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西北大学第一讲中华文化与天人之学(上)+第二讲中华文化与天人之学(下)张岂之一、文化的定义1、文化是一种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20世纪20年代胡适先生讲:文化是人们在创造文明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信念、信仰、习俗、风俗习惯等),具有普遍性,今天看来这个定义有不足(没有中华文明有哪些特质)2、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文化是民族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3、2011年10月份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这个定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要在21实际实现紧密结合。4、血脉即文脉,文化传统、古籍里所讲的道统,孙中山先生也承认我们中国有道统。文化传统到今天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起源在炎黄时代,在我国黄帝族和炎帝族是史前两个关系密切的大氏族部落,对后来中华民族的生衍发展有很大影响。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产生以后,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有了一个共识: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的后期和龙山文化的时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而炎黄时代就在这个时期内,因而中华儿女被称为炎黄子孙。6、精神家园里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含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华文化既有古也有今,也展望了文化发展的前景7、为什么要有关于文化的新的定义: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力量发展的动力之一,要把文化软实力提高到民族、国家发展兴旺的高度来认识,这样对文化才有真正的理解8、文化定义对每个人的力量:是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凝聚、提升、发展,永不衰竭,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关的9、大学的使命之一就在于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育人在大学里应该得到实现,是学子们深受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本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为高度文化自觉的文明人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1、基本元素(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要维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核心理念)2、西大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的教师编了十一本《传统文化经典语录》读本阐释了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现在撰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普及本,初步研究基本的元素、核心理念:天人之学、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居安思危、道法自然、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三、天人之学的理论贡献1、很多人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就想到“天人合一”,但在资料中很少见到,只能在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里找到“天人之际,合而为一”2、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物质基础:农业3、五千多年前中国农业格局就已经形成了:南稻北粟4、农业格局的形成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1)水(灌溉),两条母亲河:黄河和长江(扬子江),培育了中国很早的原始农业,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A.公元前11世纪,在黄河的一个支流(渭水流域)镐京(今西安偏西)建立了西周,经营农猎,倡导礼乐文化,奠定了后来中华文化的坚实基础B.长江的汉支流哺育了陕西南部C.后来黄河流域又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暨儒家文化的物质基础(儒家创始人孔子出生于山东曲阜尼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现了孔子倡导的自强不息的精神)D.长江流域的稻种农业成为楚文化暨道家文化的物质基础(到家的创始者李耳并非诞生于长江流域而在河南,他认为思想家最高的境界:若水)E.南宋时期朱熹研究儒学的延续、发展,东汉佛教传入与道家的出现,朱熹得出儒学不会衰竭的结论,因为儒学有自身的活水源头,不断随时代发展,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写完了《四书集注》(儒学最有成果的一部著作),表达对儒学的情感和笃信:“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哲学理一分殊(理在各方面不同的表现),理只有一个,他用论证的方法叫做月映万川F.十七大胡锦涛谈中华文化用水作比喻的,奔腾不息、永不衰竭、从古至今(2)天①中国从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特点:a.据历史学家侯外庐先生等的研究,我们同古希腊不同,保留了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这个创造性的见解(建立了国家,家族没有散货任然保留,血缘关系保留,国家与家族结为一体,天子、诸侯、卿大夫有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宗子、宗孙和姻亲的亲缘关系;政治上的权力与财产按照血缘、亲属关系进行分配),这种国家体制可以称为家国同体b.明末清初黄宗羲“家天下”、“一家一姓之天下”、“非天下人之天下也”c.这种国家体制中,君权父权融为一体,君权是父权的引申和扩大;君主既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最大的家长(从西周的宗法制度发展到秦始皇)d.