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历史2019.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20世纪20年代,疑古学派怀疑夏商历史的真实性。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提出“走出疑古时代”,重建中国上古史。能够推翻疑古学派学者观点的是A.甲骨文的识读与解释B.铁农具的发明与使用C.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D.礼乐制度建立与巩固13.著名学者宿白认为:“北魏的汉化并不是简单地恢复或摹拟汉魏制度,而是加入了新因素后的一次发展。”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有A.削弱世家大族,建军功爵制B.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C.打击官场腐败,实行科举制D.实行方田均税法,抑制兼并14.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最为稳定,历朝历代县级政区的数量总体变化不大,如图5所示:这是因为县级政权的职能是A.“监察百官”以缓和社会矛盾B.“提举市舶”以发展对外贸易C.“劝农课税”并维持地方治安D.“总领禁旅”并加强边疆防御15.“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行政出现过失、国家遭受天灾等状况下,检讨自身过错时发出的诏书。在《二十五史》中,共有89位皇帝下过264份“罪己诏”。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①古代皇帝对自己要求严格②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③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统治④体现天人感应的政治理念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清朝晚期,有两份针锋相对的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清廷)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胡虏”“外夷”指外国侵略者B.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维新派C.分歧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D.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2/717.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教科书包括国文、算数、格致、化学、修身、地理、历史、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心理学、英文等十余个科目,分编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和中学教科书。这反映①突破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的传统②引入西方近代学制和科目设置③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出现重大改革④巩固戊戌变法废除科举的措施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8.图6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形势。以下描述与之相符的是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C.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D.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被解放军突破19.1950年,新中国从苏联、东欧进口的工业设备和原料占总进口的第一位,从苏联进口的日用品占进口货物总值的3.1u/o。1952年,中国直接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巨额贸易协议;同年,签订中日贸易协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有助于打破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封锁②有利于新中国进行现代工业化建设③建国初期我国日用品丰富无需进口④欧日各国已经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和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以上举措A.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B.完善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C.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1.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7世纪,人文主义者都把成为“皇家顾问”(向君主及其大臣建言)作为追求。而启蒙运动者则把自己看成是.“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希望通过影响人民大众,制造并指挥舆论来引导当权者。这一变化说明A.文艺复兴提倡君主专制B.文艺复兴主张因信称义C.启蒙运动重视公共意志D.启蒙运动抛弃人文主义3/722.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在他们撰写的《技术工人》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以下对“内战”理解准确的是A.议会军与国王军队的交战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C.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战争D.工业城市与乡村地区对抗23.图7是苏联画家鲍里斯·叶菲莫夫于1953年创作的一幅漫画,画面上的俄文意为“哪怕他们伪装得非常狡猾,也掩盖不了他们卑鄙的本质!”对此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揭露了美国发动“冷战”的企图B.世界形势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C.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正式形成D.抨击美国假借和平掩饰备战行径第二部分(选择题共52分)37.(36分)竞争是古今中外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普遍现象。材料一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都认识到竞争现象的存在,并有深入思考。他们都认为,好的竞争能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坏的竞争则会造成冲突和杀戮,导致社会的崩溃。在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了符合“礼”“义”标准的“君子之争”和只顾谋求一己之私利的“小人之争”。古希腊人认为,战争这样的竞争是坏的竞争,而各种和平的竞赛活动则是好的竞争。古希腊发展出体育赛会制度,在古代中国则有作为“射礼”的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都带有仪式表演和道德教化的功能。古代中国通过比赛来学习礼仪和培育“君子”,古希腊的竞赛活动则承担着培育合格公民的责任。——摘编自王大庆《试比较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竞争观念》(1)依据材料一,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竞争”观念的相似之处。(8分)材料二在维多利亚(英国女王,1837~1901年在位)初期,随着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的废除,自由贸易的发展速度大为迅速。