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关爱帮扶困难家庭及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意义近年来,随着创业、投资环境的优化的深入推进,全市人口流动规模日渐扩大,有力地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给留守儿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学习上,由于缺少家庭教育氛围,难以保证学习质量;在心里上,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容易产生性格缺陷;在安全上,由于监护难以到位,身心容易受伤害。开展“家校互动,关爱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活动,是破解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难题的新探索,是关注流动人口、优化投资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各部门履职配合,形成综合服务管理流动人口良好格局的有效载体,抓紧抓好至关重要。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关注心灵滋养,关心生活质量,关怀健康成长”为主题,以关爱未成年子女成长为核心,以“家校互动”为抓手,以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为目的,以提高流动人口生产、生活、生育质量为目标,整合政府部门及社会资源,着力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三、主要工作(一)摸清底数,落实各方责任市人口计生局要发挥基层的网络优势,要求各镇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进行全面摸底,如实登记流动人口流出(入)及其未成年子女基本情况等信息。市教育局要利用学校资源,通过新生入学登记、家访等环节,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进行调查摸底,做到流动人口姓名、原籍或现居住地、联系电话清楚,并录入表册。在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前,乡镇计生办、学校要与其签订一份三方互动协议,在协议中明确人口计生部门、学校和流出人口三方的权利与责任,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按协议执行,确保家校互动平台按规范正常运行。学校还要建立联系卡制度,并根据变动情况,即使补充或变更联系卡有关内容(二)配备联络员,畅通信息渠道完善“家校互动”自治管理。在本籍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选聘联络员,以畅通户籍地人口计生部门与流出人口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联络员由流入到当地的本乡镇计生协会会员担任,负责组织本籍已婚育龄妇女参加现居住地开展的生殖健康技术服务,收集孕育信息和寄回孕检报告单,分发镇计生办、学校、妇联寄出的宣传资料和留守学生成长信息等。(三)建立信息链,实现远程管理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利用教育资源和流出人口资源,在学校、学生、家长、流动人口联络员和人口计生部门间搭建联系沟通渠道,将学生教育成长、家长接受计生服务管理、政策法规等信息及时双向传递,实现远程服务管理。市教育局要在有条件的学校网站上建立“家校互动”网页、论坛,或者设置留守儿童爱心服务免费专用电话(“亲情热线”),帮助家长通过网站了解学校教育动态、子女生活及学习信息,并了解、咨询人口计生、教育等公共服务管理政策。学校要定期对留守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通过“亲情热线”或联络员及时告知给外出务工人员,方便父母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配合做好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四)拓展“家校互动”内容,体现关怀关爱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整合部门政策资源,把“家校互动”办成民生工程。市人口计生局要在活动中,继续开展流动人口计生困难家庭帮扶活动,在春节期间,组织慰问流动人口计生困难家庭,给予慰问金或慰问品。市教育局要在“六·一”儿童节期间,表彰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代表。在学年中,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帮助留守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健康成长。市妇联要进一步完善“寸草心”家园建设,聘请“爱心妈妈”帮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五)召开座谈会,了解计生需求市人口计生局要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返乡流动人口座谈会,听取流出人口对家乡计生服务的需求、对子女接受学校教育的愿望,并进行调查问卷,为进行理性决策、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同时,要尽快建立协作机制,强化推进保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家校互动,关爱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活动顺利推进。(二)加强舆论宣传。要广泛宣传“家校互动,关爱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活动的重要意义、实际功效。积极引导流动人口广泛参与,为活动的推广和深化营造良好氛围。(三)建立联系制度。市人口计生局要定期召开人口计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妇联参加的联系会,分析活动运行态势,研究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订后续的工作措施,强化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有效提升部门综合治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水平。(四)落实具体举措。要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案到具体举措,不断赋予“家校互动,关爱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活动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