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5.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5.2工程分析与生态环境调查5.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5.4生态影响分析5.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生态环境:是指除人口种群以外的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生物所组成的生命系统。生态环境质量:是指上述生态系统在人为作用下所发生的好与坏的变化程度。生态环境评价:人们开发、利用甚至破坏周围的生态系统,使它们发生了改变,对这些改变及其给人们的影响做出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及评价,称之为生态环境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与措施。5.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目的: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环境优美和持续性问题,为区域乃至全球的长远发展的利益服务。研究对象: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当然也包括区域开发建设任务:研究人类的开发建设活动所造成的某一生态系统的变化,通过实施一系列改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的功能。5.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任务可持续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①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③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针对性原则①针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特点②针对环境特点政策性原则协调性原则5.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根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影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为一、二、三级。5.1.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等级划分评价范围: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1~2km评价期限: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中的生态影响评价是指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中的后评价是指在工程建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评价。5.1.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及期限5.1.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程序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污染控制为宗旨,其评价标准有两类: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来源:①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②背景或本底标准③类比标准④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5.1.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生态环境影响识别是一种定性的和宏观的生态影响分析,其目的是明确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影响识别包括:①影响因素的识别:作用主体②影响对象的识别:影响受体③影响性质与程度的识别根据对拟建项目潜在环境问题分析,识别关键问题并用列表法筛选主要评价因子5.1.6生态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对拟建的主辅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工艺、施工方法和运行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国内外同类工程进行调查,收集类似工程的资料,对拟建一级项目要进行类比分析;根据同类项目调查和类比分析结果以及拟建工程设计资料,就拟建工程在施工期的工程措施对生态影响途径进行分析;对拟建工程在运行期对生态影响的途径进行分析。5.2工程分析与生态环境调查5.2.1工程分析自然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区内敏感区和人文景点的历史和现状情况调查主要生态问题调查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调查①社会结构情况调查②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③移民问题的调查④自然资源量的调查图件收集和编制①地形图②基础图件③卫星图片生态制图和现场测试5.2.2生态环境状况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是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调查基础上,对生态环境功能状况进行评价。对二级以上生态环境评价项目,其现状评价要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进行;对三级生态环境评价项目,其现状评价必须配有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基本图件;5.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5.3.1评价要求对取得的大量生态数据,要进行汇总和整理,在进行数学模型评价时,要进行统计分组和标准化处理;一级评价在工程及生态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项目数据库,内容包括:①调查和收集的相关资料②图件③分析结果及报告5.3.2生态因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生态现状评价要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从生态完整性的角度评价现状环境质量;②用可持续发展观点评价自然资源现状、发展趋势和承受干扰的能力;③植被破坏、荒漠化、自然灾害等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图形叠置法、系统分析法、生态机理分析法、质量指标法等生态环境评价可按两个层次进行评价:一是生态因子层次上的因子状况评价;二是生态系统层次上的整体质量评价5.3.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生态因子现状评价大多数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是在生态因子的层次上进行的,其评价内容包括:①植被,植被现状评价应以植被现状图表达;②动物,动物有关信息可从动物地理区划资料、动物资源收获等获得;③土壤;④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评价两大领域,评价内容主要是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2)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现状评价生态系统结构评价可借助于生态制图并辅之以文字阐明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和运行情况;亦可借助景观生态的评价方法进行结构的描述;还可通过类比分析定性地认识系统的结构是否收到影响。生态环境功能是可以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的。(3)生态资源的现状评价无论是水土资源还是动植物资源,因其巨大的经济学意义,一般在使用中都有其相应的经济学评价指标;一般而言,环境质量高,其资源的生产率亦高,经济价值高。