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护理: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2护理学: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极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3整体护理: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4基本需要:维持人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及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5压力: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作的非特异性反应。6压力原:对人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人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7适应: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较大的变化,致使个人的行为有所改变以维持平衡。8护理理念: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及判断护理极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及信念。9基本机构:人生存的基本结构及能量源,包括机体解剖机构、器官功能机构等。10抵抗线:保护人基本机构稳定、完整及功能正常的保卫屏障,包括免疫功能、应对行为和生理功能。11正常防御线:个体在生命历程中建立起来的健康稳定的状况。12应变防御线:维持机体正常状况及功能的保护性缓冲力量。13护理程序: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14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观感觉,是护理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15客观资料: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检以及借助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所获得的有关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资料。16护理诊断: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17护理目标: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出的,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的健康状况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18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活动符合规定时,满足服务对象明确与隐含需要的效果。19继续护理学教育:继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先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学教育。20护理服务质量缺陷:一切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现象都属于质量缺陷,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病人造成害者。21护理心理学: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22心理护理:在护理的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标。23个性化心理护理:一种目标比较明确,针对性比较强,用于解决病人特异、个性化心理问题的心理护理。24共性化心理护理:一种特异性与针对性不太强,仅从满足病人需要的规律出发,目的在于解决病人中共性问题的心理护理。25有意识心理护理:护士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实现对病人的心理调节、心理支持或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26无意识心理护理:护士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对病人心理状况产生影响的一切言谈举止和护理活动,无论护士能否主动意识到,都可以产生心理护理的效果。27心境:具有感染性的,是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28激情: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29应激:有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30应激源:引起应激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包括躯体性、社会性、心理性和文化性四种。31疾病行为:病人显示其病感的行为。32病人角色强化: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出现心理反应过度、过度依赖医护人员帮助、过度要求亲友照顾等。33病人角色行为淡化:病人意识不到自己有病,或对自身疾病的严重程度过于忽略。34病人角色隐瞒:病人因不能或不愿承担疾病所造成的一系列影响及后果而隐瞒病情,回避就医。35病人角色牵强:某些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种称病方式,利用病人角色的行为特征,获取某些切身利益。36情境性心理失调:特指以情境性因素影响为主而导致个体发生心理失调的一类常见心理问题。37恐惧:一种人们在面对危险情境或对自己预期将要受到的伤害而产生的较高强度的负性情绪反应。38抑郁:一种情绪低落状态。主要表现为悲观,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往,无兴趣,表情呆板,自责,睡眠及食欲障碍等。39愤怒:一种较强烈的因个体与挫折或威胁抗争而产生的情绪反应。40焦虑:人们对即将来临的,可能回给自己造成危险和祸害或需要自己作出极大努力去应对的情况等所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严重时可表现为惊恐。41心身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并伴有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其病理过程的诊断、治疗和护理都需要采用心身统一的观点及注重个体与环境的协调。42护士职业角色化:特指从事护士这个职业的个体所应具有的与职业相适应的角色人格和行为模式。43道德: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用善恶作为评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为指导的人格完善及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44职业道德: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和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45伦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或规则,是道德现象的系统化和理论化。46护理伦理: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理来解决护理实践和护理科学发展中人们相互之间、护理团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一门学问。47道德自律性:通过自我道德教育、自我道德修养、自我道德评价等方式,将外在德社会性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48道德他律性:通过外部德道德教育或道德影响、客观的道德评价标准,来提高人们素质的过程。49不伤害原则:在诊治、护理过程中凡是必需的或者是属于适应证范围的,所实施的诊治、护理手段都应保证不始病人的身心受到损伤。50病人自主性:病人对有关自己的医护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所做的合乎理性的决定并据以采取的行动。51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52健康促进:以教育、组织、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坏境,以促进健康。53病人教育:以医学为基础,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使病人的行为想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54生活质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日常活动中机能能力和主观感觉的表现,是一个包括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在内的集合概念的反映。