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把课堂还给学生内容摘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实践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改革”,北师大学数学系一位教授参与制定了新课程标准,他认为:“不要让学生学得那么痛苦,要把数学的美丽还给学生”。本文从传统数学教学“六重六轻”的弊端入手,以达到让问题落实与问题探索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为目的,提出了数学课堂教学循环流程图,接着用案例说明六个方面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更新观念;更新教学方式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和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有教师、学生、教学教材、教学情景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是课程的建设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究竟要面临哪些问题呢?一、教材“新”的变化(1)数学儿童化。I.S.斯塔尔指出:“能够用来促进学习的任何正当方法和手段,都是合理的。假如为了促进学习,必须把要教的东西包上糖衣,那么你不应当吝惜糖。”从儿童的角度去看数学、学数学,这一点新教材体现特别充分。(2)数学生活化。以往教材过分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学生的接受兴趣,忽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显得比较枯燥,缺乏吸引力。新教材就克服了这点不足,注意从生活和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设计画面、编写例题、设置练习。(3)数学活动化。教材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单元内容的安排和以往教材的不同,是以活动单元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数学知识技能为主线呈现。二、传统教学的束缚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很难主动地学习、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进而影响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透过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可归纳出传统数学教学存在的“六重六轻”的弊端。即:教学操作时“重教师,轻学生”;教学设计时“重形式,轻内容”;教学评价时“重知识,轻能力”,教学任务上“重积累,轻理解”;教学范围上“重教材,轻延伸”;教学手段上“重贯彻,轻探索”。针对以上教学病因,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怎么做呢?三、课堂教学的改变记得一位数学教育名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唯一标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对此我深有同感。我们不想对是否“唯一”展开争论,但学生的“参与”肯定是使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用学生的参与程度来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并没有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去参与,不能以教案构思代替学生思维。现代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照本宣科。肯定不是一种固定的程式化的模式,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应该考虑到许多变量,像学生对老师教学的认同度、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以及学生的情绪等等。因此我认为真正的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是行动,而不能只是口号。四、具体的操作众所周知,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边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要利用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反馈来调整知识点的教学深度,来控制整体教学的进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对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借鉴上海东庐中学的做法总结了一个教学流程循环图,让问题落实与问题探索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一)操作流程1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2新问题的设置(简易的定义概念看课本)3新知识的形成(在新知识的引导过程中多贴几个标签,以便学生自学)4课堂上学生讨论讲解,教师点拨(注意过渡的节奏)5整理解答过程6练习巩固(二)关键环节的注意点1)问题的设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教学知识能力水平,提出问题要恰到好处,让问题处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问题既不过分难,又不能过分简单,提出问题的方式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语言要有情趣,内容要有较丰富的直观背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就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跃跃欲试地冲向知识的海洋。2)方法的启迪:帮助学生思考有两种方法,在学生的思路出现受阻时,其一是在学生述说思路受阻时,让其余学生去感悟解题方法,让有所了解的同学大胆地说出来以便帮助他去重新获得新的解题方法;其二是在学生茫然无措,根本找不出思路方法时,老师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探究,要主动地去听学生的解说,特别要弄清楚他的思维受阻点,重新组织新的问题进行点拨,加以引导以便帮助他去重新获得新的解题方法。3)过渡的节奏:在课堂提问中,教师特别要注意两个重要停顿时间,我们记为“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来考虑问题。“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时间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又不至于打断他的思路。4)资源的挖掘:教学过程,正是由于在教材和老师的参与之下,才使得现代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那种完全追求重演数学知识的发生,发现过程,没有师生的探索是不切合教学实际的。完全强调个性、自我,必然灭杀学生的个性和自我。我们强调自由探索的同时,也强调展示探索的思维过程。批判性思维是良好的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属性。五、两个案例案例(一)记得学生在完成教材后面的作业“某数与5的积等于某数的2倍加9”时,教科书提供的答案是5X=2X+9,但在课堂实际教学时,却有这样的一段师生对话。【生】老师,我有不同答案。【师】那你说说看。【生】我的答案是:设前某数为X,后某数为Y,根据题意则有5X=2Y+9【师】(惊讶)你说说理由。[生]我认为这里的两个“某数”所指不是同一个数,假设答案是5X=2X+9,那么题目应该这样说“某数与5的积等于它的2倍加9”,或者说“某数与5的积等于这数的2倍加9”,而仔细地读“某数与5的积等于某数的2倍加9”这句话,发现前“某数”与后面的“某数”可能不是反映同一个数。[师](确属意料之外)首先肯定你仔细推敲题目的学习习惯,尽管你的答案与教材的参考答案不一致,但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因为这个题面确实能引起歧义。因此,我认为,对这道题而言,不是你答案与他的答案一定有一个错,而是题目出错了(此为个人观点),当然,以后的题目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此种情况。案例(二)踢足球的同学去捕捉足球上的数学,同学就能发现足球上由许多小黑白块的皮粘合而成的,同学数一数可怎么也数不清共有几块白的只数出了共有12块黑的,同学就来问教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启发学生继续观察这个足球上的图案是什么几何形状?同学就马上回答白块是六边形,黑块是五边形。通过进一步的启发引导,同学就找到了规律;每块黑皮的五条边分别与五块白皮的一条边粘合在一起。而每块白皮的三条边分别和三块黑皮粘合在一起,所以封闭足球表面上的12块黑皮与若干块白皮紧密相连,白皮、黑皮的边数都不会有剩余或缺少。如果设白皮有x块则它共有6x条边。6x条边里,一部分边是白皮与黑皮交接,另一部分是白皮与黑皮交接。显然,与黑皮相接在一起的有3x条边。这样很快就可发现这个问题可用方程来解决。解:设白皮共有x块,则它共有6x条边。其中与黑皮缝合在一起的边数是3x条。已数得黑皮共有12块,所以黑皮共有5×12=60条边。根据题意,得3x=60解这个方程,得x=20。因此白皮有20块。教师如果经常这样引导学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既完成了课外作业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我的思考学生的欲望因素需要把课堂还给他们。学习者都带有某种欲望进入教室,他们渴望获取新知识,期望能受到同学们的尊敬,能得到互助组(包括老师)的承认;并且希望有自我表现的机会。积极而强烈的学习欲望直接推动着学习的内动力。教师的驾驭能力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尽管是由很多变量制约的,在实际教学时,只要不照本宣科,还课堂给学生就会物化为累累硕果!参考书目:1、人教版《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2《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版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从哲学看控制论》G·克劳斯著梁志学译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