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案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公共危机管理第六章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公共危机管理学习目标——危机响应的战略与目标危机响应的活动与功能危机响应的保障体系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机制的内涵、特征公共危机管理控制机制处理的过程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策略与方法公共危机管理第一节危机响应的战略与目标危机响应:管理者采取行动以应对威胁的活动。是立即采取行动以挽救生命、保护财产与环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响应还包括实施应急预案及短期恢复活动。公共危机管理1.危机响应的战略(1)进攻性战略消除威胁战略消减战略隔离威胁战略公共危机管理(2)预防性战略规避威胁战略提高弹性公共危机管理2.危机响应的目标(1)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首要目标(2)减轻原生灾害的损失(3)最大限度地减轻二次灾害的损失理解这一目标应注意的问题:应急响应者的保护次生灾害的防范思考:如何最大程度上保护应急响应者?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反思:次生灾害案例一:在南方暴风雪灾害处置过程中,由于抗冰保交通任务迫在眉睫,我们使用了大量的氯盐融雪剂,没有考虑到其对环境的破坏作用。结果,京珠高速公路边的韶关等村镇的水源受到污染。案例二:在毒奶粉事件后,有部门将数十吨“蒙牛”牛奶填埋在广西鹿寨县马步水库岸边。结果牛奶渗透到水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水库里的鱼群生存及下游的人畜饮水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公共危机管理第二节危机响应的活动与功能1.危机响应活动(1)危机发生之前,公共管理者所采取的主要响应措施:预警与疏散预置资源和装备到受灾影响的区域补充性减缓或准备措施公共危机管理(2)危机发生后响应活动主要包括:1)搜索和救援公共危机管理2)医疗急救医疗急救检伤分类表颜色优先次序描述黑色第一优先伤亡严重,可能死亡红色第二优先伤者可能存活,但必须手术或其它救治黄色第三优先伤者需要医疗救护,但可以等待几个小时或几天绿色第四优先伤者只需要简单的急救公共危机管理3)进行疏散4)开展灾害评估(包括:灾情评估、需求评估)5)处置危险源的影响6)提供水、食品及避难所7)进行卫生管理8)维持治安9)提供社会心理咨询服务10)恢复关键性的基础设施11)对捐赠进行管理12)协调公共危机管理2.危机响应的功能(1)应急评估:是指对可能受到的威胁进行探查的基础上,预测其潜在的影响,决定如何应对。应急评估的内容:①灾情评估(或损失评估)②需求评估:思考:应急评估的作用?公共危机管理(2)影响处置:是指响应要采取适当的行动,限制灾害影响的范围,避免危机的扩大与升级。影响处置就是指对危险源的影响进行处置。危险源影响的分类:①在响应前,影响已经结束。②影响持续,但响应行动不能限制或消除影响。③影响持续,但响应行动可以对其进行限制或消除。公共危机管理(3)安全保护:指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1)选择采取何种类型的保护性行动。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2)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发出警报3)实施保护性行动4)对危险区域进行封锁、控制5)开展搜救行动6)接收、照顾灾民7)远离危险源8)减轻环境污染公共危机管理(4)调度资源:是指动员、调度各种资源。对危机进行处理。资源动员与调度的主要流程:①接受信息,查明信息②通知主要部门,启动应急预案③建立现场指挥部④现场指挥部根据现有信息,评估危机的情势,制定现场相应计划,包括情势、任务、管理和后勤。公共危机管理现场相应计划的内容情势危机区域;受害者;应急资源与分布任务需要去做什么?执行相应行动的目的与战略;任务优先次序及响应力量的任务分配;任务完成时间;如果出现风险,采取何种行动;完成任务后应采取的行动。管理与后勤交通、燃料供应、食宿安排、装备补充控制协调与沟通谁向谁报告;谁负责具体的工作;团队之间如何合作;报告时间和位置;倒班时间;如何进行沟通联络。公共危机管理⑤现场指挥部向后方指挥中心及参与应急响应部门的指挥人员通报现场处置计划。⑥对危机现场进行管理⑦宣布响应结束之前,组织相关人员对事件进行总结。⑧应急响应人员撤离现场。⑨撰写危机报告,进行应急调查与评估。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案例:洛阳东都商厦12·25特大火灾事故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胡锦涛、李岚清、吴邦国、罗干、王忠禹等领导同志都作出重要批示。公共危机管理案例简介2000年12月25日20时许,为封闭两个小方孔,东都分店负责人王某某(台商)指使该店员工王某某和宋某、丁某某将一小型电焊机从东都商厦四层抬到地下一层大厅,并安排王某某(无焊工资质证)进行电焊作业,未作任何安全防护方面的交代。王某某施焊中也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电焊火花从方孔溅入地下二层可燃物上,引燃地下二层的绒布、海绵床垫、沙发和木制家具等可燃物品。王某某等人发现后,用室内消火栓的水枪从方孔向地下二层射水灭火,在不能扑灭的情况下,既未报警也没有通知楼上人员便逃离现场,并订立攻守同盟。公共危机管理正在商厦办公的东都商厦总经理李某某以及为开业准备商品的东都分店员工见势迅速撤离,也未及时报警和通知四层娱乐城人员逃生。随后,火势迅速蔓延,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氰化合物等有毒烟雾,顺着东北、西北角楼梯间向上蔓延(地下二层大厅东南角楼梯间的门关闭,西南、东北、西北角楼梯间为铁栅栏门,着火后,西南角的铁栅栏门进风,东北、西北角的铁栅栏门过烟不过人)。由于地下一层至三层东北、西北角楼梯与商场采用防火门、防火墙分隔,楼梯间形成烟囱效应,大量有毒高温烟雾以每分钟240米左右的速度通过楼梯间迅速扩散到四层娱乐城。着火后,东北角的楼梯被烟雾封堵,其余的3部楼梯被上锁的铁栅栏堵住,人员无法通行,仅有少数人员逃到靠外墙的窗户处获救,聚集的大量高温有毒气体导致309人中毒窒息死亡,其中男135人,女174人。公共危机管理21时35分、21时38分,洛阳市消防支队“119”和公安局“110”相继接到东都商厦发生火灾的报警,立即调集800余名消防官兵和公安民警、30余台消防车辆进行扑救。洛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立即赶赴火灾现场,组织指挥抢险和救护工作。22时50分,火势得到有效控制;26日零时37分,大火被完全扑灭。共有106名人员(包括商厦办公人员和正在三层装修的60多人)获救。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要求:以洛阳东都火灾为背景,模拟一起火灾响应行动。