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实用汉语修辞》复习指导兵团电大开放教育学院课程责任教师尚仁俊本课程的复习,要以教材(李庆荣编著《现代实用汉语修辞》)为纲。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掌握汉语修辞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以及汉语修辞的鉴赏能力。教材有五章,共33节。现将期末复习的各章各节复习要点分述如下。第一章概说一、概念:修辞、修辞学、语境。二、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1、汉语修辞学的萌芽、发展、形成及其新的历史阶段。重点了解各个时期的起始年代和重要的代表人物及其修辞著作。2、修辞与语言三要素的对应关系。3、修辞与逻辑的区别与联系。4、修辞与语境。重点把握修辞的鉴赏的问题,即利用语境的社会、时代;题旨情景;对象、场合;时间;狭义语境——话语的具体环境等,分析各种文体的语言文字运用和表达效果。5、理解修辞主体的修养、生活积累、知识素养在修辞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三、修辞鉴赏能力的运用。1、能够分析文学作品(诗歌、小说)和新闻等文体的修辞表达效果。2、能够结合各种文体分析修辞是一种创造活动。包括:采用新鲜活泼的说法表达有关概念、思想;语词巧妙灵活的运用;句式选用与内容、创意紧密结合;采用具有表现力的特殊手段。第二章词语的锤炼一、概念成语;成语的活用。二、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1、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2、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1〉精心挑选——根据题旨情景,选出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包括数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的选用。〈2〉修辞点染——文艺作品的多彩之笔:人物描摹的细致传神,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丰富饱满;实词、虚词修饰点染的修辞效果;定语成分的修辞效果。〈3〉巧妙配合——相同词语,含有相同语素词语,意义相同相近词语和意义相反、相对词语的配合以提高表达效果。3、成语的修辞作用:〈1〉意蕴深厚——文化含量高;〈2〉文字精炼——言简意赅;〈3〉生动具体——具有描写性;〈4〉风趣诙谐——夸张幽默;〈5〉新鲜别致——运用时取字面义而舍比喻义。4、成语活用的方式:易字;谐音;拆用;易色;易序;别指等。5、成语或用的修辞作用——文字简明;内涵丰富;色彩多样;富于趣味等。三、修辞鉴赏能力的运用。1、结合实例分析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各种方法在表达思想情感,描摹事物中的修辞效果。2、纠正词语运用上产生的毛病。3、结合语料实例分析成语的修辞作用。4、结合实例分析成语活用的修辞效果。5、纠正语言表达上错用的成语。第三章句式的选择一、概念句式:整句、散句、对偶、正对、反对、串对;排比;叠用;短句、长句;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设问句、反问句;口语句、书面语句;顺装句、倒装句。二、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1、常见的整句——〈1〉对偶;〈2〉排比;〈3〉叠用。2、对偶从意义上的分类——正对,反对和串对(流水对)3、对偶的修辞作用。4、排比的特点——语言结构形式工整匀称;信息量大;语言结构的构成成分鱼贯而下,语言饱满,笔墨酣畅。5、排比的修辞作用。排比与对偶的同异。6、叠用的形成——叠用项只有两项,也可以多于两项;可以是词组,也可以是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重复运用的词语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几个;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7、叠用的修辞特点——〈1〉整齐一致;〈2〉集中突出;〈3〉清晰醒目。8、短语主要特点——〈1〉明白易懂;〈2〉感情色彩多样〈3〉实用性强。9、长句的常见情况——〈1〉修辞语比较长;〈2〉句子的某个成分由并列词组充任。