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心理健康协会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一认知心理学一、单选题1、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D)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A、理智和情感B、客观和主观C、意识和物质D、输入和输出2、1967年,(B)撰写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西蒙(Simon)B、奈塞尔(Neisser)C、米勒(Miller)D、安德森(Anderson)3、(B)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A、衰减模型B、过滤器模型C、反应选择模型D、知觉选择模型4、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D)的方法。A、注意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5、图像记忆具有除(C)以外的三个特点。A、信息存储的时间为几百毫秒B、具有鲜明的形象性C、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D、保持感觉信息原有的直接编码方式6、在认知心理学中,把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物体的关键特征的表征称之为(C)。A、模板B、样例C、原型D、维量7、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第二层为(A)。A、特征鬼B、“图像鬼”(映象鬼)C、决策鬼D、认知鬼8、下述研究方法中,(B)能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A、加法反应时实验B、开窗实验C、减法反应时实验D、计算机模拟实验9、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D)时,其反应时最短。A、60B、90C、180D、36010、当读者知觉一个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单词的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字母,再将字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这样一种知觉的加工方式叫做(A)。A、自下而上加工B、局部加工C、整体加工D、自上而下加工11、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C)组块。A、3B、4-5C、7±2D、9-2012、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D)。A、枕皮层B、额皮层C、顶皮层D、颞皮层13、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A)。A、部分报告法B、全部报告法C、双向分离法D、锐敏度实验法答案14、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A)策略居多。A、保守性聚焦B、同时性扫描C、博奕性聚焦D、继时性扫描15、根据(C),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A、衰减模型B、过滤器模型C、反应选择模型D、知觉选择模型16、根据ELINOR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B)等信息。A、样例集和特征集B、概念、事件和背景C、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D、上下文事实联想、地点-时间联想、主语-谓语联想和关系-宾语联想17、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式策略叫做(C)。A、逆向工作B、简化计划C、手段-目的分析D、算法18、以下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C)。A、头脑中储存的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B、记得后天晚上开会C、关于如何使用传真机的知识D、记得两天前在商场看见过一位老同学19、双重记忆模型中的双重记忆是指(C)。A、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B、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C、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20、特征比较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D)。A、事件相关电位(ERP)测量技术B、跨通道启动技术C、双耳分听技术D、句子核证技术21、通常,有效提示会促进加工,然而,外周提示之后延迟300ms或更长时间,那一位置的目标觉察,不仅没有受到促进,反而变慢,这种效应称作(D)。A、心里不应期B、负启动C、负启动反转D、返回抑制22、双作业任务可以用来研究(A)。A、工作记忆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23、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这种现象叫做(B)。A、字母优势效应B、字词优势效应C、构型优势效应D、客体优势效应24、在认知心理学中,SOA是指(A)。A、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现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B、从第一个刺激开始消失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C、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现到第二个刺激开始消失之间的时间间隔D、从第一个刺激开始消失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25、所谓(B)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作用。A、气氛效应B、启动效应C、典型性效应D、首因效应26、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C)。A、假设检验B、刺激偏好C、维量检验D、位置交替27、在解释歧义词意义通达时,多重通达模型与整合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B)。A、是否考虑到相对频率的作用B、语境起作用的时间点C、注意选择所发生的阶段D、非句法信息在句法分析早期是否起作用28、一些研究显示,“最早获得最晚衰退”的抑制过程是(B)。A、特性抑制B、空间位置抑制C、返回抑制D、分心信息抑制29、左半球顶叶受损的视觉忽视病人,在划线测试中(A)。A、只划左边的一半B、只划右边的一半C、只划上边的一半D、只划下边的一半30、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婴儿气最先发展的是(B)。A、语义知识B、程序性知识C、情节记忆D、有组织的知识31、在绝大多数发表的语义记忆损伤个案中,选择性地受损的通常是(A)。