到统计误差和抽样误差,以及统计口径有所不同,差别也不应这么大。可能的解释是一部分工会组织不健全或基本没有活动,以致老板觉察不出工会组织的存在。这一点应该引起注意,重要的是工会组织的实质性活动而不是纸面上的数字。七、私营企业主自我评价为中等社会阶层本次抽样调查得出的数据是,私企业主中的共产党员比重为33.5%,与前次抽样数据持平。从抽样数据可以看出,私营企业主对自身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领域中的地位的评价大致相同。他们对自身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选择为居于中层(第5和第6位)的最为集中,比例达到45.7%、36.7%、44.4%;认为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在中等以上(即第6位到第1位)的都达到了75.1%,认为自己政治地位在中等以上(即第6位到第1位)的要略少一些,但也有63.3%。可见,私营企业主大都把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确定在中上等水平。八、私营企业党建工作需要加强,管理需要改进本次调查表明,员工中没有共产党员的私营企业占20.6%,比上一次调查时下降了11.1个百分点。在被调查企业中,员工党员人数为1人和2人的企业分别占10.1%和12.0%;党员人数在3人和3人以上的企业占57.2%,有50名以上和100名以上党员员工的企业分别占3.3%和1.3%。成立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等党的基层组织的企业只有30.6%,约70%的企业没有成立党组织,其中,在有3人和3人以上党员的企业中,有28.2%没有建立党组织;在有50名以上100名以下党员的企业中,还有1.6%没有建立党组织。在有100名以上党员的上规模企业,则全部建立了党组织。本次调查就私营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问题进行了询问。认为私营企业党组织由属地党委、当地工商联党组、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组织管理更为有利的企业主,分别有38.6%、37.0%、23.6%。可见,在私营企业主看来,属地党委管理并不是对私营企业党组织唯一的管理模式,工商联党组几乎和属地党委一样可以承担起管理本地私营企业党组织的职能。我们在实地调研中也了解到,一些大中型私营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党组织不太愿意由所在街道或社区管理,认为街道或社区党组织难以胜任相应的管理责任。在私营企业党建工作中,党员企业主能否担任企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一直是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在很长一个时期里,组织部门对此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意见。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在党员企业主中,有66.7%的人担任了所在企业党委或总支、支部的书记。这表明,党员企业主担任企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九、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热情高,但亦商亦官现象值得注意本次调查着重从担任人大、政协、政府和党内职务四个方面考察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调查表明,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私营企业主参与政治的最主要方式,回答担任各级这两类职务的总计有2101人,占受访企业主的51.1%。在受访的1372名党员私营企业主中,担任各级党代表的达到28.3%,其中,省级党代表和全国党代表分别有15人和7人,占党员企业主总数的0.016%。2000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联合下发文件,明确规定私营企业主不得担任党政机关领导职务。但是这些规定在实践中已有明显的突破。本次调查表明,有205名中共党员企业主进入了地方各级党委领导机构,占受访党员企业主总数的14.9%,其中担任省级党委委员的有4人。有61人担任了县乡两级政府副职领导。这种亦官亦商、官商一体的现象没有法律和政策依据,其结果和影响如何,值得认真研究。此次调查统计表明,担任人大主任、副主任和常委的分别有9、7、162人,担任人大主任、副主任的全部集中在县乡两级,担任人大常委的不但在县乡两级有,而且地级和省级分别有34人和10人。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私营企业主进入其领导机构甚至担任主要负责人,尚缺乏法理依据。十、私营企业主十分关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本次调查表明,有58.6%的企业主知道“优秀建设者”表彰活动,55.4%的企业主知道综合评价工作,比例均超过了一半。这说明,这两项活动开展几年来已经被大多数企业主所了解。但是,仔细分析,作为直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