55健康相关行为:个体或全体与疾病或健康有关的行为。56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与病人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57沟通: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58第一印象:个体第一次与他人接触时,根据对方的神态、言谈、行为所得到的综合性判断。59移情: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理解的准确性,是否能从他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他人。60营养素:来自食物和饮水,用于人类维持生命、促进生长发育、从事劳动活动并保证健康的基本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61功能性食品:除了有适宜的营养作用外,还能对人的一种或几种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改善健康状况和(或降低疾病危险性的食品。62能量代谢: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代谢中能量代谢: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代谢中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63能量平衡:能量释放量与消耗量相对平衡,使成人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始儿童保持正常生长发育。64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集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婴幼儿。65半必需氨基酸:某些临床条件下,有些氨基酸叶成为半必需氨基酸,需要从膳食中供给。66限制性氨基酸:食物中某一种或几种含量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并造成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的必需氨基酸。67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反映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吸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68优质蛋白质:那些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接近,必需氨基酸利用率高致营养价值也高的食物蛋白质。69蛋白质互补作用:将两种或数种蛋白质食物混合使用使他们之间各自不足的必需氨基酸互相补偿,且混合后的氨基酸模式与接近人体并提高了这些食物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营养价值的作用。70氮平衡:反映的是体内组织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的动态平衡状况,包括正氮平衡,氮的总平衡,负氮平衡。71必需脂肪酸: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72糖类:来源广泛、使用最多、价值最便宜的功能营养素,参与构成机体重要的生命物质及组织细胞多种代谢活动,并为氨基酸、脂肪等代谢提供条件,调节血糖,节约蛋白质和防酮血症,在供热量占全天总热能55%~60%时能改善人体葡萄糖耐量。73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酶类消化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多糖和木质素等。74合理营养:符合卫生要求及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健康营养方式。75平衡膳食:使合理营养的核心,使以膳食供给与机体需要保持平衡为目标的健康膳食。76肠外营养系: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需要。77肠内营养系:在病人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不能或不愿经口摄食或经口摄食量不能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时采取的营养供应方式。78代谢性并发症:在实施营养支持时因未能制定和掌握适宜的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营养素配方不合适或输注速度不当、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和出入量监测系统不完善、代谢性并发症的诊断指标不明确或发生并发症时的处理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的高渗性非酮性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休克、高碳酸血症、高脂血症、脂肪超载综合症、必需脂肪酸缺乏症、高氨血症或氮质血症、维生素缺乏症、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缺乏症、肝胆系统损害等。79护士: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经过护士考试,取得《护士职业证书》,被医疗机构聘用并申请、完成注册。80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成人总量约1500ml,占体重的4.6%。81膀胱三角: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一个三角形区域。82心尖的体表投影:胸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83血浆渗透压:血浆中溶质颗粒吸水力量的总和。84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他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的作用。85胶体渗透压:由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他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及正常的血容量其重要的作用。86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87贮存血量:有一部分滞留于肝、肺、腹腔静脉以及皮下静脉丛等处的血液,流动缓慢,红细胞比容比较高。88循环血量:安静时,绝大部分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89血型:血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类型。90正常起搏点: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他主导了整个心脏的兴奋和跳动。91异位起搏点:在某些情况下,如窦房结起搏功能不全、冲动下传受阻或某些心肌组织兴奋性异常升高时,则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细胞的自律性有机会表现出来,成为起搏点。92窦性心律: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93异位心律:以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94期前收速: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到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受到一次人工刺激后哦由异位起搏点传来的刺激,则引起心室肌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速。95血压: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96呼吸:机体与坏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97腹膜腔:腹膜壁层与胸膜脏层围成的密闭的、潜在的腔隙。98渗透性利尿:由于肾小管中溶质浓度高,渗透压大,妨碍了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的现象。99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是尿量增多的现象。100近视眼:眼球前后径过长或眼的折光系统过强,故由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可带凹透镜矫正。101远视眼: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眼的折光系统过弱,故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带凸透镜可矫正。102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