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肢体语言在语文课堂的妙用-人教版新课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肢体语言在语文课堂的妙用人教版新课标肢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换句话说人们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就是肢体语言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语言形式进行。其实教师在授课中伴随有声语言的还有眼神、表情、体态、动作手势等,这是肢体语言在课堂的具体体现。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即肢体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这就告诉我们肢体语言对于我们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现在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中经常会用到肢体语言,但其作用发挥较小,大多数教师对肢体语言的运用是通过目光和幅度不大的手势维持课堂的教学秩序或是提醒学生认真听讲,亦或是通过动作、眼神来表示对学生的赞许。肢体语言的作用仅此而已吗?在有效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的情况下,如何让教师肢体语言的作用发挥至最大,使其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的一种有效手段呢?下面我就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谈谈自己对教师肢体语言在课堂中巧妙运用的几点认识。一、肢体语言——字词教学的简化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因而无论是在小学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字词的教学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一般的字词教学方法,无非就是反复的读、写,定义化的解释,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教学效果一般,许多教师为此煞费苦心。其实若能结合教师的肢体语言,则可以另辟蹊径,巧妙进行字词的教学。因为借助动作神态的演示,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词语、概念。比如,有位小学语文教师教身体的“身”字,他把身子一侧,左脚往前一踢,然后对学生说:“你们看,这就是‘身’的字形,‘身’字上一小撇,好像是一个人的头;中间部分是身子,身子里面有心、肺、肠、胃等器官;下面部分好像是两只脚,一只脚站着,一只脚向前踢出去。”学生看看字形,再看看老师的姿势,都会意地笑了。斯霞老师运用肢体语言对字词的教学则更令人赞叹,有一个大家都广为熟知的案例:她在讲解了“饱满”这个词后,引导学生运用“饱满”进行说话练习,学生的说话无非是“大豆饱满、稻粒饱满”,斯霞老师不是很满意,她忽然走到教室门口,然后转过身来,胸脯略略一挺,头微微扬起,两眼炯炯有神。她问学生:“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老师精神饱满。”斯老师又说:“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样?”孩子们一个个挺起胸脯,坐得端端正正。在这两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都合理的借助肢体语言的帮助,将字词教学的难度进行了简化,使含意抽象的词语变得具体而形象,巧妙的进行了词语教学,这样不但帮助学生识记了字形,而且还准确全面的把握了词语的含意,可谓是精彩异常。二、肢体语言——朗读训练的兴奋剂。朗读训练无疑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训练的重点,教师们都非常重视,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朗读,以期望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通过反复地读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并深入文本,而能否取得好的朗读效果,教师指导朗读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许多肢体语言对有声语言都可以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如慷慨激昂时,握紧拳头,或不时挥动几下;满腔悲愤时,两目圆睁,怒不可遏等。在教学中合理使用肢体语言,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朗读训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笔者曾有幸听过江苏溧阳市实验小学张康桥老师所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有这样两个教学片断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断一:师:(指着: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就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谁来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得一般)师:我就不相信洪教头是像你这样说的。(教师一跳,左手叉腰,右手食指指着学生,怒目相向)你这样读试试看。(生大笑)(生兴趣盎然,模仿教师的模样读得有声有色)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通过肢体语言,生动地模仿出洪教头说话时可能有的动作、神态,而这样的肢体语言对洪教头所说的话本身就有一种内在的强调意味,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洪教头的目中无人、蛮横无礼认识得更清晰,也在不知不觉中读出了人物的情感。片断二:师:(指着“把火烧天”)这个词怎么读?(生齐读。)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洪教头用足了劲,把棒高高举起又狠狠地劈下,想一下打死林冲。师:想像一下“拨草寻蛇”的招式。(指名读这句话,学生把“拨草寻蛇”也读得和“把火烧天”一样很用力很猛。)师:(一边学着学生的读,一边按照读的理解,很用力很猛地做了一个“拨草寻蛇”的招式。)这样读行吗?(哄堂大笑。)师:再练练这段话的一二两句。(再指生读、学生把“把火烧天”的凶险与“拨草寻蛇”的轻快读了出来。)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一开始对“拨草寻蛇”的朗读处理明显存在问题,张康桥老师没有向学生讲解什么叫“拨草寻蛇”,应该怎样读,而是仅仅根据对学生朗读的理解,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加以表现,而这种动作迅猛用力的肢体语言所内含的强调意味与“拨草寻蛇”本身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问题所在。