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蒙台梭利与蒙台梭利教育法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蒙台梭利和蒙台梭利教育法产生、发展和复兴特别是60年代以来复兴的社会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理解作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基础的蒙台梭利儿童观与教育观,掌握当代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特点,明确借鉴与利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两个基本思路与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节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形成与复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形成(一)蒙台梭利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形成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她于1870年8月31日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基亚拉瓦莱镇,从小受母亲——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的影响,极富爱心与同情心。中学毕业后她对生物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不顾社会舆论以及父亲的反对,几经周折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学习,并于1896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之后,蒙台梭利任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生(1896—1898),从此她开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蒙台梭利关于幼儿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是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逐步形成起来的。总得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与探索(1896—1906)蒙台梭利在任助理医生期间,主要是治疗低能儿童。期间,她对低能儿童的治疗和教育问题产生了兴趣,并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他们。她认真研究了法国心理学家伊塔(JeanMarcGaspardItard)和塞根(EdouardOmesimusSeguin)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认为他们的思想和方法是“科学的教育学的先导”。1898年,在都灵召开的教育会议上,蒙台梭利发表了以《精神教育》为题的演讲,阐述了对低能儿童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并呼吁低能儿童应当与正常儿童一样,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她的演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高度的重视。意大利教育部长委托她对罗马从事低能儿童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并任命她为国立精神治疗学院院长(1898—1900)。于是蒙台梭利根据伊塔的实验和塞根的著作,设计了一整套对智力缺陷儿童进行观察和教育的特殊方法,并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她还制作和准备了一些教具和教材,亲自对智力缺陷儿童施教。在工作中,她发现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水平一般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差,但与年龄更小的正常儿童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因此她确信,自己为智力缺陷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也适用于正常儿童,而且会获得更显著的效果。于是,她决心献身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工作。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1901年,蒙台梭利离开精神治疗学院,再次回到罗马大学,进修哲学、普通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教育人类学,以扩大和加深自己的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教育正常儿童的方法,为以后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实验研究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立(1907—1911)1907年1月6日,蒙台梭利在罗马圣洛凡扎区开办了第一所“公寓幼儿学校”,又称“儿童之家”,通过为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自由发展的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对幼儿进行感官训练等方法,对正常儿童进行观察和教育实验研究。1909年,她总结了“儿童之2家”的经验,出版了《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英文译名《蒙台梭利方法》),全面阐述了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这本书被译成20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儿童之家”的成功,引起国内外人们的广泛关注。来自欧美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参观者对蒙台梭利创造的教学方法评价极高,回国后大力宣传,使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法很快传播开来。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初期,特别是在美国。当时的美国,工业迅速发展,资本急剧集中并向垄断发展。这种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造就大批的具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的专门人才。这种要求反映在教育上就体现为实用主义现代学派的出现。蒙台梭利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育,主张自由教育,同“现代教育”颇有共同之处,受到统治阶级的欢迎。第三阶段:传播与发展(1911—1952)为了使人们能够真正了解、掌握和运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蒙台梭利于1911年离开“儿童之家”,一方面在意、美、法、德、荷兰、西班牙、奥地利、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开设国际培训班,举行国际会议;另一方面进一步开拓自己的研究领域,致力于青春期和新生儿的研究,力图用教育改造社会,从而实现世界和平。《蒙台梭利教育法》出版后不久,1912年便由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安尼·乔治(AnneGeorge)译成英文本,第一所蒙台梭利学校也于同年在纽约州塔瑞城(TarryTown)建立。美国一些学者也开始研究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受麦克洛(McClure)出版社的邀请,蒙台梭利于1913年去美国讲学,受到极大欢迎,并受到白宫的接见与宴请。1913—1914年,“美国蒙台梭利教育协会”成立,贝洛夫人(Mrs.A.G.Bell)任主席,威尔逊总统的女儿(M.Wilson)任秘书,会员中还有很多高级官员。1915年蒙台梭利再次访美,在旧金山的暑期班讲学,并在“旧金山世界博览会”建立了一个蒙台梭利学习班。随后,“蒙台梭利协会”和师资培训班在美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到1916年被认可的蒙台梭利学校已有189所之多。此外,以蒙台梭利命名的学校则多达数千所。麦克洛杂志还专门开辟了“蒙台梭利运动”一栏,介绍她的工作并解答有关问题。有关杂志发表的有关蒙台梭利工作的报告也逐年增加,由1911年的6个增加到1913年的76个。此时期美国的蒙台梭利运动已达到了高潮。1929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丹麦成立,蒙台梭利任会长。此后,“蒙台梭利学会”在各国也相继成立,“儿童之家”则遍及世界各地。(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论基础蒙台梭利是生物学、医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集大成者,她对以上领域都进行过认真的钻研并有着深厚的知识基础。