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一个时代的设计集群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松山湖:一个时代的设计集群原创2017-12-13朱荣远城PLUS城PLUS2002年左右,30多名中青年建筑师和规划师聚集在东莞松山湖,共同参与松山湖新城的集群设计。十余年过去了,这群“中青年”大多已是中国设计界的中流砥柱,甚至成为了享有国际声誉的巨擘。他们的作品坐落在湖光山色中,映照着一个设计时代的镜影。东莞理工大学城市设计:朱荣远、张若冰、梁浩建筑设计总协调:崔恺、朱荣远建筑设计:胡越、李兴钢、王欣、曹翔、张雷、崔彤、龚惟敏、孟岩、刘晓都、刘家琨、王澍、丘志、杨楠、孟建民、柳亦春东莞理工大学艺术系馆建筑设计:王澍图片来源:豆瓣用户-居士的草图纸凯悦酒店建筑设计:周恺松山湖图书馆建筑设计:周恺图片来源:生产力大楼建筑设计:张永和图片来源:松山湖管委会建筑设计:齐欣办公商务小区城市设计:朱荣远、张若冰、梁浩建筑设计:崔恺、张永和、周恺、汤桦、齐欣图片来源:总部基地城市设计:朱荣远、张若冰、梁浩建筑设计总协调:崔恺、朱荣远建筑设计:王辉、曲磊、吴朝晖、余嘉、祁斌、曹晓昕文化营城市设计:朱荣远、张若冰、梁浩建筑设计总协调:崔恺、朱荣远建筑设计:崔恺、齐欣、朱文一、艾未未、周恺一、松山湖新城总体城市设计21世纪初年,以镇村为发展单位的“东莞模式”在号称“世界工厂”的东莞还如日中天。但东莞市政府却深感此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潜藏危机,提出了介入镇街、整合发展的“松山湖计划”。松山湖新城位于四镇交界区域,距离东莞莞城区15公里,占地70平方公里。对松山湖最初的构想是市镇联合建设“科技产业园”,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尝试。经过总体规划、总体城市设计之后,市政府进一步明确将松山湖发展为在区域有影响、有作为的和体现东莞整体功能性的城市平台,成为“经营产业、经营城市、经营智力、经营文化”的东莞新城。松山湖总体城市设计总平面图城市设计带着满足人们追求好的生活方式的目标,体现中国本土规划和设计能力的社会学意图,在空间设计方面以“纲举目张”的控制原理,对新城城市形态产生和生长的逻辑进行整体控制,并以空间尺度、印象特征、品质标准和经济文化价值为内涵,定义新城总体的环境和城市生活品质。1.生态景观格局奠定松山湖永久特征城市设计明确了以生态安全网络为基础的山水景观特征为实现城市主题的核心空间,是城市最基本的景观和空间结构。生态和景观安全格局在全园区表现为大公园式的城市特征系统,为城市的观景和景观创造了条件。这是松山湖新城最重要永久性城市特征之一。松山湖总体城市设计绿地系统/公共空间示意2.核心公共空间建立松山湖价值标准用最好的资源、表现最大的公共性、形成最普遍而兼容的控制力,是松山湖新城城市设计的核心标准。松山湖是新城最为核心的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关注滨湖地区开发“质”与“量”的控制,设计环湖休闲道,保证滨湖空间资源的公共开放性,同时划定不同的开发控制地区,严格保护生态城市的本源和城市特征的内涵。环湖自行车道总长约43公里的滨湖岸线完全对公众开放为公共休闲用途,这在国内新城建设中尚属首次,但却成为松山湖最脍炙人口的场所甚至景点,也将“核心资源公共化”的设计理念传播长远。东莞松山湖国际马拉松环湖多功能休闲道成为自行车骑行的日常活动场所、也是东莞马拉松等文体盛事的举办地。3.公共服务系统为自然与人共同设计公共系统包括城市生态安全空间系统、城市公共功能空间系统、城市交通系统等。依托于生态大公园系统作为松山湖新城公共空间秩序和组织公共服务功能的基础,各种城市功能都“附着”在这些永恒不变的生态空间上,并以顺应生态环境为设计首要考虑。同时,利用可持续和亲近自然的观念,促进新城积极的生活方式。松山湖城市设计道路系统示意以交通系统为例:与现状地貌特征相生相合的山地道路形态,确立了新城轻松舒缓、亲近自然的环境心理尺度。新城主干道路系统虽然按照支持机动车可达性的标准设计,但通过人行道分离设计和分区政策管理,城市设计着力增强出行系统的人性化,并提倡公交导向的公共设施开发。松山湖山地道路形态同时,设计和组织多种方式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利用可持续和亲近自然的观念,促进新城积极的生活方式。4.建筑设计树立空间尺度与设计标准城市设计关注的城市物质空间的“尺度”和城市建设的文化“标准”。松山湖新城的城市设计旨在建立控制和引导城市有效建设的空间秩序。为此城市设计小组与松山湖管委会在技术上和管理的实施等方面达成了控制城市空间秩序的共识,开展松山湖新城的建筑集群设计就是希望能积聚众多建筑师的智慧,使快速营建新城的建筑能够拥有空间功能之外的代表中国建筑设计文化的附加值,通过所形成的物质空间精神的外溢来影响人们的视觉和心理的感受。——这是开展松山湖新城集群设计的初衷。二、新城建筑集群设计在总体的建筑环境控制基础上,城市设计组织方召集中国建筑设计师在松山湖集聚他们的智慧,提升新城城市场所和功能空间的文化附加值。2002-2004年,共有30余位中国当代优秀中青年建筑师,为新城设计了近8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空间。建筑集群设计过程松山湖新城的城市与建筑设计表现和支持了东莞社会发展需求和目标,并将一批代表中国当代中青年建筑设计水准和价值取向的建筑师组织起来进行建筑设计的实践,成就了一个表现21世纪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特征和内涵的物质空间群。