10、长句的主要特点——〈1〉信息丰富;〈2〉气势充畅;〈3〉脉络分明。11、长句化短的主要方法——〈1〉抽出修饰语;〈2〉运用叠句;〈3〉合叙改分述。12、设问句的修辞作用;设问句运用的方式——〈1〉多问一答(总括所问,一并作答);〈2〉“一问多答”;〈3〉多问多答。13、反问句〈反诘句〉与设问句的同异。14、反问句的修辞作用——具有更强烈的语气和感情色彩(或表赞颂、或表感叹、或表愤懑;或表责难;或表讥讽等)。15、反问句的运用方式——〈1〉反问句连用;〈2〉“作答”的反问句以强化语气;〈3〉由正面说明而提出反问以、使语气更肯定、语意更丰厚。16、口语句、书面语句特点的比较。项目比较点口语句书面语句1、词语少、句子结构简单。词语较多、结构复杂。2、简略句、省略句、无主句、不完全句较多。整齐的句子较多。3、关联词语相对较少。关联词语相对较多。4、语气词相对较多长句具有某些口语句中上不用的特殊句式——““进行”(‘加以、予以、受到’等)+(表示动作行为,但具有名词性质:‘调查、研究、组织、领导’等美的)宾语”。17、常见的单句中成分倒装的几种情况——(1)谓语置主语前(谓语前置);(2)状语在句首(状语前置);(3)状语在句末(状语后置);(4)定语置于句末(定语后置)。18、复句中的分句倒装的几种情况——(1)联合复句中的倒装;(2)主从复句分句的倒装。三、修辞鉴赏能力的运用1、结合语料实例分析各种句式。(对偶;排比;叠句;短句;长句;肯定句;、否定句;设问句;反问句;顺装句;倒装句)的修辞作用。2、结合语料实例将长句化简。3、纠正长句中出现的毛病。4、纠正双重否定句中出现的毛病。5、结合语料实例分辨各种情况的倒装句及分析其修辞作用。6、结合语料实例分析口语句或书面词句在句式上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语言的声音美一、概念基本语音段落〈节拍〉;押韵;平仄;双声;叠韵;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二、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1、汉语音节结构固有特点所赋予的美的形式。2、汉语声音流程主要节奏倾向——双音节化。3、汉语声音双音节的几种情况——〈1〉单音节字(词)的双音化;〈2〉多于两个音节的词的双音化。4、遣词造句时音节的协调。〈1〉直接组合词语中要注意音节匀称。〈2〉相应位置上的词语要注意音节一致。5、四音节、三音节、五音节、七音节语音段落的切分。6、古代、现代诗歌常见的押韵方式——〈2〉偶韵〈偶句押韵,隔句押韵。〉〈2〉奇奇偶韵〈四句一组,一、三句和四句押韵〉;〈3〉随韵〈每两句或每四句一换韵,上句随下句押韵〉;〈4〉排韵〈数韵押一韵或“一韵到底”〉;〈5〉交韵〈四句一组,一、三句一韵;二、四句一韵〉;〈6〉抱韵〈四句一组,一、四句押一韵;二、三句押一韵中间两句被其外两句所环抱〉;〈7〉一字韵〈句句押同韵〉;〈8〉阴韵〈某些句子之后加上某一虚词,以此构成整篇韵律〉。7、现代汉语的四声与平仄。8、双声词、叠音词的语音结构特点及其修辞作用。9、现代汉语中的叠音词的分类——〈1〉相同语素或音节的重叠;〈2〉词的重叠。10、叠音词的修辞作用:〈1〉语言鲜明突出;〈2〉表情细致生动;〈3〉语音和谐流畅。三、修辞鉴赏能力的运用1、结合语料实例,协调音节。2、结合语料实例,分析不协调的音节。3、结合语料实例,纠正音节不够协调或不够匀称的词语。4、结合语料实例,分析叠音词的修辞作用。5、结合语料实例,辨别韵脚。6、结合语料实例,辨别平仄。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一、概念修辞格(辞格、语格);比喻:本体,喻体,比喻词(喻词);借代;本体,借体;比拟夸张;双关;仿词;顶真;拈连;回文;引用二、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比喻的类型——〈1〉明喻;〈2〉暗喻(隐喻);〈3〉借喻。2、明喻、暗喻、借喻的同异。〈1〉三者都是借用他物来说明此物。〈2〉三者的区别:明喻暗喻借喻1、组成结构本体、喻体、喻词俱全本体、喻体、喻词俱全只有喻体,无本体、喻词2、喻词像、好象、如、同、似、若、仿佛、就如、恰似、好象……一样仿佛…似的是、为、就是、成、变为、当作、有时间冒号、破折号表示,或用偏正结构,同位结构表示。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无喻词。3、比喻的修辞作用(谈说之术):〈1〉说明事理:复杂→简单浅显;艰深→通俗平易;抽象→形象具体。〈2〉描述事物:写景、状物、叙事→使描述的对象具体化、形象化,引起联想和想象,提高感知度。〈3〉刻画人物:具体,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4、运用比喻的要求——〈1〉贴切;〈2〉新颖;〈3〉巧妙。