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南宋以后成为儒家学派的基本书目,是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四书五经:《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共49篇。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礼记·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走进《礼记》:《礼记》相关名言: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③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⑤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⑥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肴yáo/弗fú/强qiǎnɡ】诵读全文【教jiào/长zhǎnɡ/兑yuè/学xiào】活动一:阅读全文,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全文大意。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即使美味的菜不动词,吃代词,它的味美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好因此这样以后知道自己困惑之处。困:困惑。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翻译】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翻译】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翻译】所以在学习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在教别人后就会知道自己困惑之处。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自我反思自我勉励所以推动,促进即《说命》同“敩”,教导学习表示推测,大概,可能,或许这助词,不译说其……乎:表推测语气。④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⑤故曰:教学相长也。⑥《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翻译】知道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困惑之处,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勉励。【翻译】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翻译】《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通假字:⑴《兑命》曰:“学学半。___同_____,____。学“敩”教导特殊句式:⑴其此之谓乎!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⑵学①其此之谓乎!【】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大概,可能代词,它的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②学学半【】学习同“敩”,教导一词多义:⑴其⑷善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②虽有至道【】到达到极点①弗学,不知其善也【】②陈康肃公善射【】好擅长,善于一词多义:⑶至①虽有嘉肴古义:【】今义:【】即使古义:【】今义:【】虽然味美主旨古今异义:②不知其旨也③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困惑困难古今异义:④教学相长也古义:【】今义:【】教与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活动二: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回答下列各题。㈠文章论述“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为什么开头从“嘉肴”谈起?㈡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㈢本文的相关成语是什么?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谈谈该成语给你的启示?㈣比较“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异同之处。活动二:㈠文章论述“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为什么开头从“嘉肴”谈起?答:开头从“嘉肴”谈起,用意不在谈论“嘉肴”,而是为了用“嘉肴”进行类比,引出“至道”,自然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这样使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活动二:㈡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答:①中心论点:教学相长也。②本文首先用类比的手法,以嘉肴为喻,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接着作者又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归纳出“教学相长”这个中心论点;最后引用《兑命》的话“学学半”进一步论证观点。论证思路:设喻类比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逐层论证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引用作结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归纳论点教学相长也活动二:㈢本文的相关成语是什么?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谈谈该成语给你的启示?答:①成语:教学相长。②只有在学习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在教别人后才会知道自己的困惑之处,教与学互相促进。当同学问我问题时,我在讲解之前,一定会先研究解法、教法,通过我的教,他得到了知识,我也加深了印象,我们两人都有了收获。活动二:㈣比较“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异同之处。答:①同:两者都强调了“教”对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性。②异: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说明教学关系的,二者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后者则仅从教的角度进行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教与学的关系,指出教和学是相互推动、互相促进的,即教学相长这一中心论点,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本文主题:①《虽有嘉肴》中,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课文原句填空:教学相长也②《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③《虽有嘉肴》中用“嘉肴”进行类比,引出教与学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原句填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④《虽有嘉肴》的结尾运用引用论证,引用《兑命》里的句子,论证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最理想的生活?⑴孔子:⑵孟子:⑶陶渊明:⑷洪秀全:⑸康有为:⑹孙中山:大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世外桃源。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小康。三民主义,天下为公。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理解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的实质,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情操。3.背诵并默写课文。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与(jǔ)睦(mù)矜(ɡuān)】【分(fèn)恶(w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施行是公共的品德高尚同“举”,推举才干出众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以……为亲父母以……为子子女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③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翻译】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翻译】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有终老的保障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同“鳏”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供养职分,职守女子出嫁④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⑤男有分,女有归。【翻译】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青壮年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翻译】男子有职守,女子要及时婚配。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财物厌恶扔,丢弃在私藏力气自己因此图谋之心闭塞兴起作乱害人兴起从外面把门带上用门闩插上这叫作和平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⑦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翻译】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翻译】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⑧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⑨是谓大同。【翻译】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翻译】这就叫作大同社会。通假字:⑴选贤与能。⑵矜、寡、孤、独。“与”同“举”,推举。“矜”同“鳏”,老而无妻。⑵独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父母①矜、寡、孤、独【】②故人不独亲其亲【】老而无子单独一词多义:⑴亲①是故谋闭而不兴【】②故外户而不闭【】闭塞用门闩插上一词多义:⑶闭⑷子①故人不独子其子【】②故人不独子其子【】以……为子子女①男有分古义:【】今义:【】职分,职守古义:【】今义:【】过分古今异义:②女有归③盗窃乱贼而不作女子出嫁返回古义:【】今义:【】作乱没有秩序词类活用:①人不独亲其亲。②不独子其子。③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亲:意动用法,以……为亲。子:意动用法,以……为子。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壮:形容词用作名词,青壮年。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幼童。词类活用:④选贤与能。【】⑤故外户而不闭。【】贤:形容词用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能: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干的人。外:名词作状语,从外面。特殊句式: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判断句】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内容分析:自主阅读课文,思考:1.“大道”是什么意思?“大同”是什么意思?“大道之行也”如何理解?2.请用课文原句说说“大道”的内涵。3.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阐明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4.概括出自《大道之行也》一文的成语,并说说它们的意思。内容分析:1.“大道”是什么意思?“大同”是什么意思?“大道之行也”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内容分析:2.请用课文原句说说“大道”的内涵。【用文中的句子概括什么是大同社会。】答: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内容分析:3.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阐明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答:三个方面。故人不独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内容分析:4.概括出自《大道之行也》一文的成语,并说说它们的意思。①天下为公、②矜寡孤独、③老有所终、④夜不闭户、⑤选贤与能、⑥讲信修睦、内容分析:①天下为公:②矜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原意指天下是公共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③老有所终:意思是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或年老时能生活得很好。内容分析:④夜不闭户:指夜里间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⑤选贤与能:意思是选拔任用贤能的人。⑥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5.“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试举例说明?比较分析:答:有。③大同社会的“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与世外桃源的没有战乱,和平安定相似。①大同社会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与世外桃源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似。②大同社会的“男有分,女有归”与世外桃源的“其中往来种作”相似。6.如何评价儒家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比较分析:①在当时看来,“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②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它是我们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

1 / 6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