参与集群设计的部分建筑师合影1.集群本质碰撞与合力“集群”意味着产生相互的比较,意味着显现差异,也就意味着必然出现的矛盾,在一定意义上容许存在个性就意味着存在相互间的冲突。解决或者缓解了矛盾就能够产生同向的合力和产生具有一定价值的共识,这是“集群”的意义所在。在松山湖新城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个性应该在什么样的秩序控制或者引导下,进行相应的设计工作,使得个性建筑之间、建筑群之间和建筑与环境之间可以出现协调的空间关系?这些空间的协调关系来自建筑师对新城整体空间秩序的理解与尊重、来自规划师、建筑师互动交流对城市空间秩序的不断修正,也成为一场“松山湖设计文化标准”的设计。工作过程照片2.建筑师接受“有限条件下设计”的挑战“独立”与“受控”:松山湖的建筑设计受到前述城市设计制约和要求。而建筑师往往有着艺术家特立独行的一面,怀揣着自由不羁的设想,因而建筑的设计创作常常成为维持城市整体空间秩序的管理的特殊问题,也是集群设计中的挑战。化解集群带来的矛盾,引导和协调价值观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就成为关键。有条件限制的建筑设计显现建筑师真正的水准。松山湖新城的集群的建筑师设计工作,就是在城市设计和造价的限制条件下进行的,而不是在将就建筑师简单的个性释放,保证城市的整体秩序需要作为集群设计基本的限制门槛。建筑模型VS实景张永和先生尝试在城市大秩序下建立一种组合另外几位建筑师建筑空间关系:联合起来的建筑师,从他们的角度协调相互的选址、体量、尺度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种合作在于创造一种既协调、统一又可以各自设计表述的空间关系,同时还深化和丰富了城市设计的控制内容。集群思辨:建筑设计源自对功能空间的形象解释,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建筑师寻找了适合自己建筑哲学的表达方式,松山湖新城的建筑功能场所是具体的项目,而不是单纯的艺术品实验品,只有功能空间合理和空间场所设计理念创新恰当的方案,才是好方案。——在几次建筑师们的交流中,大家开诚布公地讨论到类似的话题,集群的建筑师带来设计思想、哲学和设计技术的交流,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新认识和新提高。这是松山湖集群设计的收获之一。建筑模型VS实景3.规划师对空间尺度与管控尺度的反省集群让规划师与建筑师、建筑师与建筑师,大家可以互为镜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集群成就了“镜子效应”,规划师与建筑师从彼此的设计行为和思想言语看到了自己。规划师,同建筑师一样对空间尺度的理解方式是双方共通的问题所在。规划师也有自己长期形成的对空间尺度理解的误区。“尺度”是由于专业背景的原因造成的,规划师的宏观思维与建筑师的微观思维在判断城市的或者建筑的事情时都会有所缺失。建筑师的空间观使规划师有可能将城市设计的功能场所深化和细化,这种物质化的过程反映了城市的理性的生长过程。修炼建筑设计领域的知识,是规划师应该更上一层楼的认识和须有具体行动的问题。规划师的前期导引应该支持建筑师个性的适度表现,从城市设计控制的角度慎重斟酌强制性的规定和要求,引导建筑师的创造力和个性释放的朝向。松山湖全景三、松山湖集群设计的社会文化意义2005年,吴良镛先生在松山湖新城视察时,曾说:“松山湖新城的发展计划社会学意味很重,非常值得努力尝试。”从城市的角度看,松山湖新城城市设计将塑造服务于东莞社会需求的场所,是一种可以影响社会进步的空间场所,代表了一种明确的文化价值取向。30多位建筑师参与松山湖新城初期的建筑方案设计,以建筑的尺度对先期进行的城市设计控制系统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建议,丰富和完善了松山湖新城整体的城市设计,使得城市设计的控制和管理多了几分踏实,也因为积聚智慧的建筑直接塑造了多变化的物质空间语言。也正是规划师、建筑师们的共同努力,今天的松山湖新城才有了可细解慢品的环境魅力。——由中国本土的规划师和建筑师所构筑的场所精神和氛围,给予这座中国的新城浓厚的文化附加值。松山湖新城的发展计划是一种社会理想,甚至被一些城市规划师或者建筑师们认为是一个“乌托邦”的计划。这个理想积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来自各方面的智慧,真实地体现了本世纪初中国城市与中国建筑设计的本土力量和其历史的价值,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有几分“乌托邦”成分的新城计划才有可能走到今天,并继续开枝散叶。···松山湖新城城市设计和建筑集群设计参与技术机构和人员名单城市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特别建筑顾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总协调:朱荣远、崔恺规划师:朱荣远、张若冰、梁浩建筑师(排名不分先后):崔恺、张永和、周恺、汤桦、齐欣、胡越、李兴钢、王欣、曹翔、张雷、崔彤、龚惟敏、孟岩、刘晓都、刘家琨、王澍、丘志、孟建民、柳亦春、刘家琨、张雷、朱文一、李兴钢、艾未未、王辉、曲磊、吴朝晖、余嘉、祁斌、曹晓昕、吴刚延伸阅读:世界工厂,“新莞人”家园?新生态格局,承载新型城镇化东莞创新中轴东莞生态园十年:海绵城市为术,区域整合为道空间生产的中国经验与东莞样本东莞影记作者|朱荣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