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者(一)教学重点:第一节重点讲授社会基本矛盾的构成和运动规律,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阐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节着重说明阶级斗争的产生及其在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的作用,从阶级社会变革的量变到质变中阶级斗争的不同作用展开;第三节通过分析改革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阐明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成效在理论上展开分析论证;第四节通过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对人类社会全面的深刻的影响,阐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五节是唯物史观重要的逻辑结论,即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也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之一。(二)教学难点:前面四节都可以说在逻辑上和理论上比较容易把握的问题,与其他课程也出现了交叉或者重复,不需要作大量的分析论证,要求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基本理论有较好的把握,重点仍然是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第五节要注意联系实际分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局限性,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观点结合起来才能对原理有透彻的理解。同时要注意从杰出个人的产生和历史作用的角度,阐明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准确理解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进一步理解十六大关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理论,加深理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原理。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结构内部存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贯穿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形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两对矛盾运动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规律。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矛盾,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中起着决定作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在前面我们探讨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社会形态中的关系是辨证的,表现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极端落后的石器时代,生产关系就是原始公有制,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生产力是金属工具时代,生产关系就是奴隶制,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隶属关系。生产力是手推磨时代,生产关系就是封建制时代,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生产力是大机器时代,生产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代。生产力落后的国家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实行市场经济。2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总是向前发展的。劳动者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用,不断地改进劳动工具,提高劳动技能,不自觉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关系一旦建立,就是相对稳定的,当生产力发展使生产关系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生产关系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变革,新的生产关系必然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当我国的计划经济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采用市场经济的方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第一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力起阻碍和破坏作用。这种情况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为地超前(冒进)的不同表现。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时,表现为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制约(我国农村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平均主义大锅饭对劳动者积极性的挫伤),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制约了对生产资料的利用和改造(磨洋工,混日子,不考虑增产挖潜等问题);生产力的诸要素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使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限制。第二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劳动者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国改革开放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大为提高,实行责任制、承包制、股份制等形式使劳动者在物质利益上关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竞争求发展,使生产力的各要素都能充分发挥作用。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现为:两者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又从不适合发展到基本适合。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变化发展过程。这一规律贯穿人类社会始终。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人类社会的社会形态变化经历了五种情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因此,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也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之一。(1)经济基础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理解这一概念要注意占统治地位的正确含义是什么。我们知道,任何社会的经济基础都是多层次的,不是单一的形式。我国目前的经济基础从所有制的结构看: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股份制、私营和个体所有制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从生产过程人与人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看:有公有制的平等合作关系,也有雇佣劳动制的雇佣关系;从产品的分配看:有按劳分配、股份分红、机会分配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所谓公有制为主体,不应该理解成量上的绝对优势,而是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基础部分和重点部分都掌握在国有和集体或混合制中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成分为主的经济形式手中。多种经济成分构成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关系的复杂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决定的。我国必须从占统治地位的角度去理解我国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从而准确把握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通常被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思想的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的上层建筑指的是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比如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民主集中制等形式;法律制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事诉讼3法、刑事诉讼法等各项具体的法规;还有军队、法庭、监狱、警察武装部队等。思想的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辨证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探讨两者的关系要从下面几点入手:(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经济基础一旦建立,就会建立强制性的政治的上层建筑来维护经济基础,同时运用意识形态来论证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奴隶制的国家就是在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奴隶在经济上受到残酷的剥削在政治上则受到非人的压迫。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上法律上奴隶都不是人,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决定奴隶只是奴隶主任凭宰割的工具;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对奴隶制的绝对隶属和等级森严的制度进行论证,这是个最理想的社会(柏拉图的《理想国》)封建制的国家是建立在封建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虽然与奴隶制比较有了一些进步,但仍然强调等级和血缘,有达官贵人和布衣小人的严格区别,法律上规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应用封建伦理纲常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来论证封建制是“天不变道亦不变”。资本主义制的国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要求自由竞争,一方面建立庞大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资产阶级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另方面应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由此可见,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旧的经济基础产生变化,被新的经济基础取代,经济基础的变化又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当然这种变革不是一次完成直接的过程,而是或迟或早发生的。我国在建国后,尤其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实行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和模式几十年的实行,显现出弊端,必须进行改革,从计划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必然影响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变化。政治体制上真正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作用和实行民主集中制,改革机构臃肿、尾大不掉的情况,进一步健全民主和法制的制度;意识形态上破除左倾思潮的影响,反对个人迷信个人崇拜,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鼓励竞争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破除官本位、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的思想等等。(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旦建立,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一方面,上层建筑利用政权的力量(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和思想影响,促进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当遇到被统治阶级的反抗时,国家政权这一暴力工具就要发挥专政和镇压的作用,通过暴力手段维护统治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政治上的特权。(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对奴隶起义的镇压,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起义的镇压,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镇压等)。另方面,上层建筑要与不利于自己的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残余作斗争。任何社会都会包含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残余。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脱胎而来,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影响甚深,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所以非常重要,就在于封建的思想残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极大的消极作用。因此,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情况错综复杂,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基本适应、两者协调发展时,建立在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建立的,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与经济基础基本适合,对经济基础起促进和保护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两者发生尖锐的冲突时,上层建筑仍然维护过时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变4革旧的生产关系的要求发生冲突,上层建筑就会成为经济基础发展的严重障碍。在阶级社会,这种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必须通过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摧毁旧的上层建筑,才能建立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从基本适应到不适应,再到新的基本适应的无限发展,反映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运动过程。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的发展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我国探讨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清楚看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实际上是两对矛盾三层关系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辨证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形成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社会形态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从社会形态本身考察,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基础就是社会形态的“骨骼”,上层建筑是社会形态的“血肉”,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的政治、思想条件,两者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就必须通过变革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社会形态的发展最深层动力就是社会生产力。两对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四“生产力标准”理论及实践意义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的理论,以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作为判断社会制度先进还是落后的标准,对于纠正我国长达十年的文革动乱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文革期间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社会制度先进与落后的评价是看公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