A、有生命物体的识别B、人造物体的识别C、具体词的理解D、抽象词的理解32、下列课题中,不属于日常记忆研究关心对象的是(A)。A、短时记忆中材料的编码方式B、目击者证词的可信度C、前瞻性记忆D、自传记忆33、下述模型中,(C)是心理学家Clark提出的A、空间表象模型B、操作模型C、语言模型D、表象-语言混合模型34、下面四种认知模型中,性质上属于相互作用理论的是(D)A、花园路径模型B、多重通达模型C、整合模型D、重排序通达模型35、早期的关于注意的实验,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是(D)A、ERP技术B、跨通道启动技术C、眼动记录技术D、双耳分听技术36、在Posner和Raichle(1994)的PET扫描实验中,与被动地听一个词相邻的更为复杂的任务是(C)A、被动地看一个词B、说出所看到的词C、说出所听到的词D、为所听到的词提供一个动词该动词描述了所听到的词的功能37、Wenicke区位于(B)A、大脑皮层前部B、大脑皮层后部C、大脑枕叶D、大脑额叶38、下面四种记忆中,与语音信息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内显记忆D、外显记忆39、下述方法中,(D)适合研究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A、眼动记录法B、反应时记录法C、开窗实验D、出声思考法40、减法反应时实验是由心理学家(A)最早设计出来的研究范式。A、唐纳德(Donders)B、斯滕伯格(Stemberg)C、波斯纳(Posner)D、汉密尔顿(Hamilton)41、在成分识别理论中,简单的三维形状被称作(D)。A、模板B、原型C、局部特征D、几何离子42、认知心理取向的重点在唐纳德·布罗德本特所指出的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式--一种以(B)处理来思考与推理的模式。A、知识B、心智C、理智D、大脑43、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B)。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44、自我参照效应支持(B)。A、双重存储效应B、加工水平途径C、Tulving的情节和语义记忆模型D、平行分布加工途径45、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会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任务,其中,负责识别一个模式(如字母)的是(D)。A、特征鬼B、映像鬼C、决策鬼D、认知鬼46、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双重模型由心理学家(A)提出来的。A、Atkinson和JuolaB、StembergC、HamiltonD、WiC.kelgern47、虽然处于非注意状态但与当前的预期相一致的信息,容易突破Broadbent最初假设的过滤器,这支持了(B)。A、过滤器理论B、衰减作用理论C、晚期选择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48、下列模型中,(A)是计算模型。A、特征比较模型B、ELINOR模型C、激活扩散模型D、TLC模型49、心理学家吉布生(Gibson)提出的知觉理论是(C)A、假设考验说B、认知理论C、直接理论D、特征分析理论50、在层次网络模型中,结点代表(C),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A、命题B、联想C、概念D、原型二、判断题1、局部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整体,然后再知觉各部分的加工方式。(错误)解析:局部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各部分整体,然后再知觉整体的加工方式。整体加工是先知觉其整体,然后再知觉各部分的加工方式。2、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信息在这里可以通过复述的策略进入长时记忆,不可能产生遗忘。(错误)解析: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信息在这里可以通过复述的策略进入长时记忆,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信息得到复述后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否则很快消失。3、集理论模型可以解释范畴大小效应,但不能解释熟悉效应和典型性效应。(正确)解析:集理论模型可以说明范畴大小效应,但不能解释熟悉效应和典型效应。集理论模型还提出了非预存的思想,概念间的联系要通过比较或计算才能得到。4、模板(Template)与外部的模式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错误)解析:模板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了。5、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正确)6、程序性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情节记忆,最后才是语义知识。(错误)解析:程序性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语义知识,最后才是情节记忆。7、视觉忽视病人受损的脑区通常是右侧顶叶。(正确)8、词汇判断、自由回忆、再认、线索回忆均属于外显记忆。(错误)解析:词汇判断不属于外显记忆。9、对于普通人的语义记忆来说,具有特殊地位的是上位范畴。(错误)解析:对于普通人的语义记忆来说具有特殊地位的是基本范畴。10、双通路假设认为,词的意义既可以通过视觉通路直接达到,也可以通过嗅觉通路间接达到。(错误)嗅觉——语音三、简答题1、简述知觉和感觉的区别答:知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想到关系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最大区别在于知觉是确定人所接受到的刺激信息并给予它们意义和诠释信息的过程,或者说,知觉是个体解释输入的刺激信息,从而产生知觉模式和客观事物意义的过程。一般来说,知觉是在感觉之后,在时间上,感觉和知觉的活动过程经常是重叠在一起的。感觉是对刺激信息的觉察,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事物的过程。感觉的刺激信息是具体的,知觉的刺激信息是比较抽象的。2、过滤器和衰减器模型区别答: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不同于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过滤器和衰减器模型)、主要差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刺激信息加工与处理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观点。马赛罗,后者位于觉察和辨识之间,又称为早期选择模型。前者位于辨识与反应之间,又称后期选择模型。三个模型系统统称多阶段注意选择模型。3、简述知觉的直接理论答:刺激物说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其著名代表Gibson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美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