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数量效果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数量效果分析姓名:胡云剑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数量经济学指导教师:李南成20060401中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数量效果分析作者:胡云剑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邵国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理论探讨2005(1)1997年以来,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实施着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诚然,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对维护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角度上来看,其运行的效果远未尽如人意.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难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2.期刊论文郑春梅.ZhengChunmei货币传导机制与非货币资产传导机制分析——兼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经济问题2007(3)货币传导机制和非货币资产的传导机制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就理论上而言,许多学者从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的传导机制的角度对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货币主义研究的货币传导机制将这一传导过程由间接变为直接,而现代的经济学者们对传导机制的分析,则将最新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在其中,这使经济理论的分析更加接近了现实.然而,这些理论分析的经济前提在中国的现实中往往难以具备,这使中国按照理论传导机制而制定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3.学位论文张驰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研究2007货币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在一国的国民经济运行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信贷、资产价格等渠道,经过金融部门、金融市场,作用于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个变量,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发挥其调节宏观经济的功能。这个路径就是论文将要研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传导机制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着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1998年到2002年间,为了刺激内需,中央银行大幅降低利率,在此期间,我国却出现了持续的通货紧缩,这一阶段货币政策作用效果并不理想;相反,针对于2003年下半年以来投资过热、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扬、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和资源约束偏紧的经济现实,央行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率以及提高存贷款利率等措施调控经济的“过热”倾向,虽然目前为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已经回落,但经济中产生通胀的因素仍然存在,并且经济存在着“硬着陆”的风险,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同样受到置疑。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由于各自观察的角度和强调的因素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认识存在许多流派的观点,这些学派的观点归结起来,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货币传导渠道、银行贷款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金融资产价格渠道等。这些不同的传导渠道观点中,有的相互交叉,或者存在相似之处,但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有两个基本渠道:一是货币传导渠道,这种观点主要分析利率、汇率变动如何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二是信贷传导渠道,这个学派观点是对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的综合,主要通过银行、企业、居民家庭财务状况和银行信贷条件的变化,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存在及其主导性作用,西方学者存在着广泛的争论。我国正处于一个由封闭的计划经济体系转向开放市场经济体系的过渡阶段,1998年以后,我国的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转型期,笔者认为信贷传导机制在我国存在且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通过回顾西方理论,对货币政货传导机制进行了分类阐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为货币传导机制和信贷传导机制两大范畴,其中,从广义上讲,信贷传导机制是资产负债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的统一,从狭义上讲,信贷传导机制就是银行信贷渠道。后文研究的重点是狭义的信贷传导机制,即银行信贷渠道。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存在的可能性及其传导过程中的特征。首先,本章提出信贷传导机制存在需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进而逐条论证这些条件在当前中国货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可能性;然后,立足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历史实践,研究了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系到开放市场经济体系的过渡阶段,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变化。最后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得出结论——信贷传导机制在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本章用了大量篇幅,对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进行了分阶段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可贷资金来源和总量控制角度,分析中央银行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第二,从商业银行可贷资金运用和贷款结构着手,分析商业银行和企业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第三,地方政府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第四章,措施和政策建议:提高人民银行分支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水平;积极探寻中国商业银行的再生之路,完善其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建立风险与收益相对称的委托代理制度,破除县域金融服务真空;加强金融体系外的改革,重塑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实行区别的信贷政策。论文的主要观点是:1.中国的信贷传导机制在中国是存在的。从理论上看,我国具备信贷传导机制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第一,由于我国正逐渐过渡到以市场定价为主的经济,经济中存在垄断竞争、交错定价等因素,从而使价格具有粘性。价格在短期内不能随货币供应迅速充分的调整,因此货币供给的变化至少在短期内会影响真实产出。第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单一的资产负债结构,当央行执行货币政策,改变银行体系的储备货币时,商业银行一方面很难通过买卖证券来调节流动性,另一方面在流动性不足时也难以通过其他替代性融资工具来吸收资金,银行信贷必然受到影响。即在信贷传导机制中,央行在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变化这一环节上是有效的。第三,我国仍然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制,部分非金融机构难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来弥补银行信贷的减少。第三个基本条件在我国也是成立的。在实践中,我国宏观经济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经历了中央银行直接制定信贷计划到间接调控制度确立的转变,在各个阶段中,信贷渠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在信贷传导过程中,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和政府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起着不同的作用。从中央银行的角度看,监管职能分离后,在新的体制架构下,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同时,中央银行虽然不能影响商业银行资金的来源,但是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变动。总之,银行信贷渠道的“中央银行主导阶段”的传导是比较有效的。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在可贷资金发生变动以后,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量会发生的相应的变动。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商业银行主导阶段”的传导是有效的。但是不良贷款使货币政策传导受阻,可能诱发信贷紧缩。在运用信贷配给理论分析在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时,得出结论:“关系型”信贷配给制度和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均对信贷传导机制的效力产生影响。企业高负债率使对货币政策变化的适应能力变得脆弱。地方政府长期控制信贷资金,干预了信贷传导机制。3.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和政府的思路出发,提出措施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笔者认为,本文的亮点之处在于:第一,在内容上,论文采取分阶段的方式研究中国信贷渠,突出各主体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地位并研究其特征,得出结论。第二,实证采用的模型简单,使人一目了然。根据经济意义来选择数据,使模型更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第三,在结论和建议上,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结论做到言之有理,言必有据,建议则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总之,论文结合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态势,运用研究生阶段所学的宏观经济知识和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其目的是检验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为货币政策的执行提出一些完善措施。4.期刊论文卞志村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所削弱,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主要体现在托宾的q效应、非对称信息效应、流动性效应、财富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等,应该对经典的IS-LM模型进行修正,从而准确反映资本市场传导机制在均衡产出水平决定过程中的作用.从目前中国的现实来看,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功能,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5.期刊论文辜岚从货币传导机制看日本货币政策的失效-世界经济研究2004(11)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就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如果说日本80年代中后期推出的货币政策为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了一张温床,那么90年代以后实行的货币政策则旨在医治泡沫崩溃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顽疾.但是,90年代至今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能否使日本的经济起死回生呢?尽管国内已有大量的文献探讨了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失效,但本文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角度出发,运用最新的数据,分阶段详细讨论,得出日本的货币政策由于传导机制受阻从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甚微的结论,并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表象引发出日本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等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6.学位论文蒋家胜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研究2006一、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的目的和意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启动后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运行的整个过程,也就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间接调节各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进而控制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及信用总量,使企业和居民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达到国民经济新的均衡的过程。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资金流动已经由原来的银行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扩大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资本市场(通过债券、外汇、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越来越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越来越复杂,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逐渐成为货币政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作用的金融环境悄然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探讨资产价格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关系,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带来的新挑战,合理定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适度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也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快速的发展。二、本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观点。本文不仅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框架进行了理论分析,而且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金融传导领域的货币供应决定机制和经济作用领域的货币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用翔实的数据资料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验证我国金融传导领域和经济作用领域的传导效率,分析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带来的新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疏通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政策建议。第一章主要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框架和传统货币政策1传导机制的有关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的理论。完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该是从中央银行启动货币政策后,先后经过金融传导领域和经济传导领域,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为止的整个过程,而不能仅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传导出产出、价格、就业的途径即仅从货币作用机制来分析、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供应决定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如何投放或减少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如何在货币作用下倍数扩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过程。主要是研究货币供应量由哪些因素决定及如何决定的理论。通过分析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得出货币供应量并不能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带有不同程度的内生性。货币作用机制是指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