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革命,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提供了发展机会。2012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掀起一股在线学习的热潮[1]。随后,我国各高校纷纷与Udacity、Coursera、edX等MOOC平台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线共享。然而在MOOC课程的大规模、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日益突出的同时,其弊端逐渐显露:投资成本高、完成率低、师生互动少等。因此,将传统教学课程的优点与MOOC的特点有机结合,SPOC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比MOOC规模小的在线开放课程,既融合了大规模在线开放学习的优点,又弥补其不足,是MOOC与传统学校课程相结合的产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范式发生了变革,即从“教师中心”变革到“学生中心”。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使师生共处于一个开放、交互、共享的空间中,学生主动学习是其中的主体活动,教师作为指导者、辅助者参与其中,生生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是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这样一种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赋予学生更多个性化学习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究能力,同时使得教师更精准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问题,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因此,如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开展和应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SPOC的概念与类型SPOC的全称是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翻译为中文的意思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这是对应MOOC的“MassiveOpen”而存在的。MOOC向全球学习者开放学习资源,旨在实现大规模学习者在线互动交流;而SPOC的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只有达到准入条件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其中,学习者可同时进入的学习资源相对较少,但能助学习者顺利、有效完成学习任务。SPOC作为一种小规模的在线开放性课程,当前的SPOC主要有两种开展模式。一种是结合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多是在大学校园课堂采用MOOC的讲座视频或教师创建的视频资源(同时采用其在线评价等功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另一种是根据设定的申请条件,从全球的申请者中选取一定规模(通常是500人)的学习者纳入SPOC课程。入选者必须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参与在线讨论,完成规定的作业和考试等,通过者将获得课程完成证书[2]。而未申请成功的学习者可以以旁听生的身份注册学习在线课程。本文中讨论的是第一种模式,即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MOOC没有规模限制,没有学分验证及师生互动、完成率低等问题,SPOC对其进行了优化和完善。SPOC的学生规模相对较小,加强了学习者之间及学习者与教授、助教之间的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与评价,使进入其中的学习者都能接受较高的学习质量。最关键的是,SPOC的课程能够与学习者学校的课程学习接轨,兑换学校课程的学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习者的完成度。总的来说,SPOC无论从人数规模上,还是学分制度上,都比MOOC更加完善。二、以SPOC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模式所谓“翻转课堂”,是一种具有教育改革意义的教学形式。一般来说,“翻转课堂”是由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提前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再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深入讨论,完成知识内化,真正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模式[3]。在翻转课堂的知识传递环节,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微课视频资料。微课视频资料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支撑,还是学生有效落实自学的前提。一份参考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针对授课具体知识点,并能促进学生思维拓展的微课视频资料,是实施以SPOC为基础的翻转课堂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以SPOC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模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明确教学目标,制作SPOC视频。在正式学习课程之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明?_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中规定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确立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教师从教学大纲上面可以得出该课程的性质与目标,甚至每一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什么地方。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不再仅仅遵循教材编排中的章节顺序,而且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融合,根据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大纲中规定的课程用培养的专业能力进行整合,把整合后的知识点分解为若干个任务,以任务驱动为核心,建立相关课程总目标和每课分目标。这样就能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工作任务中,并根据任务开展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和优化[4]。在视频制作方面,可以由教师本人来制作,也可以配备专门的技术老师根据授课老师的需要制作视频。视频的制作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和知识的逻辑规律,视频设计要简洁实用,要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根据课程目标将教学内容制成前后衔接的若干个微视频,每个微视频的时长一般为5分钟―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视频中的学习内容每一节应当是完成的知识单元,可以是知识点的讲解,也可以是主题相关的资料补充,或者相关问题的讲解,整体应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二)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合作学习。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包括三个环节:第一,观看视频环节。教学视频将在很大程度上代替教师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计划自行安排学习进度,选择性地阅读和理解教学内容[5]。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减少外在干扰的影响。针对基础不牢的学生和不易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逐步加深理解和消化。观看视频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意识的关键环节。第二,独立探索环节。观看完视频后,有的学生想检测自己视频学习效果,这时可以进入作业平台,完成与教学视频相关的配套练习,完成后提交至评阅系统,根据系统反馈检验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检测效果较好的学生可能会就视频中相关知识点继续深入探索,可以利用互联网或学习工具立探索,这一过程中不仅会加深对教学视频中知识点的理解,还能有所拓展延伸。倘若学生在独立探索阶段有疑问或想法,可以进入合作交流学习。第三,合作交流环节。这里的合作交流主要指在课堂教学活动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独立探索后仍存在疑问,可以在线和同学、助教或老师进行讨论交流。