同时,蒙台梭利也是历史和现代各种理论的集大成者,她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理论中吸取营养并最终形成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应该说,蒙台梭利教育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1.蒙台梭利教育法和生物学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法和当时的生物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蒙台梭利的学生斯坦丁(E.M.Standing)曾说过:“蒙台梭利体系与生物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蒙台梭利曾经认真研究过达尔文的进化论,把儿童心理发展看作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和儿童生命潜力的自然展现。她还曾经深入研究过其他一些生物进化论者如孟德尔(G.J.Mondel)、法布若(J.H.Fabra)等的生物遗传学说,把儿童发展看作是本能的表现。蒙台梭利还接受了来源于生物进化论的某些心理学家的影响,如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McDogall)的目的心理学,把儿童心理的发展看作是有本能驱动的、奋力达到某种生长目的的过程,强调人的心理具有积极主动的创造功能,并能在与环境的交往中主动地吸收环境。在这些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影响下,她非常重视并亲自实践了在自然条件下对人的观察与实验。她将法布尔对昆虫进行观察研究的方法运用到她的教育实验和教育活动中,主张在教育实验中,受试者的反应应该不受实验者的影响,而应该是受试者本人选择的活动;实验者则应该通过儿童自由选择的活动,得到关3于儿童发展的自然表现。2.蒙台梭利教育法和实验心理学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法和当时的实验心理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蒙台梭利曾经深受费希纳(GustavTheodovFechner)和冯特为代表的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主张教育学必须以心理学特别是实验心理学为基础,并在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实验观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实验,而蒙台梭利教育法就是她教育实验的总结。蒙台梭利认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都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学问,但心理学只能帮助了解人的状况,并不能改变儿童、促进儿童的发展;而真正的教育学就是改变个性的科学。这种科学从一个活跃的个性开始,通过由实验决定下来的系统刺激,引起一系列的反应来发展个性。也就是说,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学是在尊重个人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实验性地确定促进儿童发展的手段和方法的学问。由此,她在教育实验中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确定了用以促进儿童发展的一整套训练教材和教具。而且,她还认为,在儿童操作这套教具的过程中,还要对儿童进行进一步的自然观察和记录,为以后教材和教具的正确运用和有效促进儿童发展打下基础。3.蒙台梭利教育法和缺陷儿童研究蒙台梭利曾经认真钻研了伊塔和塞根对身心缺陷儿童的教育方法,可以说,伊塔和塞根的工作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形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给了蒙台梭利很大的启发。伊塔和塞根是19世纪训练心理缺陷儿童的著名人物。伊塔曾在1800年对一个早年被丢弃后在森林中长大的“野孩”进行治疗,并发表了实验报告。塞根继承他的事业,提出“生理教育法”,主张对身体有残缺和智力落后的儿童进行感官训练,充分发挥他们的生理功能,促进其个性和智力的发展。蒙台梭利在深入钻研伊塔和塞根教育方法之后,认为他们的方法是科学的和有借鉴价值的,因为他们的方法确实使儿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蒙台梭利大量借鉴了伊塔和塞根关于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观点和方法,运用到她的特殊儿童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用于正常儿童的蒙台梭利教育法。4.蒙台梭利教育法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教育法和历史上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蒙台梭利受卢梭的影响极深,并从卢梭那里吸取了不少的营养,她的感官教育的观点与卢梭提出的“自然后果”原则就有着某种渊源关系。卢梭从儿童的自由出发,主张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不要过多地受成人的限制,并提出了“自然后果”原则作为儿童道德自我教育的途径,蒙台梭利则发展并延伸了卢梭的道德自我教育理论,主张在儿童自由地自我探索活动中,利用教具“控制错误”的特点,使儿童达到智慧的自我教育,从而为以后的个别化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启发。蒙台梭利不仅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她的思想还与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等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对于儿童如何学习书写这一问题,裴斯泰洛齐主张让幼儿通过绘画对形的掌握过渡到文字的书写,蒙台梭利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让幼儿勾勒各种几何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熟练掌握笔姿势,进而学会书写的学习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福禄贝尔是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又是自然主义教育的提倡者,蒙台梭利从福禄贝尔那里得到不少启迪,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二者都不喜欢用“学校”这个词,福禄贝尔的儿童教养机构名为“幼儿的花园”(Kindergarten),而蒙台梭利的儿童教养机构名为“儿童之家”(Children’sHouse),反映了他们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可以说,蒙台梭利关于自由教育的观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卢梭以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4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复兴及原因(一)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复兴从蒙台梭利1907年创办“儿童之家”、出版《蒙台梭利法》一书之后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时间里,她的主张曾受到过不少赞扬,也受到过不少批评和反对,甚至被遗忘。然而到了50年代后期,她的主张又重新复苏了,特别是在美国。二次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美国很受震动,对自己的教育制度产生怀疑,并提出了很多问题。一些教育家以及心理学家也看到了各种流派在美国盛行一时,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质量低的问题,于是便开始寻求改进的办法,注意从各种流派中吸取有利的因素,进行多种类型的研究工作。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又被人们重新予以评价,认为其中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比如蒙台梭利提倡的感官训练方法、对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智力发展的看法等。于是蒙台梭利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在美国再度辉煌。重新恢复的第一所蒙台梭利学校是1958年由冉布什女士(NancyRambush)在康涅狄克州克林威治城建立的“菲特比学校”(WhitebySchool)。“美国蒙台梭利协会”也于1960年重新成立。到1972年为止,美国蒙台梭利学校共有762所。进入80年代后,蒙台梭利教育法开始向小学教育、中学扩展,并由原来的私立办理推广到公立学校。据统计,当时美国各种学校中有4000多所被冠以“蒙台梭利”字样。(二)蒙台梭利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