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省略-素养的教与学研究报告-2015-北京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项目组②(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北京100191)课堂教学如何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有效支点?①—北京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与学研究报告(2015)年来,以核心素养研究引领、拉动课程教学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但是,在如何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效融入教与学的问题上,业界一直困扰颇多。即便先行者如欧盟,也面对着“如何在学校层面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如何确保核心素养教学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身上”的实际困惑与巨大挑战。2015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基教研中心”)积极回应教育部“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有关要求,参照发达国家以及OECD等国际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北京的教育教学实际,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发完成了“学科能力标准体系”。[1]该体系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具有纲领性的、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指南。在此基础上,基教研中心启动了基于核心素养在学科层面的五大领域(阅读、数学、科学、技术、问题解决)的教学实验研究,以探索在教学中“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近  注释:  ① 本文为北京市“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基于证据的课堂教学改进研究”(课题编号:ABA14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② 项目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顾瑾玉、何光峰、黄冬芳、贾福录、贾美华、贾欣、金利、荆林海、康杰、李伏刚、李晓蕾、李青霞、李英杰、孟献军、彭香、乔文军、秦晓文、王彤彦、吴洋、夏宇、张玉峰。素养”不断提升的现实路径。本项目采取准实验研究方法,在全市100多所中小学中,选取了200多个实验班,涉及1500多名中小学生,在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等组前后测实验,通过数据诊断分析,对比教学效果差异与学生发展变化情况,评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目前,项目组已完成了对世界先进国家、地区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综述分析,以及对近十年来北京市教学改革层面积累的“五类数据”(包括近十年来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数据,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数据,近五万名小学教师、近三万名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基本功问卷数据,2013~2015年400节教学录像课分析数据,以及近万节常态教学分析数据)的分析,并在文献和实证数据的支持下,开发出各素养领域前测试卷与调查问卷。通过前测,项目组整理了当前教学背景下,学生在核心素养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版面所限,在此仅摘取37学与教部分内容。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领域问题分析(一)阅读素养领域:学生阅读面普遍较窄,阅读积累过少语文学科研究报告表明,学生阅读面普遍较窄。以小学五年级为例,36.0%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不足10页,39.3%的学生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是漫画卡通。初中生阅读的课外书籍主要是小说、漫画、抒情散文。很多高中生的阅读量仅限于语文教材,课外阅读以杂志为主,缺少对整本书的阅读。阅读视野的狭窄与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障碍。(二)数学素养领域: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有效理解,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小学数学研究表明,在另一个研究中接受调研的北京市68166名五年级学生中,仅有63.2%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数学学习。而影响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很多抽象的数学内容的学习缺乏有效理解,不能感悟到数学知识方法之间的联系,只以模仿、记忆为主要学习方式。而在其他领域同样存在此类问题。物理学科研究表明:学生缺乏对概念意义的理解,不能体会引入概念或者建立规律的必要性,致使学习兴趣低下,明显缺乏学习动机。初中劳技学科学生问卷统计结果也显示,由于对木工技术不太了解,所以绝大部分学生“说不清”自己对木工制作这一学习内容是否有兴趣。(三)科学素养领域:学生缺乏建立概念、规律的足够体验物理学科前测表明,25.0%的学生因缺乏对具体情境的观察、体验而做错题目。小学科学研究显示,学生对生活中与概念相关的现象关注不足,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而在非科学类学科中,这类问题也十分突出。例如:学生生活经验较少,会影响其思维力度,使其在语文阅读时,对文本情节背后的主题不能领悟。又如:多数学生家中和学校都没有与木工相关的读物、工具,这严重影响到初中劳技学科木工内容的学习。(四)技术素养领域:学生跨学科整合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劳技学科研究报告表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例如:小学阶段,一旦接触新的作品、项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变通能力就会显得不足。初中阶段,当需要“给自己或家人设计一款挂钟”时,学生不能确定自己设计的草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对制作过程含糊不清,大部分学生均不能利用数学知识准确标注钟点,美术功底较弱,且创新能力不强。(五)问题解决素养领域:学生在质疑思考、逻辑推理等高阶思维方面较弱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研究表明,学生在综合分析、主动质疑等高阶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欠缺。40.0%的学生几乎不会主动提出质疑。初中语文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怀疑精神与质疑思考能力。当要求“结合文本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时,只有4.8%的学生能较为正确地做到,28.6%的学生不能提出任何问题。物理学科研究表明,学生在运用逻辑推理进行问题论证时,往往不够严谨,甚至逻辑混乱,且不能对推理的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说明。二、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因素分析(一)多学科存在教学内容或过程不深入的现象例如:中学数学学科研究表明:约70.0%的教师没有在课堂上展现过画图过程,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画图操作方法的掌握;学生在画图时出现的不规范现象比较突出。高中语文前测报告也指出,导致学生“归纳、概括,筛选、整合”能力与“理解、领悟,分析、探究”能力差异显著的最重要原因,是实用文本的阅读教学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中小学劳技教师对木工、纸工等部分教学内容的忽略或回避,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技术素养的发展。(二)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不强例如:小学数学前测报告认为,“教学活动的实效38学与教性不强”,是该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在一节数学课后,2196名五年级数学教师中只有5.2%的人认为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而多达20.0%的教师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常感束手无策。