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第七期中层业务人员培训班讲座棉花及棉花产业链综述赵中华郑州商品交易所2009、2010年度高级分析师一、中国棉花市场概述二、我国棉花生产及种植分布三、我国纺织行业的产能四、棉花市场规模五、我国涉棉宏观调控与政策六、影响棉花价格波动的因素七、郑棉期货上市以来的行情运行阶段八、棉花期货的市场功能与发展棉花市场概述棉花是重要的农产品,是纺织企业的基础原材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一项战略物资,也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农产品。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从棉花生产、流通、贸易、纺纱、织布、印染、成衣、消费、出口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比世界各国,我国的棉花产业链拥有四个最大,即最大的棉花生产能力,最大的纺织产能,最大的终端消费潜能,最大的棉花市场容量。棉花产业涉及1.4亿农村人口的收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这个链锁的每个环节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纺织经济都很重要,我国棉花市场与世界棉花市场单个或部分环节比较强大的国家不同。比如美国虽然有着强大的棉花生产能力,但是纺织产业已经转移到了国外,也不等同于某些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纺织工业的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其棉花的全球性特征不明显,基本还是自产自用。我国棉花产业不是简单的一个点,也不是一段,其突出特征是一个链条。由于农业大国特殊国情,棉花产业经济一直扮演着我国民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民生、拉动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棉花生产及种植分布情况棉花生产方面2004棉花产量630万吨,2005年棉花产量570万吨,2006年棉花产量753万吨,2007年棉花产量762万吨,2008年棉花产量749万吨,2009年棉花产量637万吨,USDA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棉花产量664万吨。可见自04年以来,大部分年份我国的棉花产量一直稳定在600万吨以上。全球棉花产量相对比较平稳,稳定在2300-2600多万吨的区间内,我国棉花产量约占全球棉花产量的25%。棉花种植分布我国目前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即新疆棉区、黄淮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1)新疆棉区90年代以后发展迅猛,是我国近几年新兴的富棉地区。该区日照充足,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属灌溉棉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棉田集中,种植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单产水平高,原棉色泽好,“三丝”含量低。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据棉花生产调查,新疆2010年棉花种植面积为2191万亩,产棉247.9万吨。2)黄淮流域棉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甘肃的陇南,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该区土地平坦,灌溉条件较好,日照充足,光热资源适中;棉田布局集中,耕作制度以两熟套种为主;棉花生产成本较低,单产水平中等,原棉品质主要指标比较协调;棉花在种植业和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纺织工业较发达,运输成本低。2010年棉花生产调查,黄淮流域2010年棉花种植面积为3742万亩,产棉251万吨。3)长江流域棉区。包括上游的四川盆地的浅山丘陵岗地,中游的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和沿江地区,下游南襄盆地和滨海地区。该区光热资源丰富,耕作制度90%以上实行粮(油)棉一年两熟,以移栽棉为主;棉田布局较集中,单产水平较高,棉纤维比强度高,成熟度好;纺织工业发达,运输成本较低。2010年棉花生产调查,2010年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为1395万亩,产棉103万吨。我国西北内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能力占全国棉花总量的98%以上。棉花平均单产85公斤/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是美国的1.35倍,我国用世界14%的棉花面积生产了25%的棉花。棉花纤维品质在世界主产棉国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4级以上棉花产量占棉花总量的88%以上。截止到2011年6月份统计数据,10/11棉花年度种植面积为7725万亩,近20年来,我国棉花单产年均增长2.0%,随着优新品种的推广和栽培技术的提高,未来棉花产量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国的纺织产能纺织行业概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国纺织工业分布总体划分为三个产区:华北产区、华东产区和华南产区。其中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纺织业的定位我国纺织业定义纺织产业振兴规划将我国纺织工业定义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还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尚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纺织工业关系到1900万纺织工人就业和1000多亿美元的出口创汇,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纺织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据统计,每1万吨棉花用工在11000多人,其中农民工占八成。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也使得中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纺织行业的现状国家发改委统计,目前棉花市场投资热情势头依然不减,全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亿锭以上的纺织产能。另外从出口上看,金融危机之后自2009年2月份以来纺织品出口形势总体上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截止到2011年5月份海关月度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发改委继续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具体意见中,调整产业结构,淘汰纺织行业部分落后产能,行业调整的结果和目标是加速产业升级。