这种国家体制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伦理关系,即五伦的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就成为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大发展的社会基础②西周时期在意识形态上怎么看天(贵族子弟):敬天(祖先神、上帝),孔子的贡献:面对春秋末期的现实情况,要在家国一体的政治框架内对社会进行改造,他没有否认血缘关系,主张通过教育的方式、文化传播的方式是血缘关系的亲情能够扩大,提出仁者爱人(爱家人推广爱天下之人,由差等到普遍);战国中期的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明确反对使用暴力改变社会(霸道),主张用王道;早期儒家的思想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可以为大多数中国人接受,因而空自创立的儒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亲情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加以保持和发扬,一些陋习必须清除;海外的孔子学院,真正能代表中国古代文化的而且伟大的教育家的,孔子最具代表性,“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兵家(古代军事家)首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1、“天时、地利、人和”从《孙子兵法》中可以看到;兵家看问题很全面2、孟子将这三者都重要,人和最重要;老子谈治国方略很深刻因为他熟读兵家著作,有人讲《老子》不是其在春秋末期自己写的,而是战国时期的韵文体,受兵家很大影响,海内外学者论述《老子》是一部兵书,用战争、战略、战术来比喻的很多(二)老子在天人之学上的基本论点1、《老子》一书用的最多的一个理念就是“道”字,共八十一章的书直接谈到“道”的有七十七章,“道”字出现七十四次,从不同的层面阐述世界的本原就是道2、老子不用祖先神、上帝来解释世界,也不用金木水火土来说明世界,他用一来说明世界,从多中求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系统、有创造性的、名副其实的哲学家3、《老子》中论述“自”,道法自然、自是、自正、自化、自我、自胜、自知、自见等,“自”凸显了《老子》哲学的特色,认为世界由一到多是道本来的创造的表现4、儒家从道家吸取了“自”,自强、自尊5、老子谈“自”在四维之内:道、天、人、地四维同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6、域中(国内)有四大,而人居其一;老子不否定人(老子认为人道显得自私、偏执、不公、追名逐利?)老子看来如果人道效法天道,人才能成为一大,“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丛道得到启发,“知常容,容乃公”做人知道包容之后才能成为域中一大,“公乃王,有大公”才能担当重任,“王乃天”才符合天道,“道乃久”符合自然天道,才能长久,“终身不待”终身没有危险7、怎样才能包容:“上善若水”(1)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都要根据这个原则来想问题、做事情、对待别人,他教导世人“居善地”做人要像水那样安于谦卑的地位,“心善渊”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与善仁”交朋友要像水那样相亲,“政善治”为政要像水那样清廉,“事善能”做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动善时”行动要像水那样恰逢其时,做到恰到好处,“夫唯不争”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故无尤”才不会犯大的错误(2)对为政者、统治者来讲①“圣人无常心(没有固定的想法),以百姓之心为心”(民本思想)②“善者,吾善之”讲得对的地方我要好好对待、吸取它,“而不善者,吾亦善之”言者无罪,动机是好的,伟大的胸怀,“得善”真正达到善“信者,吾信之”百姓中讲的可信服的话我听从它,“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这样圣人才能得到信任③“圣人在天下”圣人治理天下,要“歙歙为天下浑其心”老百姓要心归于你,“圣人皆孩之”圣人把老百姓都要当成纯洁、无邪的婴儿来看待(儒家仁政)8、《老子》中没有像西方人类中心主义那样偏执,他主张人与天地连为一体,都是由道自然而然产生的,因而人应当营造一个万物和谐而各有个性、充满生机的、协调的世界(今天所讲的生态文明的社会)(三)荀子的天人相分、相合的理论1、“天人合一”见于西汉时期儒学文经学大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倡导者),《春秋繁路•深察名号》篇“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动也能感动天,明显带有天命决定论的色彩2、战国末期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学认为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的观点和天命论一起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3、战国末期荀子曾经在齐国主持过稷下学宫,和百家之学的很多学者们接触过,思想开阔,学识丰富,因而能在当时提出首先把天和人区别开4、天人之学纪念碑式的文章《天论》,(定义天)“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自然有常规,不受人的意愿的支配,顺应天的法则,人们将从天那里取得生养的资源,若是违反将受到惩罚,所以荀子在其中反复论述人们应抓住农业这个根本,厉行节约,天就不能使人贫困,有充分的生养之资,并按照季节进行农事,天就不能使人患病,遵循农业生产本身的法则来行动,天就不会使人遭到灾祸,可见人在自然面前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他强调首先要“明于天人之分”要比较彻底的和天是祖先神、盲目崇拜、自己放弃农事要隔离开5、天人相分的观点在中国思想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阐述了一个客观整真理:当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成为与自然相对的认识主体时,人才有可能成为有智慧、有自觉性的、能够自觉进行劳动的人,而不是自然的奴隶6、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华文化及其理论的特色之一,中华文化以人为核心进行探索产生了天人之学,还产生了变易之学(探索世界万物变化的道理)、为人之学(人之所为人的道理)、会通之学(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胸怀)、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7、战国时期出国大夫屈原《天问》一直到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天对》,与柳宗元政治志向相同的刘禹锡《天论》上中下篇发挥天人相分的道理,而且和政治改革想联系(四)北宋关学张载为天地立心评价1、张载,1020-1077,河南开封人,后搬到凤翔(陕西)眉县横渠镇2、北宋大谈“心性之学”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为天地立心”①1914梁启超在清华学堂讲演,从《周易》中摘出两个命题:一个是解释《乾卦》,中心含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是《坤卦》大地特性包容“君子以厚德载物”;从自然里得到的启示用在人身上再去看自然;佛教改造之后“觉”②明代思想家江门学派陈白沙(陈献章)人一旦有觉便人大而物小,人高而物低,精神上养天地之正气,人立刻就振奋起来③人和天地不要分开,人带着价值、道德等眼光去看天地,反过来从天地得到启发(2)“为往圣继绝学”儒学不会中断①印度传来的佛学在唐朝兴盛,韩愈给皇帝献书《谏迎佛骨表》维护儒家思想立场被贬,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碰到原则问题不计个人利害而抓住大节不放;《原道》维护儒学②北宋时张载融汇百家之学,精研《周易》,其出发点是易学天人之学体现了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一种精神,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永恒的价值四、中国古代天人之学于西方哲学不同1、中国古代天人之学是农业社会长期延续的印记,渗透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古代文学、史学更加离不开其滋养,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中国哲学的最高命题是天与人的关系,这和国家的形成、生产情况、来源不一样有关系3、西方哲学的基本框架:(1)古希腊哲学是从探寻自然开始,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对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一般都留下了一篇论自然的作品(2)到巴曼尼德(公元前年514年左右出生)区分了感觉和理性、存在与非存在、本质和表象、真理和意见,由此希腊哲学的抽象思辨能力大大提升,这是西方哲学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