这起火灾响应中,有哪些人或部门参与,他们各自承担哪些职责,具体怎么做?公共危机管理第三节危机响应的保障体系1.应急救援队伍(1)救灾队伍的结构:综合性应急救灾队伍、专业性应急救灾队伍。(2)世界各国的应急救援队伍:警察、消防员、医护人员都是一线响应者。公共危机管理(3)我国的救援队伍:公安、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海上搜救、铁路事故救援、矿山救护、核应急、医疗救护、动物疫情处置等专业队伍,他们是我国应急救援的基本力量。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应急自愿者,他们是应急救援的辅助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部队,他们是应急救援的突击力量。公共危机管理(4)我国救援队伍的四大弊端:专业队伍单队单能,不能充分发挥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专业救援队伍之间分部门、分灾种建设、协调联动欠缺。专业救援队伍与兼职救援队伍之间缺少沟通与合作,专兼结合的水平需要提高。军地分割,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警部队、民兵组织等武装力量处突维稳的功能有待深入开发。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应急救援不能复视专业性案例一:坚车能历险,渡河不如舟。应急救援,特别是一线救援必须突显专业性,才能事半功倍。2008年汶川地震后,大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投入灾区救援。因队伍平时受到的技能训练和所装备的工具不适应地震废墟搜救,收效不尽人意。案例二: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伍赶赴日本救援。由于此次地震引发海啸,灾害现场并不是典型的城市地震废墟。而中国国际救援队伍所擅长的城市废墟搜救,成效可想而知。案例三:应急救援如果无视专业性,可能导致次生灾害,导致事态的恶化和不必要的损伤。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苏联派内务部队官兵救援。因为他们缺少必备的知识与装具,官兵们受到严重的核辐射,其教训十分深刻。公共危机管理(5)我国救援队伍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综合应急的原则分工合作的原则军民结合的原则社会参与原则公共危机管理2.应急法律保障(1)应急法制:是指人们将应对危机的经验、教训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2)应急法制的体系:1)宪法2)《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危机管理的基本法。3)部门单行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公共危机管理(3)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标志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进程取得巨大的进步。(4)《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特征:1)即规定了行政部门在紧急状态下可以行使行政紧急权,又维护了公民自由,防止政府滥用紧急行政权,维护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平衡。2)综合性的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而不只是调整某一类危机。公共危机管理3.应急资金的保障我国应急财政资金的来源:财政拨款社会捐助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公共危机管理4.应急物资保障(1)实物储备(2)资金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3)社会储备公共危机管理5.避难场所(1)应急避难场所的特点:安全方便就近公共危机管理(2)避难场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向公众及时发布有关危机的具体、清晰可靠的信息,动员其进入应急避难所。政府与公众沟通、公共安全教育对于公众采取正确的避灾行动十分重要。公众必须掌握通往最近避难所的路线。避难所遭受破坏后,有可能不在适合避灾。避难所要储备必要的医疗设备,方便公众就医。理想的避难所必须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公共危机管理(3)应急避难所存在的问题缺少充足的医疗资源;志愿者没有经过培训,不了解应急避难所的政策与程序;物资发放不均衡;志愿者配备不平均;应急避难政策无持续性,经常变动;缺乏避难所使用记录;灾民可能不遵守避难所规则,服从工作人员指挥;避难所内个人与群体之间发生冲突。公共危机管理案例:东日本大地震中的避难所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东日本大地震后,大批灾民前往避难所。在仙台,由于食品和饮水短缺,不少避难所中的公众每天只能饮一瓢水,吃一两个饭团。此外,避难所的卫生和御寒等条件很差,一些人旧病加剧。在地震后的一个月内,至少有282人在避难所中死亡。公共危机管理6.应急通信保障案例:“9.11”事件中的通信设施不兼容9.11”事件发生后,300多名警察和消防队员冲进被撞击的世贸大楼中进行救援。经过航煤的高温燃烧,玻璃钢体的大楼逐渐倾斜。正是因为内外的通信工具不兼容,尽管外面的救援人员万分着急,却无法和里面的人取得联系。这导致那300多名最初响应者不幸遇难。公共危机管理第四节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机制的内涵与特征1.公共危机管理控制机制的内涵(1)控制:是指监视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以保证他们按照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2)公共危机应对控制:是危机管理者通过监督、监察有关活动,保证危机应对活动按照危机应对计划进行,并不断的纠正各种偏差的过程。公共危机管理(3)控制的种类: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公共危机管理反馈控制的缺点:管理者获得信息时,浪费或损失已经形成。反馈控制的优点:①反馈控制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计划的效果究竟如何真实的信息。②反馈控制可以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公共危机管理2.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机制的特征(1)信息应该准确(2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