棉花市场规模近年来全球棉花总产量维持在2500万吨附近,我国棉花产量维持在600万吨左右,进口量300-400万吨,而且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棉花交易量占全球的40%左右,我们的棉花现货规模是庞大的,也是富有潜力的,显然中国是世界最活跃的棉花市场。棉花价格是我国棉花产业链的战略利益之所在,这个观点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并成为棉花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之一。这些年棉花生产稳步发展,棉花贸易量稳步扩大,纺织工业在前期快速发展之后,正在进行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化的进程中。1)国内棉花的种植面积,近几年随着比较经济效益的下降,我国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出现递减的现象,一般维持在8000万亩安全范围的边沿地带。这也是造成今年国内棉花供给出现吃紧,价格持续性上涨的重要原因。根据2011年6月份USDA最新调查数据,国内10/11棉花年度种植面积为7725万亩。2)国内棉花产量每年平均维持在600万吨左右。在棉花年度前期,通过棉花采摘情况的统计,棉花产量对棉花价格的影响较为直接和明显。根据USDA2011年6月份最新调查数据,国内本年度棉花产量为664.1万吨。3)国内棉花进出口贸易方面。受到我国进口配额机制的影响,我国棉花的进口量是根据年度需求量而定的,但是我国纺织工业的地位及现状,棉花具有较大的净进口量,平均每年维持在200-300万吨左右。可贸易量为了能够综合性的描述我国棉花现货市场的规模,我们引入的一个“可贸易量”指标的概念,用于总括表达现货市场规模。可贸易量=库存+产量+进口量,该指标无论对于净进口国和净出口国都能比较全面的表达出现货市场规模的总体情况。我国纺纱规模近2000年以来,国内纺纱量呈现出年均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涨幅,2008年纺纱量为2148万吨,2009年纺纱量为2405万吨。2010年纺纱量为2716万吨。国内年纺纱量及增幅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万吨0%5%10%15%20%25%30%35%注:按公历年度统计纺纱量年增幅纺织品的贸易规模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也是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产业。尤其是近年来,无论从纤维产量还是产值来看,出口均占40%以上。2008年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为1851亿美元,2009年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为1670亿美元,2010年纺织品服装贸易出口额为2065亿美元。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0500100015002000250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注:按照公历年统计亿美元涉棉政策棉花配额政策棉花的滑准税政策棉花国家储备政策棉花信贷政策农业政策财政政策纺织品出口政策棉花和WTO棉花配额制度关税政策和配额政策共同构成我国棉花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WTO等国际贸易协定的框架内,通过政策措施为我国棉花产业链创造更有利于发展的内外环境而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根据WTO协定和中国加入WTO有关棉花市场准入的承诺,中国政府采取关税配额(TRQ)的形式取代主动配额的形式对棉花进口进行管理。并承诺,在加入初期给予74.3万吨的棉花进口配额,到2004年将增加到89.4万吨。配额内棉花的进口关税率为1%,超出配额的进口税率加入初期为76%,2004年将降至40%。国内非官方贸易公司将有权获得占总量67%的棉花进口配额。在中美协议中,中国政府承诺,在三年之后,取消棉花的专营权,取消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减少国内补贴使贸易扭曲消除。需要说明的是,中美商定的优惠关税配额量并不是中国对最低进口量的承诺。由此可见,配额和关税制度是我国棉花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符合WTO有关协定的。滑准税制度从2005年5月至今,我国对关税配额外棉花进口实行了滑准税制度,对产业链有以下几方面影响:1)调节了进口成本,稳定了棉花生产2)熨平棉价波动,维护我国棉花产业利益2)建立了一个符合调控目标的价格杠杆滑准税与远东棉花指数对比图滑准税的意义由于我国棉花产业的链条特征,链条经济的传导机制使得抵御局部风险的能力增强,同时应当避免系统性风险发生,系统性风险之一就是连续性的原材料价格大起大落。从这个意义上说,反映基础供求的、相对稳定的棉花价格是我国棉花产业链的战略利益之所在。滑准税政策在熨平价格波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美棉的价格是建立在美国农产品补贴的基础上的,美棉补贴的核心是美国农业法案指向的棉花竞争力,以及巩固、提高美国农业的基础地位,美棉补贴的分类和数学模型尽管复杂,但是基本表现为,在补贴区域棉价越低补贴越高,棉价越高补贴越低。中国的滑准税政策是建立在维护国际贸易公平原则上,并以应对外棉对中国棉花的冲击为政策目标,具有鲜明的反补贴税性质,表现为在滑动区域内,棉价越高关税越低,棉价越低关税越高。2010年以来,随着国内外棉价的上升,美棉逐步脱离补贴区域,补贴减少,相对应的中国滑准税率也趋于稳定于低税率的水平上。换句话说政策的影响在减弱,市场的因素在增加。这是新年度甚至以后若干年份的一个重要基点。棉花储备制度国家对棉花施行储备政策。棉花储备政策的增量和减量通常采取轮入和轮出的动态手段来实现。国家储备棉花是政府解决棉花市场供需失衡的重要手段。当棉花丰产年份,供给量膨胀,造成年度过剩时,国家通过收储的方式,支撑棉花价格,保护上游棉农利益。同样,在棉花紧缺的年份,通过抛储的方式,满足下游用棉需求,平抑棉花价格,保证下游纺织厂能够成本合理,稳定纺织工业的发展。2008/09棉花年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棉花价格大幅下跌,国家启动史无前例的收储政策,收储总量达到270万吨,占当年棉花产量的37%,储备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棉花的信贷政策棉花的收购加工以及流通环节非常依赖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金。农发行资金在有的年度甚至达到棉花收购资金的70%。农发行对收购资金实行双结零制度,收购基准价制度,以及警戒线制度。近年农发行的涉棉信贷范围扩展到了规模纺织企业。涉棉政策还包括,农业政策,比如良种补贴;财政政策,比如出疆补贴;还包括棉花相关的纺织品出口补贴政策等。影响棉花价格的因素宏观性影响供求性影响相关性影响季节性规律政策性影响供需影响棉价的树形图棉花的供求关系产量因素受到植棉面积,单产变动,气候因素的影响。植棉面积又受到往年销售成本比,粮棉比,国家农业政策的影响。单产变动主要受科技因素的影响,往往是个正面影响力。国家农业政策是各届政府的基础性政策和施政支点,对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