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社区旅游社区旅游研究的必要性:1)旅游业所销售的产品是一种目的地体验,这使得旅游业高度依赖东道主社区的亲善与合作;2)许多目的地地区的吸引物本身就是公共财产或公共物品,旅游所需要的接待不仅来自接待业雇员,而且来自公共财产或物品所属的当地社区成员;3)旅游开发需要基础设施及(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共享设施的公共投资;4)许多作为旅游产品的旅游节事源自旅游地社区原有的节庆或事件;5)当地社区须承担旅游开发的大量后果,因而当地社区需要了解并掌控他们的社区如何被商品化为一个旅游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第一节社区旅游概述一、社区作为学术名词的“社区”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unies)在其1887年出版的《社区和社会》一书中提出。该书中,“社区”被定义为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关系亲密、成员具有强烈归属感的同类群体。本章社区是指旅游社区。社区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在内的系统工程。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社区旅游是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综合来看,社区主要有三重含义:第一,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单位。构成社区的有地域、人口、区位、结构和社会心理等五个基本要素。第二,社区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社区研究可以分为三类:1)以社区为单位来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结构;2)以社区为单位对某种理论和命题进行检验和求证;3)为发展特定社区而对该社区进行的调查和研究,严格地说来,后者属于社会工作和发展研究范畴。第三,社区发展是一种社会行动。社区以公民自治、公民参与为鲜明特征,是理解和适应广阔的变动着的社会的一种手段、实现全球社会公共管理的一种途径。二、社区旅游1985年,墨非的《旅游:社区方法》,具有先导意义。他在该书中阐述了旅游业对社区的影响、社区的旅游参与,探讨了如何从社区角度开发和规划旅游。他认为旅游是一个社区产业,是旅游产品的重要成分,该产业把社区作为一种资源,把它当作产品出售,并且在此过程中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他的社区方法强调社区居民参与规划和决策制定过程,目的在于通过当地居民的参与规划,使当地居民的想法和对旅游的态度反映在规划中,以减少居民对旅游的反感情绪和冲突,以便规划实施。“社区旅游”的含义:一是将其理解为一种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品的社区旅游就是以社区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发展理念。作为发展理念的社区旅游则是指“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简称“社区参与”。社区旅游的相关研究多偏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三、社区参与1、定义社区参与,即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社区发展的中间环节。居民群众是社区发展的参与主体,政府组织是社区发展的倡导和指导主体。2、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脉络1)旅游业发端之初,社区及其居民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方面的研究是缺失的;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区开始被当做旅游规划的要素、旅游规划的方法加以考虑;3)伴随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推进,社区参与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以考虑;4)当强调主位(Emic)的视角出现时,社区参与开始作为社区发展的需要纳入进来,并出现了对于社区参与的有效性的反思和质疑。资料来源:《旅游社区关系》(Pearce,Moscardo,Ross,1996)3、国内社区参与研究进展国内对社区参与的研究也起源于20世纪末旅游研究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注。1)研究者开始认识到社区既具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功能,又是可以把握的实体,从社区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问题有可能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可行的途径。2)在实践中,规划者也开始关注居民,倡导社区参与,并开始注重社区参与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2000年,在由保继刚、钟新民主持的《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中首次明确指出当地居民是桂林旅游发展的主体。第二节中国社区参与旅游的特点一、特点1、注重经济利益诉求中国的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涨,注重单纯的经济利益诉求,追求旅游的正效应,如增加居民收入、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其核心利益点为经济收入,而对旅游的消极影响缺乏应有的认知,即使有所了解也不太在意。2、被动参与中国农民的被动状态与其弱势地位一脉相承。中国农民在社区参与上的被动体现主要有:在观念上,农民被歧视;在土地征用中,农民没有主动的决定权;在政策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行政管理上,是被管理的对象,等等。各参与方往往陷入这样一种被动连锁反应状态:农民利益诉求受阻→对抗和冲突→政府被动处理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确定某种暂行政策→影响社区旅游发展方向→新的问题出现→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修正社区参与方式和旅游发展方向。农民、政府、企业等各利益相关者的被动状态最终导致的将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被动。3、社区力量薄弱中国各社区参与方的力量对比相对悬殊:政府主导,政府和开发商联合决定旅游开发;社区缺乏知情权,力量弱小,不足以抗衡强势集团;民间组织发育不全;社区农民只是旅游业的“相关者”。强势的政府和公司与弱势的农民间难以平等对话。农民的弱势地位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上,还体现在政治地位和利益表达的能力和渠道方面,农民没有机会参与制定“游戏规则”。二、成因1、民主化进程中国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都面临着一系列调适和变革。正迈向民主化的中国社会,公民意识远未确立。民主化过程是一个政府和百姓同时学习、不断改进的过程,在社区参与方面,中国几乎还处在“非参与的参与”阶段。2、NGO和NPO等民间组织的发育程度较低西方社会NGO(非政府组织)、NPO(非赢利组织)等民间组织力量强大,形成了小政府、大民间的格局。