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古诗词鉴赏复习之二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解意象品诗歌“诗言歌咏,见景生情”。把握意象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学习目标重点:①准确把握所要鉴赏诗词的意象,学会概括意象的特征。②学会通过意象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难点:使用诗词的鉴赏术语,掌握规范答题模式。“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或文化内涵。“象”,就是物象、形象。对于这种积淀着深厚文化内涵或作家个人感情的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意象的概念江苏高考试题回顾1、(2010年江苏)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2009江苏)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注)审清题干、规范作答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答案: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膏锋锷”,是说兵士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夹端,即兵士被刀剑杀死。景物类型:1.景物描写:景物、季节、时令、地域等2.场面描写:田园、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3.色彩描写: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基本思路:1.鉴赏依据:以所写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基本特征)为依据。2.鉴赏角度:挖掘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一、通过联想,抓住相似点,由物及情,由物至理。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的寓意的方法第一,从外在形态上来联想。月圆团圆无法团圆思乡怀人(1)游子思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边关的将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想,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诗人用这种情结,创造出了月与边塞苍茫悲壮的空间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2)边塞悲愁第二,从内在情绪上联想。残月人缺分离孤单寂寞、内心凄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教材中学过:第三,从颜色上去联想。月光清澈静谧安宁内心平和,高尚情操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教材中学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第四,从时间意识去联想。明月之永恒时光的流逝个体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对历史的慨叹和追思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教材中学过:第五,从空间意识去联想。月的藐远宏阔环境的空旷苍茫情感的苍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二、串连意象,整体感知,发挥想象,把握意境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的寓意的方法由于民俗习惯和作家前后互相影响,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又往往在同一物象上反复寄寓了一种或多种寓意和独特的情感,使这个物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古诗中的意象,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对这一类的意象,我们应该牢记。凄凉忧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解意象品诗歌高洁品格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的《竹里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解意象品诗歌边塞生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解意象品诗歌三、把握常见意象的固定寓意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的寓意的方法1.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雨夜时分,雨点滴落在梧桐叶上会引发人的愁绪。我们常通过梧桐叶落,雨打芭蕉合起表现愁思。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2.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可堪孤馆闲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沙行》分析意象时注意要两点一、意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具体的诗篇中,诗人往往借助一系列的意象来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活图景,只有整体把握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颇。分析意象时注意要两点二、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鉴赏诗歌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落花是一伤感的意象,但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具体的答题思路是这样的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回答:表层义(把握相似点)+深层含义。古诗常见意象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人陈亮《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斗霜傲雪、不怕打击挫折、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解意象品诗歌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解意象品诗歌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月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如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③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④花好月圆、团圆喜庆。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解意象品诗歌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解意象品诗歌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意味,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清秋”“斜阳”“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逐”有随着之意,用了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随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生机可爱。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