此外,高中语文前测报告亦指出,小说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形象鉴赏多为‘技术分析’;主题诠释教条僵化,缺少多元解读;少见深度阅读和精心设计”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发展、个性解读能力的形成以及对重大问题的理解认识能力。(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不够例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研究指出,道德教育观点要为学生所接受,需经历一个“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兴趣,鼓励学生在与同伴对话交流中不断辨识、倾听和认同”的过程。然而,该学科前测数据显示,能在课上“主动将课前准备好的资料与同学分享”的学生仅占24.0%。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前测报告亦指出,当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更多地表现为“师问生答”,学生仅仅是教学活动的机械回应者和被动参与者,难以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小学语文学科录像课分析也显示,教师课堂提问中的48.0%以上都是致力于是非判断或事实回忆,真正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问题仅占27.9%。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改进建议(一)对教学改进的整体建议作为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支点和主要渠道,课堂教学如何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个性、全面、可持续的助力,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组自2016年起,将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诊断分析,连续三年发布教与学研究报告,以指导和帮助广大学校、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时间学校要保证规定的课时量,以使教学内容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展开。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学习和充分体验;同时要重视实际操作类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学生的有效参与。2. 增强校本研究的实效性学校在校本研修中,要组织教师“以学论教”—以学生为主体,研究学生认知的现状、困惑与规律,提升读懂学生的能力;可聘请专家,给予教师面对面的指导、培训。教师要学会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必要时可大胆重组教材;要加强教学设计研究,做好全方位的知识储备。3. 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环境学校要营造师生互动、有效对话的良好氛围;允许有辩论、质疑、模拟、案例、实践的课堂。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问题设计,通过有效问答,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双重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增强课堂调控能力,善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与多向互动。(二)对于各个相关领域的建议1. 以多元形式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建议学校努力为学生配备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书籍,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发挥教师的示范效应,多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培养其广泛的阅读兴趣;组织学生通过组合阅读、拓展阅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等多种方式,基于课内阅读,促进课外阅读拓展;帮助学生对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内容作出规划,并努力完成。对学生,可根据其年龄阶段分别提出不同的建议与要求,如小学生应主动博览不同类别的书目,以开阔视野;初中生应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所需信息;高中生应在阅读中增强联系、比较的意识,并注意读写结合。2. 改进数学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学校应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小学阶段应加强直观性教学,注意沟通直观与抽象的联系,以促进知识理解;中学阶段宜遵循从生活原型到抽象概念的教学顺序。要帮助学生努力把学习任务与已有经验建立联系,用其喜欢的方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师生、生生之间要加强交流,以增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其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3.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让学习与生活建立连接学校要努力增加专业实验室与实验设备,如光学实验室、气垫导轨实验室等。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自身经验的调取、迁移与应用;通过实物、视频等多种手段,展示实验现象与事实,增加学生的体验;要多带学39学与教生走进课外科学教育场所。小学重在开阔学生视野;初中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事实与课上所学知识相联系;高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努力尝试从科学角度进行描述、解释或预测,如时常追问自己:建立某一概念或规律的事实依据是什么?4. 重视跨学科学习,鼓励学以致用学校要重视各学科均衡发展以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以利于学生在此基础上发展技术探究能力。教师要加强知识运用和技术指导,小学可从认识基本工具入手,初中则以作品设计为主线。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增加实物观察和体验的环节,强化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认识;要加强科技信息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补充和完善现行教材,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信息与技术储备。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观察、体味、设计、操作、评价、再创和交流等学习活动,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技术产品的观察,结合课上所学,从制作材料和加工工艺方面,对其进行识别和了解,勇于进行再创造。5. 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和方法,提升思维能力学校要注意多学科联动,开设相关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的氛围,给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质疑的时间和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要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要让学生学会积极分享、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对教师、同学的观点给予合理质疑。参考文献:[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丛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编辑 毛 竹)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孙智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北京100088)教育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教师课程能力生成的重要路径师的课程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创生课程的素养,在我国即是教师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胜任力,它主要包括对课程价值和计划的领悟力、课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