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在深入探讨之前,我想和大家一起看一下今天的辩题。“一个人拥有的越多越害怕失去”,拥有便是指得到,失去即是不再拥有的意思。一个人会拥有物质、情感、能力等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拥有的越多,不能舍弃的、害怕失去的就更多了。我方坚信,一个人拥有的越多越害怕失去,下面请允许我从以下三点进行论述。第一,纵横古今中外,人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都保护有加,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保护及防范意识逐渐增强。公元前405年,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雅典人就知道用密码来传递国家重要情报;1407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管理人们的资产的银行;位高权重或品质高洁者,更加珍视自己来之不易的名誉财产和人格,曹孟德将匕首放于枕边入睡,尾生期女子后竟抱柱而死,哪一件事例不是说明这些流传千古的人物对自己拥有的来之不易的东西珍惜有加呢?再到现如今,每个人的每个账号都有密码,瑞士一个国土面积只有我国240分之一的国家竟凭借其绝对的安保系统管理着全球总储蓄额的1/3。对方辩友,难道你不害怕失去自己的全部资产?难道你不害怕失去自己的亲人?难道你不害怕失去自己现有的一切吗?第二,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在拥有也在失去,随着拥有的越多,这种害怕的情感也愈加猛烈。少不更事时,我们拥有自己的小小世界,这时我们害怕父母的责怪,害怕小伙伴们的疏远,害怕小动物的死亡,害怕得不到别人的赞扬;风华正茂之时,我们又拥有了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时,我们害怕自己不能蟾宫折桂,害怕父母双鬓的斑白,害怕地沟油玷污了我们的理想;成家立业以后,又拥有了一个幸福的人生,可恰是此时,我们再没有年轻的资本去失去我们视为珍宝的一切。理想,责任,还有爱,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赖以生存的东西,哪怕他们压弯了我们的腰,升高了我们的血糖,染白了我们的头发,我们也会为了所有我们不想失去的一切而咬牙前行。第三,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随着时间积累,我们将情感注入到万物的内部,致使我们很难割舍出自己拥有的东西,并且量变引起质变,拥有的越多越难以割舍。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一书中这样描述过“隐喻”一词:你的外部和你的内部互为隐喻,你外部的东西就是内部东西的投影,你内部的东西就是外部东西的投影我们通过屡屡通过踏入外部的迷宫来涉足自身内部的迷宫。换而言之,我们和外部环境是一体不可分割的,外部和内心互为照应,当内心足够丰富之后,外部的一切随之充实起来,若是失去拥有的便意味着失去了自我,我想这是谁都不愿意面对的情况。相反,若是拥有的少,隐喻不强烈,那么若是失去少数的拥有定不如失去多数的拥有来的对人更具有毁灭性。白朗宁夫人曾经说过:我爱,我被爱,都是幸福的。我爱着这个世界,也渴望被这世界爱着。他给了我太多太多,责任、亲情、阳光和一颗寻求真理的心,我相信在座各位与我一样,不想失去这么多来之不易的拥有。而这,也正是我方坚信一个人拥有的越多越害怕失去的原因。我的陈词完毕,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