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全书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章第三节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二章第二节第三章第四节第四章第二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三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二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一章第三节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NHeLiBeBCHOFNeNaMgAlSiPSClAr1-18号元素的排布问题讨论由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分析1.每一横行有什么相同点?2.每一纵行有什么相同点?横行:电子层数相同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He除外)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1)横行——周期(7个)周期长周期第1周期:第2周期:第3周期:第4周期:第5周期:第6周期:不完全周期短周期2种元素8种元素8种元素18种元素18种元素32种元素每周期可容纳的元素种类周期123456元素种数288181832732③锕89Ac–铹103Lr共15种元素称锕系元素,位于第7周期.②镧57La–镥71Lu共15种元素称镧系元素,位于第6周期.注意:①除第1、7周期外,每个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逐渐过渡到卤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④超铀元素:92号元素铀以后的元素族主族(A)副族(B)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第VIII族:稀有气体元素零族:共七个主族ⅢB,ⅣB,ⅤB,ⅥB,ⅦB,ⅠB,ⅡB共七个副族第八、九、十纵行,位于ⅦB与ⅠB中间(2)纵行(个)—族(16个)18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第VIII族小结7横,18纵;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一八零。2.原子结构与表中位置的关系: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②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练习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3周期ⅦA族第4周期ⅠA族复习:1、元素:2、原子的构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原子呈电中性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三、核素同位素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XAZ——元素符号质量数———质子数———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U:92U92U92UH:1H1H1HC:6C6C6CO:8O8O8OCl:17Cl17Cl12312131416171835372342352384、注意事项: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与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无关;②核素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与核外电子数无关;④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虽然中子数(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③元素和核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而原子既论种类,又能论个数;练习:ab+dXc+--abcd各代表什么?a——代表质量数;b——代表核电荷数;c——代表离子的电荷数;d——代表化合价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增强01BAlSiGeAsSbTe234567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PoAt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主族)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数1、F没有正价,O通常不显示正价;2、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而无负价。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例如: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则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aMgAl。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单质与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第三节化学键第三节化学键1.概念要点:a.相邻b.原子之间c.强烈作用——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2.化学键主要类型:a.离子键b.共价键化学键钠在氯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黄色火焰,大量白烟。思考:Na与Cl是如何结合成NaCl的呢?Na+Cl-转移1e-不稳定稳定NaCl形成的微观过程1.定义:象Na+与Cl-之间,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一、离子键4.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阴、阳离子静电引力2.构成离子键的粒子:3.作用力:静电作用斥力思考哪些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如:KCl、Na2O、MgCl2、NH4Cl、NaOH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5、电子式:H·Na··Mg··O·····Cl·······(1)原子的电子式:(2)离子的电子式:H+Na+Mg2+[O]2-····::[Cl]-····::①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②阴离子的电子式要标[]及“电荷数”。(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③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就是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合并而成。写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硫原子,溴离子,钾离子·S·····[Br]-····::K+氯化钠氟化镁Na+[Cl]-····::[F]-····::Mg2+[F]-····::(4)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溴化钙的形成过程Cl·······Na·+→[Cl]-····::Na+Br·····:·Ca·Br·····:++→Ca2+[Br]-····::[Br]-····::[练习]⑴用电子式表示硫化钾的形成过程箭头左方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箭头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注意·S·····2K·+→K+[S]2-····::K+不能把“→”写成“=”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区分: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反应物总能量高生成物总能量低能量反应进程释放能量①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1.宏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大于瀑布能量反应进程反应物总能量低生成物总能量高吸收能量②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吸收能量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总能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化学能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化学能小结1宏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①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大于②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小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断裂和形成化学键与吸收和释放能量有什么关系呢?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能量化学键变化与能量变化关系图能量\KJ1molH2(1molH-H)2molH436KJ436KJ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1molCH4(4molC-H)能量\KJ1molC+4molH断键吸收能量4×415KJ成键放出能量4×415KJ1.微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①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出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能量反应进程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HClClH----释放能量小于音乐喷泉HClClH②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出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能量反应进程成键释放能量CaCO3吸收能量断键吸收能量CaOCO2大于能量反应进程HClCl-H-H-ClH-Cl断1molH-H键吸收436kJ断1molCl-Cl键吸收243kJHClClH形成2molH-Cl键放出2×431kJ即862kJ能量在25℃、101kPa条件下H2+Cl2═2HCl反应为例断开1molH-H键和1molCl-Cl键吸收的总能量为(436+243)kJ=679kJ形成2molH-Cl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为862kJ1molH2和1molCl2反应放出能量(862-679)kJ=183kJ放出能量183kJ点燃小结2微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大于①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出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②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出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小于(1)宏观: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断键吸收总能量成键放出总能量断键吸收总能量成键放出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反应吸收能量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原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一、原电池1、原电池:2、工作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3、正、负极:电子流入的电极,通常是不活泼金属或石墨电极电子流出的电极,通常是活泼金属正极:负极:4、构成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做电极(2)形成闭合回路(3)电解质溶液(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根据电极反应确定失电子→氧化反应→负极得电子→还原反应→在正极上3、根据电子或电流方向(外电路)电子从负极流出沿导线流入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出沿导线流入负极总结: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方法:1、根据电极材料确定活泼金属——负极不活泼金属、碳棒——正极。4、根据离子的定向移动(内电路)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5、根据方程式判断Fe+2H+=Fe2++H2↑(负极)(在正极)负极(锌筒):氧化反应正极(石墨):还原反应Zn-2e‾=Zn2+2MnO2+2NH4++2e‾=Mn2O3+2NH3+H2OZn+2NH4++2MnO2=Zn2++Mn2O3+2NH3+H2O总反应:锌—锰干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负极(Pb):Pb-2e-+SO42-=PbSO4正极(PbO2):PbO2+4H++SO42-+2e-=PbSO4+2H2O原电池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铅蓄电池工作原理铅蓄电池结构2、充电电池(1)铅蓄电池(2)镍-镉碱性蓄电池(3)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锂离子电池特点:高能电池,电压高,质量轻,贮存时间长等。用途:电脑、手表、心脏起搏器等。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碱性氢氧燃料电池3、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结构碱性氢氧燃料电池:负极:2H2+4OH--4e-=4H2O(氧化反应)正极:O2+H2O+4e-=4OH-(还原反应)总反应:2H2+O2=2H2O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单位:mol/(L·min)或mol/(L·s)υ=∆c∆t规律: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其化学计量数值之比=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化学反应速率2、影响因素:(1)内因(决定作用):反应物的性质①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2)外因(外界条件)②温度: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③催化剂: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④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⑤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也可以增大反应速率。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除CO2、CO、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外。简称有机物。●烃——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碳氢烃•分子式:CH4•电子式:C············HHHH1、甲烷的分子结构一、甲烷•结构式:CHHHH•空间结构:正四面体CH4•结构简式:2、甲烷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是0.717g/L(标况);极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甲烷与高锰酸钾不发生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①氧化反应:CH4+2O2CO2+2H2O点燃烃燃烧通式:②取代反应:现象:试管内壁上出现油滴;试管内液

1 / 19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