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探究柳州市三十中班彩媛摘要:知识经济带来社会的富裕和进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冲击,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或在教育上出现了偏差。这就使家庭教育存在更多的问题与困难,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社会、学校与家庭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来加以解决。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职能;现代化要研究家庭教育在于从什么角度考察家庭与教育之间的联系。以往的文章中虽有将学校、社会与家庭联系起来论及这种关系,但一般局限于学校教育具体实施中同家庭教育的联系,并且一般只以我国现存的家庭形态和家庭教育状况为背景,同时也忽略了时代发展的因素,不能与时俱进的针对当前情况下的家庭特点探讨与教育的关系以及进行相关的研究。而事实上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正像不同时代教育的性质、学校的职能不同一样,不同时代家庭的性质与职能、家庭教育影响的性质、家庭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也有变化,而在当代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变化更为显著。本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化对家庭产生的影响和变化,有针对性的对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建议都是为了让今后的研究的目的能更加科学,研究的对象能够更加广泛,研究内容能更加贴合时代发展需要,研究的方法能够更好的为研究本身服务,研究的视角能够更加符合家庭教育的现实特点。对家庭教育的现代化的研究,是为了使家庭教育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并将时时刻刻影响着子女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为后来的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打好基础,所以希望通过对家庭教育的研究,探讨出一条适合社会发展,时代需要的路子出来,探求家庭教育的普遍规律、认识家庭教育的发展过程、科学指导家庭教育实践。总之,家庭教育研究的价值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缺乏其价值的体现,这就不得不对现有的家庭教育研究进行梳理与反思,发现家庭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改变研究的途径,促进家庭教育研究更好地发展。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扩展知识,应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换句话说,家庭教育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指研究是为了家庭教育的理论探索还是为了家庭教育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纵观已有的家庭教育研究,几乎每篇都给出了家庭教育的建议,但是并不能根据给出家庭教育指导建议与否来判断研究是属于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因为应用研究看重的是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而相关此方面的研究偏少。家庭教育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指家庭教育研究主要是针对哪些类型的家庭展开研究的,家庭的类型从子女的年龄来划分可以分为婴儿、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家庭等,根据家庭所处的地域来划分,可分为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不同类型的家庭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类型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环境等也不一样,所以分类分层次的研究是必要的。而目前对家庭教育的研究侧重于幼儿、初高中阶段的研究,婴儿期及大学阶段的研究比较少,即“两头”比例少,而针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研究也相对比较缺乏。家庭教育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它是一种历史形态,并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的家庭教育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因此,针对他们而采取必要的比较研究就有着重要的意思。研究可以借鉴不同历史形态下以及不同国家家庭教育的优点,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点加以利用,最终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路子。而以往的研究则比较侧重于实际情况的研究,研究方法显得单一。当前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文化日新月异,而新时代下的家庭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不能根据以往例子,片面的照搬以往教育的经验去应付这些新出现的情况。现代化家庭教育的研究必须注重这些变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口结构的转变。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口向大城市移动趋势明显,外来人口的比重增加,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促进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年型国家。第二,家人关系的转变。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核心家庭愈来愈成为家庭的主要结构,而核心家庭指的就是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通常都只有两代人。这样,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下降,同时,迟婚与不婚的现象持续增加,这些都造成许多类型的家庭结构与居住型态的改变。当前,虽然素质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经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应试教育仍然在我国教育环境中占有根深蒂固的地位。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分数多少。而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就被最大限度的忽视了,其结果是:这些孩子除掌握了一些书本知识外,社会经验缺乏,身体素质较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世界和社会生活往往无法适从。学校教育目标的偏离、教育内容的繁难、学业竞争的激烈,迫使学生每天想着学习、考试、分数、名次,常常对周围的一切不是无暇顾及就是熟视无睹。这样在学生中间,就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孤僻、自私、自卑、消沉、等人格的扭曲和不健全。在现代家庭中,由于环境和观念的变化,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责任心、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没有独立能力。当然这些不能都归咎于孩子,因为这些不是他们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的教育、影响形成的,家长必须审视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子女的教育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缺乏责任感由于现在的子女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也都是双职工,父母并没有办法花太多精力放在培养孩子人格品性上,如果交由爷爷奶奶看管的话不免过分娇宠孩子,加上从小就缺乏与同年龄的小孩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普遍养成了骄纵任性的品性。