当时英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产品具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棉纺织品、金属制品,甚至煤的产量和质量都是他国无法与之相抗衡的,即使是粮食此时也已能经受竞争的考验。因此,英国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4/7外市场。1849年,英国废除实行了两百多年的《航海条例》,不再坚持用英国船只运送货物。减免了两百多种货物的进口税。1860年以后,英国与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德意志关税同盟、普鲁士、奥地利等订立了互减关税的条约,而且这些条约都有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即给予某一国的优惠待遇,同样也给予其他国家。——摘编自高岱《英国通史纲要》(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英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12分)材料三梁启超把竞争分为国家竞争和国民竞争。二者区别在于国家间的竞争是君主号令民众同别国竞争,民众本身处于从属地位,而国民竞争是每个人为其性命财产而竞争,强调国民的主体地位。梁启超认为,经济上的竞争比其他领域的竞争更重要。他借适者生存的进化观来说明发展工商业的必要性,“今后之天下,既自政治界之争,而移于平准(交易和经济)界之争;则我辈欲图优胜,宜急起以竞于此。”(3)①依据材料三,简述并评价梁启超关于“竞争”的观点o(6分)②结合所学,谈谈竞争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o(10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40.(18分)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指出“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1)依据所学,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8分)5/741.(24分)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上已经与世界三大湾区并列,正肩负着面向海洋、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使命,其整体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受到世界的瞩目。材料一北宋时期,广州有专住外国商人的“蕃坊”,蕃坊中有“蕃市”和“蕃学”,“蕃市”中外商输入的“蕃货”以原料、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输出的商品以铜钱、绢帛、陶瓷等制成品为主。“蕃学”是专为外商子弟设立的学校,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在“蕃学”修完学业的诸蕃学子,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蕃长由外商担任,其职责一是全权处理蕃坊内部事务,二是设法招徕外国商人来华经商。在处理公事时,蕃长必须穿上中国官服,驻华外商必须遵守宋朝法律,犯法者由广州官府审理判决。一摘编自赵世瑜、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北宋时期广州蕃坊设置的影响。(8分)6/7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历史答案2019.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题号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CBDCBAB题号212223答案CB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37.(36分)(1)都认为竞争有好坏之分;都认为不同性质的竞争对社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都重视组织竞赛活动营造好的竞争氛围(都有体育或技能的竞赛);都认为竞赛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道德教化功能。(8分)(2)变化:由奉行重商主义政策到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策。(2分)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品竞争力增强;(2分)英国需要为国内的工业品寻找广阔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2分)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自由贸易;(2分)19世纪中期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2分)(6分,答出3点即可)影响: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2分)西方各国减少关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2分)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2分)(4分,答出2点即可)(3)①观点:梁启超将竞争分为国家竞争和国民竞争,国家竞争强调君主的主体地位,国民竞争强调国民的主体地位。经济领域的竞争比其他领域更重要。(4分)评价:梁认识到国民竞争和经济竞争的重要意义,是正确的;(1分)对于国家间竞争认识不全面。(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②本题按照思维水平层次赋分:水平四:观点正确;论点明确,能够从三个以上角度,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紧密,没有史实错误;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9-10分)水平三:观点正确;论点明确,能够从两个角度,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比较充分或者较准确;史论结合较紧密;逻辑较清晰;语言表达较准确。(6-8分)水平二:观点正确;论点明确,仅从一个角度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紧密,没有史实错误;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观点正确;论点不够明确,能够从两个以上角度进行论述,但论述层次单一,史实不充分或不准确;史论结合不紧密;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4-5分)水平一:观点正确,简单论述,没有逻辑,或只罗列史实,语言表达不准确。(0-3分)40.(8分)7/7(1)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2分)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和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国家登上世界舞台。(2分)挑战:第三世界国家面临反对霸权主义,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任务。(2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和劣势的地位,面临机遇和挑战。(2分)41.(8分)(1)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繁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分)广州成为对外贸易(或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2分)传播了儒家思想文化,吸收了外来人才,兼顾了外商文化和习俗的差异,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2分)加强对外商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宋的中央权威,彰显了国家主权意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