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铿锵》——节奏与情境教学设计及点评本资源推荐人:洪啸音乐教育网友媚眼如丝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卢庆泽教学目标1.观察中国鼓的外观,认识中国鼓的制作材料及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鼓及鼓文化的兴趣。2.通过观察、探究、创作、评价等实践活动,完成对鼓乐的鉴赏。3.在讨论、体验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参与能力。通过互相观摩、表演、评价,提高学生的对鼓乐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简单自我介绍(略)2.欣赏红罂粟女子打击乐团表演《中国龙》(片段)导言:通过刚才的短片,同学们一定感受中国鼓,动人心魄的力量。它或者气势磅礴,或者激亢振奋,或者雄浑壮阔,或者清脆亮丽……这铿锵有力的中国鼓仿佛穿越历史的时空溶进了现代人的生活,可以说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鼓文化,离不开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鼓乐。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讨中国鼓的文化积淀,用心去体味它感天动地的铿锵神韵!3.出示课题:《鼓乐铿锵》从创设情境导入,使学生感受中国鼓动人心魄的震撼。引发学生对鼓乐的兴趣。识鼓1.看鼓:师: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中国鼓的一种,请同学们观察后回问题。问题1:中国鼓的制作材料有哪些?问题2:中国鼓都有哪些种类?生:中国鼓是用木头、钉子、皮革制作而成。师:除了以上材料,古代人还能用什么材料制作中国鼓呢?对于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先民,什么材料是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呢?生:讨论后作出回答(石头)师:古代人把制作乐器的材料,共归纳了八种,称之为“八音”。除了金、石、土、革、木外,还有丝、竹、匏。(展示图片)学生回答问题2:腰鼓、大鼓、小鼓等。师:中国鼓的种类是极其繁多的。从制作材料上可分为土鼓、木鼓、铜鼓等;从鼓的形状上有大鼓、小鼓、手鼓、花盆鼓等;从鼓的功用上还可分为节气鼓、钟楼鼓等等。材料上有土鼓启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主动探究、了解中国鼓的制作材料和种类。并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课后拓展探究。鼓的种类问题,同学们可以作为一个拓展性的作业,课下自己搜集资料进行探究。2.学鼓:师:通过大家的共同探讨,我们已经对中国鼓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有很多同学在思考中国鼓的演奏方法了。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山西绛鼓《滚核桃》片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寻找中国鼓的演奏方法和部位。生:欣赏之后,学生参与、体验鼓的奏法并演示自己寻找到的答案。包括敲击鼓梆、敲击鼓面、闷击鼓面、交替敲击鼓棰等。师:中国鼓的演奏方法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找到了中国鼓的一些演奏方法和部位,表演也是很精彩的。师:山西绛鼓以花敲干打而著称,演奏技巧多样而繁杂。可以代表中国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和部位。就大鼓而言有敲击鼓梆、敲击鼓面、闷击鼓面、单手滚奏、双手交叉敲击鼓梆、交替敲击鼓棰、闷击向前(向后)推奏。根据《滚核桃》的表演,激活学生先前的经验,通过欣赏,主动探究、寻找鼓的演奏方法和击打部位,调动学生用多种方法敲击大鼓,初步感受大鼓的节奏魅力。为下一环节进行铺垫。玩鼓鼓1.赏鼓:师:在构成音乐的“三要素”旋律、节奏、和声中,鼓是最擅长表现节奏的。请欣赏《双鼓绝唱——牛虎斗》片段,体会鼓是怎么把节奏和人的心理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的。师:(提炼节奏)慢节奏——威严快节奏——紧张生:合作探究、归纳情感2.玩鼓:师:我们已经对中国鼓的演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两个情境进行中国鼓的即兴创作。(给出情境,并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情境1:一场战斗情境2:一个节日生:根据给出情境分组探究、创编。3.表演:生:各组同学分别表演本组的鼓乐创作,并讲述每个场景的设计构思。4.评价:自评、互评、他评。师:其实中国鼓最早的时候并不是作为乐器而存在的。是由于远古先民自身的脆弱和对自然界的困惑而产生的一种工具。特别是看到天上打雷就会下雨,万物就会生长,于是对自然产生了不解,进而崇拜,模仿雷声创造了中国鼓。作为神器和礼器而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祭祀等活动。到了周代,鼓才被用作乐器,更加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生活、战争、报警、报时、节庆等方方面面。它的演奏大多都是即兴的,是人类情感的表达与宣泄。学生们的表演也充分验证和说明这一点,最后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通过教师的提炼节奏,引导学生体验各种节奏所表现的音乐情绪及情感,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唤起学生对鼓乐创作的渴望。设定情境、创设表现的空间,在实践中获得对鼓的感受和体验。运用丰富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增强学生对鼓乐的创作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生的互评、自评、他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课堂小结师:中国鼓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象征。中国鼓的历史久远,那铿锵的鼓乐声一直回荡在我们的耳边,中国的鼓乐给了我们力量,是我们精神上的支柱。它的演奏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表达和宣泄。正像我们同学表演的鼓乐一样,使人难忘。希望这节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中国鼓的认识,更是关注中国音乐文化不断发展的开始。鉴赏课结束了,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们能够对鼓乐有一个新的认识。对鼓乐的感受和探究仍在继续。让学生带着对鼓乐的情感和向往走出课堂。教师简介卢庆泽,XX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修舞蹈编导,副修钢琴、手风琴、声乐、音乐理论等。哈尔滨市科研骨干教师。曾获黑龙江省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展示高中组一等奖。多次参加省、市、区及国家级新课程改革骨干教师培训;多次获得各级各类观摩课赛课一等奖和科研论文一等奖,并承担了相应的国家“十五”、“十一五”科研课题,并被评为优秀课题。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两次获黑龙江省教育厅全省中小学音乐、美术录像课高中组音乐学科一等奖。XX年6月在全国新课程音乐教学观摩与交流(东北三省)活动中,获观摩课高中组二等奖。===============================教学点评《鼓乐铿锵》是一节对中国鼓进行鉴赏的课。这节课主要突出对鼓的“鉴”与“赏”,围绕这个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中国鼓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节课有以下两个特点:把以审美为核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是本节课的一个特点。从教学的整体安排上体现上了以音乐为本,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在导入部分,以《中国龙》的鼓乐,展示出现代鼓乐的审美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文化底蕴及教学语言的优势,引导学生在“看鼓”、“学鼓”、“赏鼓”、“玩鼓”等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审美实践;在的设计上,教师为了配合“鼓乐铿锵”的教学,把具有民族特色的红、黄两种色调有机搭配,彰显出中国鼓的审美魅力。创设情境空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是这节课另一个亮点。教师在“鼓乐铿锵”的情境设计中,没有设制固定的节奏型来限制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是围绕情境空间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对鼓的体验和认识,提高学生对鼓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在感受中国鼓动人心魄的震撼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同时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探究鼓的材料、制作、功用、地位。使学生在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主动探究过程中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学生便在欣赏山西绛鼓《滚核桃》片段后,利用教师提供的“鼓”,演示自己寻找到的演奏方法和部位,由于学生零距离接触鼓并亲身体验击打,启动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性。在特定情境的设定中学生自由选择,找到了击鼓的乐趣,使学生在关注音乐中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检验了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教师在这节课中的教学目标清晰明了。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并能以轻松、生动的语言,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享受了成功的愉悦。点评人:于薇(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张铁忠:(哈尔滨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