同伴交流或在线咨询仍未解决的问题,可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提交至授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考。这样的学习模式正体现了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重点,而不局限于教材内容或教师预设的重难点。(三)组织展示交流,反思促进学习。教师需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搜集学生在章节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当天知识点对应的专业能力,设置3个―6个讨论问题,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1个―2个问题,通过线上研究讨论、线下协作实践等方式完成。完成后可选两个小组在线下课堂进行汇报展示,每组约十分钟,以促进对疑难问题的相互交流。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交流和课下协作讨论的交流记录,结合非展示组的意见,进行线下辅导或提供方向性建议。课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线上交流反思学习内容或展示形式,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挖掘和多方面能力培养。三、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SPOC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学生发展目标的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等方面大有裨益。但其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教学效率低。由于MOOC是大规模的在线教育课程,同一教学视频几乎可以面向所有学生。SPOC模式下学生规模较小,相同课程需要投入更多教师、时间和精力,而课程指向的学生人数往往只有前者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因此,教学“效率”相对较低。(二)课程选择少。SPOC模式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给定的视频资源学习课程,许多老师形成自己个人化的一套教学安排,学生几乎找到适合教学顺序的其他学习视频;即使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或“翻墙”能同时博览其他同名网络课程,也需要花费额外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三)经济成本高。SPOC课程往往可以为学校获取经济上的收益,一些利用SPOC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学院或学校会额外收取费用。无论是出于教育的社会责任感,还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SPOC的收费形式将相当一部分学习者拒之门外,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同时,SPOC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平台运用、维护等需要学校投入费用,这对学校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压力。总的来说,SPOC的小规模、收费课程对学生和学校来说都将造成一定的经济成本压力。(四)教师角色转变。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师的观念不再集中于以教师为主体的情境中,而是将信息技术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有机结合。这对教师观念上的转变和媒体操作技术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四、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信息技术与教学观念深度结合的时代产物――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一)教师要由教案编写者转变为视频设计制作者。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是书写教案或者制作PPT课件,形式较为单一,教学重难点是教师根据自身经验或教参资料预设的,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恰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首先设计制作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问题需要,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以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起点。一节优秀的视频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物质资料。为了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能将自己的学习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这就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的制作视频的功底及对互联网的认识和使用。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筛选能力,还要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讲授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同时,设计制作视频、使用数字化软硬件等现代教育信息化素养和技能是不可或缺的[6]。(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参与者。在传统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解、传授知识,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权威和主体地位,学生则处于被控制、被支配的状态。“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说什么学生记什么”是传统课堂的显著标志。然而,创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在讨论中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突破传统的“传道授业”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组织者、管理者及指导学生主体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在课前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和内容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则主要通过师生及学生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讨论、探索、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旁观者或指挥者,教师作为参与者给予解决问题的建议并与学生一起就问题进行探讨。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担任活动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从而使课堂讨论有序、高效。(三)教师要由课后作业的批改者转变为学生反思进步的促进者。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完成了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后,主要通过布置书面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仅仅布置学生“应完成的作业”,一般是配套练习册或课后练习题,而不考虑知识内化的条件和过程,和学生的真实情境相脱离。学生在课后作业中遇到的题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只能寻求家长或同伴的帮助,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只能依靠托班帮助完成作业。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课前要自主学习知识、课上要深度内化知识。在教师进行完相关课程后,SPOC会给出相应的习题,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当在练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作为指导者及时辅导。使得教师能够参与学生课后作业过程中,避免教师与课后作业环节的脱节。此外,教师还要促进学生在课堂展示、问题意识和讨论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思,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由课后作业的批改者转变为学生反思进步的促进辅助者[7]。《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