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shock)郭芸概念•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急性的综合征主要表现•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鉴于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破裂通常迅速失血超过全身20%约800ml时即出现休克如出血速度慢,在数天虽失血1000ml,也不一定发生休克感染性休克•多继发于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急性腹膜炎、胆道感染•感染性休克分型:高排低阻型低排高阻型•患者皮肤湿冷发绀,又称冷休克。感染性休克•常伴败血症•高动力型休克:由于扩血管因子作用大于缩血管因子,引起高拍低阻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低动力型休克心源性休克•心泵衰竭,心输出量急剧减少,血压降低;微循环变化的发展过程•基本上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相同,但常在早期因缺血缺氧死亡;心源性休克•发病中心环节时心输出量迅速降低,血压可显著下降(低动力型休克)•分型:低排高阻型低排低阻型过敏性休克•属于1型变态反应神经性休克•由于内脏受到牵拉引起。临床表现•见附表失血性休克的休克指数•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表示血容量状况•0.5为正常•=1为轻度休克,失血20%-30%•1为休克•1.5为严重休克,失血30%-50%•2为重度休克,失血50%诊断•①有发生休克的病因•②意识异常•③脉搏快超过100次/min,细或不能触及•④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时间大于2秒),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小于30ml/h或无尿•⑤收缩压小于10.64kPa(80mmHg)•⑥脉压小于2.66kPa(20mmHg)•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30%以上•凡符合①,以及②、③、④中的二项,和⑤、⑥、⑦中的一项者,即可成立诊断治疗•治疗原则:尽早去除病因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强心肌功能恢复人体正常代谢治疗•一般紧急措施•补充血容量•积极处理原发病•纠正酸碱平衡•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护理•体位:休克时应采取中凹卧位,病人头胸部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使用抗休克裤•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机辅助呼吸或鼻导管吸氧,流量4~6L/min,严重缺氧或紫绀时应增加至6~8L/min,或根据病情采用面罩。•尽快建立静脉通路•镇静止痛预防措施•活动性大出血者•严重感染病人•手术病人•轻度头昏者必须注意的是不论患者休克程度轻重如何,在急救时不要给患者喝任何饮料或服药,要待其清醒后才让其喝些温开水,并特别提醒患者注意保暖和休息一般紧急措施•控制大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休克体位•其他:保暖,尽量减少搬动,骨折处临时固定,必要时应用镇痛剂补充血容量•根据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来决定输液量。中心静脉压正常为0.4~1.2kPa(4~12cmH2O),如低于0.5kPa(5cmH2O),提示有低血容量存在;低于1.0kpa(10cmH2O)即可输液•输液的内容宜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全血、血浆、人体白蛋白、羟乙基淀粉,一般应用羟乙基淀粉补充血容量•补充血容量的方法:可先在10~20分钟内输入100ml,如中心静脉压上升不超过0.2kPa(2cmH2O),可每20分钟重复输入同样剂量,直至休克改善、收缩压维持在12~13.3kPa(90~100mmHg)左右、或中心静脉压升至1.5kPa(15cmH2O)以上、或输入总量达750~1000ml为止补充血容量•输液过程中还需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并经常听肺部有无罗音,以防发生肺水肿•补液标准:如中心静脉压已高于1.2kPa(12cmH2O),或原先中心静脉压虽不甚高,但稍补充血容量后中心静脉压迅速升高,而动脉血压仍未改善,提示心排血功能差而静脉又淤血•应用PIC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