在课堂教学的朗读训练中,适当的借助肢体语言指导学生朗读,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这种形式的指导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兴奋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三、肢体语言——文本情感的升华剂。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也不仅是求索作者思想观点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情感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手段。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无一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的感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准确的去体会文本的情感呢?美国心理学家、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阿伯特.梅哈拉曾说过:“在感情交流上,无言的举止往往比语言更传情。”利用肢体语言向学生传达文本的情感,笔者并没有过更多地尝试,这里仅以高润华老师教学名篇《背影》的案例与各位共同探讨。上海的高润华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扣住“攀”、“缩”、“倾”三个动作,引导学生从中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为了让学生体会得更准确、更深刻,高老师“慢慢地转过身去,双手攀着活动黑板的上沿,一条腿慢慢地向上缩着,她那胖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十分努力的样子。起初,有几位同学笑了起来,可是当高老师攀上去的一刹那,一切声响都没有了,每一个都屏住了呼吸。顿时,我仿佛看到了文章中那戴着黑布小帽的慈父,在铁栅栏上艰难地攀着,我仿佛觉得眼前这就是那高大的背影……这一瞬间父亲的背影消失了,但高老师的背影却永远也无法从我的脑海中消失。此时此刻,我已经完全理解了这三个动作的深刻含义——高老师用她的行动证明:这就是爱。”这是高润华老师的一位学生的深情描述,这篇回忆性文章的题目就叫做《她做了一个“攀”的动作》。(《语文学习》1991年第1期)在这个教学案例中,高润华老师利用肢体语言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向学生准确传达了文本的内在情感,这里没有说教,只有无声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又是何其的深刻!四、肢体语言——思维想象的催化剂。在朗读感悟课文时时,常常需要学生依据文本展开想象,再拓展文本把书读“厚”,而学生想象力的激发有时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教师肢体语言的引导。记得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当品味朗读“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以后问学生“省略号表示——”学生知道是“表示还有许多不同的神态”,再问:“想象一下,还有哪些神态?能用‘有的,好像’这样的句式说说吗?”学生似乎蒙住了,没人回答。怎么办?我立即动用起肢体语言:翘首、低头,微笑、皱眉,表情凝重、轻松、活跃……手、脚也配合做着相应的动作。每一个“造型”都“定格”5秒。这一下,学生的想象立刻被激发了,眼前的直观形象与记忆中的的语言材料立刻产生了联系,他们纷纷举起了小手:生:有的翘首遥望,好像在等待家乡亲人捎来的书信;生:有的微微低头,眉头紧皱,好像在苦苦思索着退敌之策;生:有的面露微笑,好像对眼前的战斗充满必胜的信心;生:有的眉开眼笑,好像在为刚刚打赢一场战斗兴奋不已;生:有的手执铜戈,神情凝重,好像誓死保卫自己的国家;生:有的眼含泪水,神态忧伤,仿佛在为死去的战友送别祈祷;在学生思维处在滞涩时刻,教师的肢体语言就如黑夜里的一盏灯立刻照亮了学生的心,他们的想象力立刻就被激发出来,一下子变得思维敏捷,妙语连珠。五、肢体语言——人物形象的重生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对这些人物形象能否准确的把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感悟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而对人物形象的解读,主要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分析研讨,从人物的外在表现去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其精神品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对人物形象进行感知,可以根据课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刻画,适当地辅以肢体语言加以描摹,以通过形象的再现加深学生感知的印象。比如《船长》一文,文中哈尔威船长那种临危不惧、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这是船长牺牲时的场景描写,此时学生通过之前对哈尔威人物的分析、探讨,已感受到了船长身上那可贵的精神,在饱含深情地朗读这部分描写后,笔者通过肢体语言向学生展示了这样一幅人物的雕像:从容直立,挺胸收腹,眼神刚毅,目视前方,神情自若,岿然屹立……这样一个定格的画面,使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同学们面前,也深深地铭刻在同学们的心里,在学生的心中植入了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的种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肢体语言是交流师生感情,沟通知识信息的另一种重要语言。教师的肢体语言伴随着教学全过程,这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地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也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肢体语言的巧用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收获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课堂,并体现“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建构起促进学生发展的、生命的课堂。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