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整理:江传佳一、“翻转课堂”的起源: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教师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正常的学校活动,且学生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跟不上学习进度。直到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2007年春天,学校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而那时YouTube(全球最大的视频浏览、上传、分享网站)才刚刚开始。更具开创性的是,两位教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节省出课堂时间来为在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由于很多学生在每天晚上18时至22时之间下载教学视频,以至于学校的视频服务器在这个时段经常崩溃。“翻转课堂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再也不会在学生面前花费30分钟~60分钟来讲解。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回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了。”这对搭档对此深有感触。两位教师的实践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以至于经常受到邀请向同行介绍这种教学模式。他们的讲座已经遍布北美,逐渐有更多的教师开始利用在线视频在课外教授学生,回到课堂时间则进行协作学习和概念掌握的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为了帮助更多的教师理解和接受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方法,他们于2012年1月30日在林地公园高中举办了翻转课堂“开放日”(OpenHouse),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来观看翻转课堂的运作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做法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此外,翻转课堂的推动还要得益于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运动(OCW)开始,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TEDED(TED的教育频道)视频等大量优质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促进了翻转式教学的发展。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各要素的对比的主要情况见表1。二、翻转课堂的定义与特征要素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教师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学习指导者、促进者学生被动接受者主动研究者教学形式课堂讲解+课后作业课前学习+课堂研究课堂内容知识讲解传授问题研究技术应用内容展示自主学习、交流反思、协作讨论工具评价方式传统纸质测试多角度、多方式表1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中各要素的对比表(一)教师角色的转变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伴随着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师迎来了发展新的教学技能的挑战。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中心。他们需要在实际的参与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达成这一目的。新的教学策略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但不能干预学生的选择。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测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二)课堂时间重新分配翻转课堂的第二个核心特点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这些学习活动应该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最终,该转变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当教师进行基于绩效的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学习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活动之一,时间是所有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充足的时间与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翻转课堂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其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三)学生角色的转变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知识延伸的时代。教育者可以利用wikis、blogs等技术工具高效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也可以在网络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在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中,学生成为自定步调的学习者,他们可以控制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选择,可以控制学习内容、学习量。然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并非完全独立地进行学习。翻转课堂是有活力的并且是需要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反复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因此,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便是这个课堂的主角。翻转课堂不是什么?•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不是视频取代教师。•不是在线课程。•不是学生无序学习。•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Talbert教授在很多课程中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教学的积累,RobertTalbert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见图1)。该模型简要地描述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环节,然而适用它的学科多偏向于理科类的操作性课程,对于文科类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设计图1Robert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图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该教学模型主要由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部分组成。在这两个过程之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两个有力杠杆。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了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生成。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化。独立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从个体的发展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认为,学生的“独立性”有四层意义:(1)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问题,帮助他们自我明白事理,掌握知识。“独立学习”能力及其意义(2)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作为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他们的实际情况。(3)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4)每个学生(有特殊原因的除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总之,独立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根本属性。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要从开始时选择性指导逐渐转至为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方面,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课堂设计,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协作学习是个体之间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充分论证所研究问题,以获取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学习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及学生相互之间的包容能力。此外,协作学习对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形成个体间相互尊重的关系,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应该加强协作交互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在翻转课堂的交互性活动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小组是互动课程的基本构建模块,其互动涉及2个或2-5个人。在翻转的课堂环境中小组合作的优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活动中;允许和鼓励学生以低风险、无威胁的方式有意义地参与;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并可随时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集思广益。指导翻转课堂小组活动的教师,要适时的做出决策,选择合适的交互策略,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常用的小组交互策略有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浅谈令牌、拼图学习、工作表等。四、重庆聚奎中学翻转课堂引领全国课改浪潮2013年12月17日,教育部网站刊登文章《翻转教学,传统模式被颠覆》,“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始得到更权威的认可。五、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一)学校作息时间安排问题国家一直在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但限于中、高考的升学压力,很多学校仍以应试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实施翻转课堂这种需要学生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的教学模式,需要学校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予以支持。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占有学生晚上学习时间,应该让其有空观看教学视频。对于不上晚自习的学校,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学生课后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少量的针对性练习。对于需要上晚自习的学校,在晚自习的期间教师也不要讲课,让学生在自习课完成翻转课堂的课前环节。(二)学科的适用性问题目前,国外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试验的学科多为理科类课程。理科知识点明确,很多教学内容只需要清楚地讲授一个概念、一道公式、一道例题、一个实验,其学科特点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而在文科类课程中,如政治、历史、语文等人文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涉及到多学科的内容,而且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文科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对文科教师的一个重大挑战,那就是提高教学录像的质量,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学录像概括课程中所讲授的基本知识点,阐述相关理论,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并进行思考,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探讨,逐步深化理解。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科,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完成翻转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推进教学改革。(三)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到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四)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应用在教学之中,教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录制视频的质量、学生进行交流的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都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要求学生在课余观看教学视频后。自己完成课余练习并在互联网中查找资料,总结问题,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这一切安排都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通过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课前练习中找到自己的疑问,并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网络中进行资源检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