另外,由于父母和长辈的溺爱,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往往都是通过他们来解决问题,孩子并没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也使得他们缺乏责任感。2.依赖性太强,缺乏抗挫折和独立生存能力现在父母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生活环境,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环境以及情感心理等精神需求。他们总是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累不能累孩子”。却不知一个人的成长仅有这样的爱是远远不够的,也恰恰由于这种过度的关爱,使孩子变得非常脆弱、敏感,经不起一点挫折,缺乏起码的生存能力。一些家长把孩子教子成才仅仅与孩子个人前途、家庭荣誉、幸福联系在一起,为社会育才的意识淡薄。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当前,还存在部分家庭对教育目的、任务和特点缺乏正确的全面认识,导致家庭教育内容学校化,加重学业负担,这些家庭将注意力放在知识传授上,忽视了对子女兴趣、理想、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大军往城市流动,全国各地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地区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存在比较突出问题:一是居住条件较差,缺乏必备的生活设施和学习条件;二是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缺少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条件,难于指导孩子成长;三是居住环境比较复杂,缺乏读书学习的氛围;四是家长劳动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缺少时间和精神指导孩子学习和成长。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物质文化生活状况的改善,广大家长普遍提高了对孩子的期望值,凸现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庭教育故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古今中外家庭教育发展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就更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与此同时,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青少年儿童的家庭教育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又因为其赖以实现的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环境、道德氛围发生的巨大变化。为了适应21世纪的发展需要,我国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必须走出误区,实现家庭教育的变革。在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普遍较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家庭作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施教过程中,许多家长把教育的目标简章的定位于智力开发,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在进行智力教育时,多数家长把智力教育等同于文化知识教育,这样做其实是片面的扼杀了孩子其它能力的发展。我们应该用21世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应该形成一个以智力为中心,将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品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融为一体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网络化时代……许多曾经陌生的词汇现今正慢慢的由一个书本上理想的名词变成现实。当这一切都成为现实的时候,家庭,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挑战呢?创建学习型家庭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未来的家庭生活水平将完全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不断地学习完善自我,不断地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学习型家庭就是个很好的家庭教育模式。所谓学习型家庭就是指家庭成员具有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将学习作为自身发展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需要。在家庭中充满着互动、互学的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并形成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1.家长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有教育好孩子的意识、信心,有培养孩子的目标,更有教育孩子的措施及行动。2.家长有自我学习的意识和需求。适应社会、适应工作,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适应家庭、适应孩子的需求,并进行家教理论、方法的学习。有向别人学习的愿望。能虚心学习教子有方的家教经验,学习国外先进家教方法。3.能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如听、看、读、写等,用多种形式弥补自己某些不足。如有些采用看家教电视;有些看报纸和家教指导杂志;有些摘抄与剪报;有些写学习笔记等适用于不同文化层次家长的学习需求。4.家庭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孩子创设安静的学习环境;家庭中有学习、讨论的民主气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成员间具有互动、互学风气,家长具有勇于创新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发展,提高实践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特别是电脑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流行,出现了对家庭职能的重新评价,由此又影响到学校教育的命运。在现代发达国家,应用于家庭的传播媒介已经达到这样的程度: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电话交换系统使得所有家庭都能相互通话,电话电缆也能用来传送数据,因此任何家庭都可以得到电子计算机提供的名目繁多的服务。估计到这个前景,人们就可以指望将来通过该地区的电缆提供完满的计算机教学,孩子们将在当地学校的指导下使用这种设施上课和做家庭作业。美国在这股浪潮中涌现出一种新形式的“家庭学校”。这种“家庭学校”的特点是:儿童以自己的家庭为教育场所,由双亲承担教学工作,实行个别教学,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家庭学校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的区别在于,它由家长提出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须经所在学区教育委员会批准后才能实施;只有取得学士学位并获得教师执照的家长,才有资格担任家庭学校的教师;教学活动也须受当地教育机关的监督。参考文献:[1]杨慧.关于我国家庭教育研究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6.[2]杨启光.家庭教育研究的现代化问题[J].中国学术杂志,2008.2:6-8.[3]李锦英.我国家庭教育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4.[4]韦枚.当代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观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