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总述•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影响。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课标要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定义: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2.分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3.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前2070年~前476年)和发展阶段(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前475~1840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清朝(公元前221年——1912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政治乃众人之事。—孙中山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朝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始创王位世袭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商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实行宗法制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制度。礼乐秩序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当时文明中最为高贵、典雅、精致的文化。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世袭制确立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制确立宗法制逐渐形成发展完备动摇破坏分封制逐渐形成发展完备逐渐解体制度演变分封制目的巩固政权,有效统治内容分封对象:诸侯国义务:服从、镇守、随从、纳贡作用1、强化了统治2、扩大了统治区域5、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时间:西周后期,春秋战国,秦朝原因:独立性,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保证王权的稳定由来: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承袭商末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特点)保证贵族特权春秋战国日益削弱.其观念与传统继续传承4.促进民族融合3、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实质等级隶属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等级制度关系基础:血缘关系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破坏诸侯国权利:设官、建立军队、征赋等重要诸侯国:齐、鲁、晋、燕等周礼《周礼》书影思考:什么是“礼”?什么是“乐”?“礼”和“乐”是什么关系?礼乐秩序的实质是什么?后来发展出现了什么局面?1.走进中国早期政治文明(1)收集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材料。(2)你认为要走近中国早期政治文明应从哪些方面收集材料?从收集到的材料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巩固拓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六王毕,四海一”秦的统一:过程意义灭六国(时间、顺序、意义)北方: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筑直道南方:征岭南、修灵渠、置郡县西南:开“五尺道”、任官吏加强···;扩大···;推动···一、主要内容:地方: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思想:(焚书坑儒)挟书律(二)汉承秦制实现统一巩固统一,加强集权灭六国,北征匈奴,统一岭南、西南推行郡县制皇帝制建立三公九卿制焚书坑儒,挟书律知识结构政治思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前221年定都咸阳秦楚齐燕赵魏韩秦秦秦秦秦秦灵渠五尺道直道秦朝政府组织系统简表中央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列卿)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有秩三老啬夫游徼亭长里正郡县乡亭里道步骤一:假如你要再现秦始皇一生的政治事迹,你将选择哪些内容?步骤二:有一天,朝廷出现了以下的辩论场面。想一想,当时参加辩论的都是什么官员?当时作为“始皇帝”的你支持哪一派?为此,你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何特征?步骤三:今天,我们如何看待秦始皇和他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巩固拓展:一派说:以前,秦地不过千里,依赖陛下平定海内,“以诸侯为郡县”,国泰民安。另一派说:“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实行郡县制,为“不师古”。“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李斯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他指出,分封制是天下大乱的祸根,坚决主张推行郡县制。问题:①根据材料概括秦朝实施中央集权的统治特征。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主要影响。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原告: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被告:秦始皇案情:被告被控于BC221年统一天下后,在十五年统治期间,残暴不仁,奴役百姓,实在是一个暴君被告人自辨: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上做出了重大贡献陪审团:全体学生历史法庭:秦始皇的功过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权与相权(汉、唐、宋、明的演变)监察制度(秦、汉、以后历代的演变)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认识:专制中央集不断加强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行省的设置(秦、汉、唐宋、元)一、主要知识:知识图表西汉唐朝宋朝明朝基本特点削夺相权。a.频繁任免丞相。b.设“中朝”(又称“内朝”)抑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实行多相制度,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参加政事堂议事的其他官员身份亦等同于宰相。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化相权。废丞相,权归六部。相权的不断分散和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1.秦:御史大夫—中央2.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和诸侯王3.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但专制制度下的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是很有限的盛行时期主要内容评价世官制夏至春秋战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察举制两汉至魏晋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具有封闭的特征,其形式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考试选官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体现了公平公正,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和质量,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和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但选才比较单一,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选官制度行省的设立秦朝西汉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州道路行省县州州县县元代的行省蒙古:东北:云贵:台湾: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小结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2)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二、材料解析题: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中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请回答:⑴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⑵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⑶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⑷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从制度的角度说明你的认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清末改良(主要原因、措施、结果)一、主要内容:专制朝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明清王朝专制制度明清废除丞相,权归六部设置内阁以司礼太监牵制内阁设置军机处,皇权独揽密折制度清朝的边疆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加强对西南地区管理的措施:改土归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三公九卿三省中央地方郡县制行省制度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六部州县道府县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强弱弱相权建立巩固完善加强加强强化秦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汉朝中朝外朝隋唐-----分散相权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皇权相权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