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revenuesharingcontract小组成员:宋立丰,王子玮,潘照旺刘伟,皮成武,文斌在收益共享契约案例中,最著名的是由Blockbuster录音带租赁公司与其他供应商实行收益共享策略。由于新发行影片或唱片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录影带的陈本相对于租金收入而言过高,在传统的销售契约中,零售商付给供应商每个$65的录音带成本,并从消费者处收取每个3元的租金收入。也就是说,在租出22次后,零售商才有利可图。Blockbuster公司每次进货的数量有限,这样就导致了有些顾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外,高峰需求期并不长,而需求量却过大,过了高峰期之后,需求就会迅速下降,这样零售商就会提供折扣或是租一送一的策略来刺激消费者,但效果一直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Blockbuster公司和其供应商协调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每张碟片的进价由原来的$65降到$8,Blockbuster公司则将其出租碟片收入的一部分分给供应商。在新的方案的实施下,公司增加了其碟片的进货量,增加了顾客服务水平,该公司的租赁业务比原来高出了75%,市场份额也从25%上升到31%。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收益共享契约是一个相对有效的协调手段。典型案例收益共享契约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并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盒式录像带的租赁和网上购物(例如Amazon.com)。Cachon和Lariviere研究了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其中涉及到2个参数(w,φ),零售商向供应商支付的单位批发价格为w,该价格低于商品的单位边际成本c,但是需要向制造商支付收入的1-φ,φ可以作为零售商获得的供应链利润的比例系数。Cachon和Lariviere详细调查了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的协调问题,他们认为该契约能够激励零售商从系统的角度制定价格决策和订购决策,而且利润可以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进行任意分割,当分割比例为100%时,该契约将演化为传统的批发价格契约,同时,他们还将该契约用到包含多个独立零售商的供应链系统,但是他们没有考虑缺货成本造成的损失。概念(revenuesharingcontract)•指零售商将一定比例的销售收益交付供应商,以获得较低的批发价格,改进供应链运作绩效的一种协调方式。模型假设研究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a.供应商在供应链契约条款的制定上占主导地位,零售商只能选择接受或拒绝。b.供应商与零售商都是理性的决策者,具有关于需求、成本等的完美信息。供应商提出供应契约,零售商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则零售商确定订购数量和零售价格;如果不接受,则交易不成功。这样构成斯坦克尔伯格寡头竞争模型,是一个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供应商是领头企业,零售商是尾随企业。模型分析——参数假设参数假设模型建立Dana等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收益共享契约可以缓解下游零售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并且减少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冲突。Mortimer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收益共享契约在影碟租赁业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收益共享契约使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提高了7个百分点。Gerchak等则发现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协调影碟租赁业中产品的购买量和库存时间之间的矛盾。此外,Pasternack针对部分产品采用收益共享,同时部分产品采用批发价格契约的组合契约进行了研究,发现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收益都会因此而有所改善。Ilaria等将收益共享契约进一步扩展到了3阶段供应链,通过设定恰当的契约参数实现供应链成收益的增加,提高供应链效率。适用范围•收益共享契约需要对零售商的收益进行衡量,需要耗费一些管理成本。在有些情况下,收益共享契约比批发价契约所得的利润低于收益共享契约带来的管理成本,此时就不宜使用收益共享契约。•当零售努力对需求影响小时,供应商宜选择使用收益共享契约。优缺点•优点:最终确保供应商和零售商双方的收益水平高于分散控制状态,达到供应链最优绩效。•缺点:适用范围有限,仅适用于管理成本低和零售努力对需求的影响不大的零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