5、比喻的辨别——〈1〉运用比喻与词的比喻义的区别;〈2〉比喻与含有比喻语素的词的区别;〈3〉比喻与同类事物的比较的区别;〈4〉比喻与表示猜度,表示不确的语气的区别;〈5〉比喻与举例的区别。6、常见的借代方式——〈1〉部分代整体;〈2〉具体代抽象;〈3〉专称代泛称;〈4〉特征代本体。7、借代的修辞作用:〈1〉突出事物的特征、属性,使人获得鲜明、深切的感受。〈2〉使语言活泼风趣、不一般化。〈3〉使本体具有某些含义、情味、色彩附着在所指代的借体上,丰富了语意,增加了信息含量。8、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代与借喻都有一个“借”字。即本体都不出现,此为二者的共同点。二者的区别:借喻借代1、概念、本质上喻体与本体之间虽关系密切,但仅仅是比喻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关系密切是替代性的关系不存在比喻的关系2、是否可转换为别的形式本体与喻体之间具有某些共同属性或特征,往往可以转换为明喻。(即可以补充出本体、喻词来。)本体与借体之间不具有某些共同属性。本体与借体之间不可以补充喻词。9、比拟的类型:〈1〉拟人——无生命的事物拟人化;有生命的事物拟人化;抽象的事物拟人化。〈2〉拟物——人拟为物;一种物拟为另一种物;和人有关的抽象的事物拟为另一种物。10、构成拟人的几种方式:〈1〉把适用与人或其他物的动词性词语用于被比拟的事物,使具有前者的动作、行为。〈2〉把适用于人或其他物的形容词性词语用于被比拟的事物,使具有前者的特征、情状。〈3〉把适用于人或其他物的名词性词语用于被比拟的事物,使具有前者的特征、状况。〈4〉让“物”直接作为“人”说话。11、比拟的修辞作用:〈1〉风趣幽默;〈2〉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说理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接受。12、比拟和比喻的区别比喻比拟本质特点本体与喻体之间有相似关系;喻体总是要出现的。“比物为人”或“比人为物”、以此物为彼物,被比拟者与用以比拟者融为一体,用以比拟的事物一般并不出现。13、夸张的分类——〈1〉直接夸张;〈2〉间接夸张;〈3〉扩大夸张;〈4〉缩小夸张。14、夸张的修辞作用:〈1〉刻画人物,印象强烈;〈2〉描述事物,感受深切;〈3〉语言有味,引人入胜。15、夸张应注意的问题——言语过火,背离事物,无事实依据。16、双关类型——〈1〉语意双关;〈2〉谐音双关。17、双关的修辞作用:〈1〉寓意深长,耐人咀嚼;〈2〉含蓄委婉,富有机趣;〈3〉尖锐犀利,语言讥刺。18、仿词的类型——〈1〉相类仿词;〈2〉相反仿词。19、仿词的修辞作用:〈1〉映照对比,言简意赅;〈2〉语言鲜明,风趣幽默;〈3〉尖锐辛辣,语言警策。20、顶真的分类——〈1〉直接顶真;〈2〉间接顶真;〈3〉词的顶真;〈4〉词组顶真;〈5〉句子顶真。21、顶真的修辞作用:〈1〉结构严密,气势连贯;〈2〉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描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句子结构一致,音节相等,相同词语递接,读来如明珠相连,圆活自然,滚滚而下,流畅自然。22、拈连的类型——〈1〉主谓拈连;〈2〉述宾拈连。23、拈连的修辞作用:〈1〉别出新意,寓含哲理;〈2〉彼此互衬,感情深切;〈3〉超乎常规,讥刺嘲讽。24、回文分类——〈1〉严式回文;〈2〉宽式回文;〈3〉词语回文;〈4〉句子回文。25、回文的修辞作用:〈1〉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表明事物的相互关系;〈2〉表现动作行为或某种状况的来回往复、交替出现;〈3〉或是由于变体有悖事理,或是本体、变体有悖事理、二者相互映照,具有讽刺效果;〈4〉由于本体、变体词语顺序不同、避免词语雷同、语言富有趣味;或者由于词语回环往复,感情更显得深沉,并且使语言具有音乐美。26、引用的方式——〈1〉明引;a)交代出处的明引;b)未交代出处的明引。〈2〉暗引;〈3〉意引;〈4〉正引。〈5〉反引。27、引用的修辞作用〈1〉议论文字——使论述充分展开,论据坚实有力。论述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2〉描述文字——丰富情景、语言更具文采。〈3〉直接引用有关人物的话语——可以表现出说话人的语气、神情、使人有更真切的感受。三、修辞鉴赏能力的运用〈1〉结合语料实例分析教材所讲述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