中国社会历来是强政府、弱民间,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NGO等民间组织也需要转型,从官方和半官方的身份蜕变为真正的民间组织。中国的NGO:自然之友、绿色和平组织、宋庆龄基金会、中国青基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壹基金、和平县蒲公英残疾人互助站、陕北爱心树特殊孩子服务中心、长沙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街道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广东省山海源基金会(GuangdongShanhaiyuanCharityFoundation)、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等中国的NPO:中国大陆由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没有典型的西方意义上非营利组织。一般民众所熟知的青联、妇联、残联、中国贸促会和对外友协等组织实际上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社会组织。国际NPO:香港乐施会是国际乐施会的成员之一;福特基金会创立于1936年,是一个致力于国际和平和改善人类福祉的私人慈善机构,是全球最大的私人基金会之一;英国救助儿童会是英国最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它成立于1919年,是救助儿童会国际联盟的重要成员;无国界卫生组织最初于1971年成立于法国,以后在欧洲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了无国界卫生组织。3.旅游发展阶段处于旅游发展阶段上的中国,经济驱动成了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鼓励社区参与旅游经营、得到经济收益的中国式旅游发展目标与关注社区权利和意愿、关注社区发展的西方旅游发展目标存在很大差别。4.土地所有制不同中国的土地属国家和集体所有,政府拥有决策权,开发商拥有广阔的经营空间,农民对于土地只有使用权。农民拥有使用权的承包地在被征用作旅游开发时,农民一般也只能接受政府的征用条件,没有拒绝和选择的权利。小结:中西社区参与差异对比1、民主化进程不同2、NGO、NPO等民间组织发育程度不同3、旅游发展阶段不同4、社区参与各方的主动性不同三、值得思考的问题1)首先,当中国民主化进程、民间组织、旅游发展阶段等深层因素无法对社区旅游发展提供重大帮助时,占主导地位的政府对旅游的理性决策、规范管理和注重民意就变得至关重要。2)其次,应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强势主体往往主观认为社区是可以任意被决定的。事实上,社区居民的弱势地位是相对的:一者,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土地资源等进行权利争取;二者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一无所有”进行合法的或“踩线但不越界”的对抗,甚至还对前者的怠慢产生情感上的疏离,这是最具经常意义的“弱者的武器”。3)第三,社区的参与能力是可以成长的。中国旅游社区的居民,其学习能力都是不容忽视的,伴随旅游业的发展,他们会逐渐成为旅游的管理者、旅游影响的监督者以及社区发展的主人。第三节社区增权一、社区增权理论“增权”是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力。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制度安排的原因,处于社会底层或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总是缺乏维权和实现自我利益主张的权力和能力。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权力进行再分配,走增权的途径。在旅游研究中,直到1999年,斯基文斯(R.Scheyvens)发表题为《生态旅游与地方社区增权》才真正开始了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增权研究。2002年,斯基文斯出版《增权社区与旅游发展》一书,将她原先构建的社区增权分析框架从原来的生态旅游扩展到一般的旅游类型。同时,还分析了政府、旅游产业、非政府组织和地方行动群体在旅游发展和社区增权中的作用。斯基文斯的增权框架为后来的旅游增权研究奠定了基础。斯基文斯将社区增权划分为4个维度:经济增权、心理增权、社会增权、政治增权。增权的表现去权的表现经济增权旅游为当地社区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现金收入在大多数社区住户之间分享;因赚得现金,社区在某些方面有明显改进(例如,房屋由更持久的建材建造,更多的小孩有机会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旅游为当地社区仅带来少量间歇性的现金收入;绝大多数利润流向于地方精英、外来经营者、政府机构等;只有一小部分个人或家庭从旅游中赚得直接的财政收益,其他人由于缺乏资本、经验与心理增权由于外界对当地文化、自然资源和传统知识的认知,多数社区成员的自豪感得到增强;就业和现金的获得使得传统地位较低的社会团体与旅游者交往之后,社区成员认为他们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低人一等的;许多人由于未能分享旅游收益,从而对旅游开发感到困惑、失意、没兴趣或失望社会增权旅游维持或增强当地社区的均衡;由于个人和家庭一起工作,形成一种成功的旅游投入,从而增强了社区的内聚性;部分资金被提留出来用于社区发展,例如,建学校或改善供水系统不和谐,社会衰败;许多社区成员被社区外的价值观同化,从而失去了对传统文化和老者的尊敬;弱势群体(例如妇女)承受着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冲击,并且不能平等地分享收益;与合作相反,家庭、族群或社会经济集团为感知到的旅游收益而相互竞争;普遍存在怨恨和嫉妒政治增权社区的政治结构公平地代表所有社区群体的需求与利益;发起或执管旅游投入的机构收集各个社区群体(包括妇女、青少年中的特殊利益群体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见,并使其有机会传达到决策机构社区有一个独裁而发起或执管旅游投入的机构不能使地方社区参与决策,以至于大多数社区成员认为他们对“是否应该经营旅游”和“以什么方式经营旅游”等问题几乎没有发言权斯基文斯社区参与旅游的增权评估框架二、雨崩案例云南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的雨崩村出现了一个社区主动参与旅游发展,社区基本实现经济增权、心理增权和部分政治增权的案例。1.地理状况雨崩自然村座落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以西,由上下两个村落构成,称为雨崩上村和雨崩下村,上村海拔3150m,下村海拔3050m,是梅里雪山地区海拔最高的一个村落。雨崩村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众多雪山冰川、神瀑冰河、高山湖泊、牧场草甸、原始森林等雪域高原的自然景观,被海内外游客称为真正的“香格里拉”和“世外桃源”。2.社区参与方式及其收入分配制度雨崩村社区(含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有四种主要方式:食宿接待、马匹租用、向导服务和环境卫生管理。1)住宿经营、收入分配制度(3套制度)制度解决的问题缺点改进方式第一套对游客住宿收入进行了既照顾公平又有激励作用的分配忽视游客对接待设施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第二套能保证游客拥有自主选择住宿设施的权利轮值户无法准确监督游客人数,接待户就人数问题出现分歧通过全体村民大会,对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