(4)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一般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水土流失、沙漠化、自然灾害和污染危害等几大类,这类问题可以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生态影响分析:是在工程分析和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开发建设项目影响生态环境的途径、方式、强度和性质以及受影响生态系统的相应特点。生态分析:是认识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运行特点及其功能,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功能的要求,生物资源优势以及系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5.4生态影响分析5.4.1生态分析5.4.1.1生态系统分析生态系统分析:是在生态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认识系统本身的结构、特点与规律。生态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①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分析;②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分析;③生态系统环境功能分析;5.4.1.2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的目的:是将复杂的生态系统进行相关性检验,确定哪些是相关性强的系统或因子,揭露生态系统的本质,进而可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性分析都是针对具体对象进行的,可列矩阵表达;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可采用两两比较法进行。5.4.1.3生态约束条件分析生态约束条件分析的目的:是找出制约生态系统的主要因子。陆地生态约束条件分析一般包括如下内容:①水分约束;②土地与土壤约束;③气候条件约束;④地理地质条件约束;⑤生物条件约束;⑥社会经济条件约束。5.4.1.4生态特殊性分析生态系统的地域特点和特殊地域对生态功能的特殊要求,使得进行生态特殊性分析变得十分必要。生态特殊性分析的主要内容:①生态系统特殊性分析;②主导性生态因子分析;③敏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分析。生态影响分析包括影响因素分析和影响效应分析两个方面开发建设项目的影响分析的要求是:①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要求全面;②对影响的受体的分析要求有针对性、全面性和科学性。5.4.2生态影响分析5.4.2.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三类。5.4.2.2影响对象分析影响对象分析主要是分析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主要受影响的途径与方式,即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或者潜在影响。影响对象的敏感性是影响对象分析中的重要内容。5.4.2.3影响效应分析影响效应分析是分析生态系统受到某种作用力的作用后,所发生的变化。由于这类变化依作用的方式、强度、范围大小、长短等不同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影响效应分析时应做如下判别:①影响效应的性质②影响效应的程度③影响效应的特点分析④影响效应的相关性分析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是:①选定影响预测的主要对象和主要预测因子;②根据预测的影响对象和因子选择预测方法、模型、参数,并进行计算;③研究确定评价标准和进行主要生态系统和主要环境功能的预测评价;④进行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关影响的综合评价与分析。5.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5.5.1影响预测的基本步骤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利的生态影响;二是有利的影响。在预测中,三级评价要对关键评价因子进行预测;二级评价要对所有重要评价因子进行单项预测;一级评价除进行单项预测外,还要对区域性全方位的影响进行预测。5.5.2影响预测的内容与指标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主要有:类别分析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列表清单法生态图法景观生态学法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5.5.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方法5.5.3.1类比分析法类比分析:是根据已有的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或预测拟进行的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类比对象的选择条件:①工程的性质、工艺和规模相当;②生态环境条件基本相似;③所产生的影响基本上全部显现。5.5.3.2生态机理分析法即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影响预测,其步骤如下:①调查环境背景现状和搜集有关资料;②调查植物和动物分布;③对植物或动物按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进行划分,描述其分布特点、结构物证和演化等级;④识别有无珍稀濒危物种;⑤测项目建成后该地区动物、植物生产环境的变化;⑥预测动物和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影响,并预测生态系统演变方向。5.5.3.3列表清单法基本做法:将拟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张表格内,逐点进行分析,由此分析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5.5.3.4生态图法生态图法即图形叠置法,就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编制生态图有两种基本手段:指标法和叠图法5.5.3.5景观生态学法景观生态学法是通过两个方面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一是空间结构分析,二是功能与稳定性分析。模地的判定是空间结构分析的重点,模地的判定有三个标准: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具有动态控制功能。景观的功能和稳定性分析包括:组成因子的生态适宜性分析、生物的恢复能力分析、系统的抗干扰或抗退化能力分析、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分析。(1)计算方法①景观多样性指数计算②优势度指数计算③生态环境质量计算:选择4项指标1(ln)miiiHPP0.5()/2100%dfpDRRL1/NiiEQAN(2)实施办法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专家评分法对开发建设活动前后分别给分计算。在判断生态问题时,根据下列原则或方法:①景观镶嵌的稳定性以三种方式增大②景观改变的法则③养分再分布法则④尺度法则⑤结构影响功能⑥层系性质⑦用于土地规划须遵循的法则5.5.3.6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对复杂现象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的方法,即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法。其具体步骤如下:①明确问题②建立层次结构,一般可分三个层次③标度④构造判断矩阵⑤层次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权重计算⑥选择评价标准⑦评价5.5.3.7其他分析方法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生物生产力评价法多因子数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解决特别问题的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法本章小结学习要点: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2.工程分析与生态环境调查;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4.生态分析与生态影响分析;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及其预测方法。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