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公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迈向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公告说明一、为什么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6日和2017年2月24日视察北京的重要指示,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核心问题,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北京市组织编制了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二、城市总体规划管什么用?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研究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对各项建设进行总体安排,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下一步编制详细规划的依据;详细规划是下一步建设的具体安排,是实施具体项目的重要依据。三、城市总体规划怎么编?本次城市总体规划注重开门编制规划,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充分尊重社会公众对规划编制的知情权、参与权。我们将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四、城市总体规划怎么管?城市总体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要坚决维护城市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执行过程中,鼓励社会公众共同监督规划实施情况,共享发展成果,公建美丽家园。五、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和年限此次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6410平方公里。规划年限为2016年至2030年,明确到2030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北京作为首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形象,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重要窗口,一直备受国内外高度关注。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北京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一定要有担当精神,勇于开拓,把北京的事情办好,努力为全国起到表率作用。首都规划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让历史和文化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讲话精神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北京城市规划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着力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做到服务保障能力同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同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不断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前进。总体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就具有法定效力,要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讲话精神第一篇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作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北京必须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此次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城市规模,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和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指示的具体落实,凝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北京城市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重大转折期首都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期待。要实现这些长远的战略目标,必须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做好各项工作,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设首善之区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努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一、战略定位1、政治中心政治中心建设要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国家政务活动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为发挥好行政决策中心作用提供支撑。2、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建设要发挥首都凝聚芸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展示交流和服务保障功能,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3、国际交往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要作为承担重大外交外事活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重要舞台,发挥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首要窗口作用,努力打造重大国际活动聚集之都。4、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充分发挥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努力打造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二、发展目标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北京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践行“四个服务”基本职责的有利支撑,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要立足北京实际,突出中国特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把北京建设成为在政治、科技、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具有广泛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而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圈。1、2020年发展目标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实现阶段性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①中央政务和国际交往环境及配套服务水平得到全民提升。②成为全国高端引领型产业研发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核心支撑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率先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国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彰显。④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跟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水平进一步提升。2、2030年发展目标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治理“大城市病”取得显著成效,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①成为拥有优质政务保障能力和国际交往环境的大国首都。②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世界创新的新引擎。③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④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和谐宜居城市。⑤成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3、2050年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京津冀区域实现高水平协同发展,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文化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世界级城市群。①成为具有全球政治经济文化领导力的大国首都。②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③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千年古都。④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⑤成为世界级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地区。三、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控制在2300万人左右,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按照城乡统筹、严控总量、优化结构、综合平衡、增减挂钩的原则,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利用和管理机制,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减量提质和集约高效利用。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0年为2760平方公里左右。第二篇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怎样建设首都?必须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战略契机,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做到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为实现首都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优化空间布局一主、一副、两轴、多点1①一主:中心城区即城六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②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③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④多点:门头沟、房山、顺义、大兴、亦庄、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10个周边城区二、推进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功能重组,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中心城区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集中承载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重要地区,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典范地区。15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研究讨论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送审稿)》提出北京将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一核”是指“首都功能核心区”;“一区”是指北京的生态涵养区。1、推进城市功能优化重组,优化首都核心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保障和服务首都核心功能;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引领国家文化发展方向;彰显大国外交的开放与包容,营造国际化的活力交往空间;建设国家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培育协同创新节点。①核心区——以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为主导功能。核心区主要指东城区、西城区。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彰显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②西北部地区——以科技创新、文化中心为主导功能。西北部地区主要指海淀区、石景山区。海淀区应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服务保障中央政务职能的重要地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典范区;生态宜居和谐文明示范区;高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实践区。石景山区应建设成为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承载区;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③东北部地区——以国际交往、文化中心为主导功能东北部地区主要是指朝阳区东部、北部地区。应强化国际交往功能,成为国际一流的商务中心区、国际文化和体育活动、各类国际化社区的承载地。提升区域文化创新力和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塑造创新文化引领的首都文化窗口区。④南部地区——以保障首都核心功能的城市服务为主导功能。南部地区主要指丰台区和朝阳区南部地区。丰台区应建设成为首都高品质生活服务供给的重要保障区;首都高水平对外综合交通枢纽;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区;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区。朝阳区南部是重要的菜篮子供应基地、传统工业改造升级示范区。2、降低人口密度、严控建设总量、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提高居住用地比重,增加绿地、道路、公共服务、市政交通等公共类用地规模,提升公共类用地比重。3、加强城市补修,坚持留白增绿,创造和谐共享、便捷舒适的人居环境。①以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以人民满意度和获得感为评价标准,开展协作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开展市民意见调查,重点关注与老百姓紧密相关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市政交通设施、城市安全设施等方面,梳理存在问题和不足,明确城市修补的重点。关注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制定实施计划,创新管理制度。针对不同地区的薄弱环节,开展留白增绿、补齐短板、改善环境、提升品质的城市修补工作。②统筹规划建设基本商业网点、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养老、文化、体育、物流配送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填补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欠账,全面构建实用舒适、步行可达、智能安全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③2030年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由现状67.2%提高到95%,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力争达到16.8平方米/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现状的38%提高到42%。以两轴为统领,构建首都空间秩序和功能组织的骨架,形成主体功能突出、用地混合的空间布局。4、开展生态修复,构建多层次绿道系统、多条通风廊道和水系蓝网系统,提高公共空间品质。①依托绿色空间、河湖水系、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在中心城区构建层次鲜明、功能多样、内涵丰富、顺畅便捷的绿道系统。以市级绿道带动区级绿道和社区绿道建设,形成市、区、社区三级绿道网络,2030年中心城区建成市、区、社区三级绿道网络总长度约700公里。②2030年构建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和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③构建由水体、滨水绿化廊道、间共同组成的中心城区滨水公园网系统,通过全面提升蓝网的水平,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保障城,恢复历史水系,完善公共空间。三、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