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申报单位:xxx联系人:xxx电话:xxx传真:xxx编写时间:xxx主管部门:xxx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第一部分农业产业化项目总论作为可行性报告的首要部分,总论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改革开放以来,路桥区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纵观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拥有一支面广量大、以农民购销户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大军路桥农民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信息优势,利用多年经商经验,走南闯北,开拓市场,建立销售网络,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有的自产自销,有的联户销售,有的则实行产销两地合作购销。蓬街镇是我区的主要蔬菜基地,拥有1.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年产量近6万吨。除了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外,该镇农民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寻找市场拓展销路,网络覆盖华东地区。金清镇充分发挥海涂广、河塘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年销售总收入高达3亿元。据统计,目前全区农产品产销专业户高达1.1万户。这些专业购销大户成为我区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二)培育了一批档次高、上规模的农产品生产销售基地从90年代后期开始,路桥各级政府将培育发展农产品产销基地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引导农民因地制宜种植水果、蔬菜、花卉,发展畜禽、水产品等,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蓬街、峰江等地建起了近万亩葡萄生产基地,总产量超过1.5万吨,年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金清镇建起若干个规模化淡水养殖场,每年向市内外市场提供各类水产品1.2万吨,年成交额突破2亿元。此外,桐屿的枇杷、蓬街的蔬菜、峰江的杨梅和花卉等基地亦颇具规模,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而且远销杭州、上海等地,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建起一批以专业市场为骨干、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农副产品市场农副产品市场是实现农业社会再生产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产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中介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路桥农副产品市场逐渐增多,并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至2007年,全区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到40多个,年成交额突破15亿元。如路桥的副食品批发市场、路桥果蔬市场、路桥粮油批发市场、金清水产品市场,年交易量均超过1万吨,逐步形成了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第二部分农业产业化问题分析(一)农业生产经营自主型、松散型、封闭型,体现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当前,农业生产经营实施的公司加农户产业化经营比较过去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农产品产后的加工能力低,农业附加值不高,是造成全县农业整体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其根源仍是生产经营以自主型、松散型、封闭型为主,直接体现的是全县农业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和贸、工、农分属于不同职能部门管理,这与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运行机制存在矛盾和冲突。从农业与工业的关联上看,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或农户基本上是简单的现货买卖关系,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还未能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所以企业与基地之间、农业与工业之间优势难于互补。从农业与流通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的关系上看,农业更处于不利位臵上,外贸经营机构控制主要的流通渠道和经营权,农民既要承担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又得不到市场平均利润,影响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无特色、缺品牌,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人曾指出,新农村建设,核心就是要搞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过去,虽说是个产品大县,但却是个品牌小县,偌大的,尚无一家拥有全国“驰名商标”的企业,著名商标的数量,也相对偏少。无品牌,企业产品的价值偏低,这就直接影响了经济的竞争力。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于发展的起步或初级阶段。以的传统农产品强项粮食和生猪为例,在生产规模、产品特色和品牌上,根本谈不上有国内、省内知名品牌,这已说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从较为广泛的农产品市场看,在生猪养殖、加工、粮食加工等领域,已经有不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崭露头角,但这些企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品牌影响力方面,都还尚需火候锤炼。因此,培育更多更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具有省内、国内,甚至国际有影响力的品牌仍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由于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户仍是分散经营,造成农业经营规模小,土地难于向种田能手集中。因此,仍然没有摆脱经营规模偏小、生产单位分散、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的格局。畜牧业经营规模虽然比种植业要大,但仍以家庭散养的生猪、家禽等为主。由于生产经营规模过小,规模效益较低,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导致严重制约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跟不上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与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健全。尤其是乡镇社区的服务与保障组织仍存在“断层”现象。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内容上,无论是产前或产中的信息、金融、技术等服务,还是产后的储运、销售等服务与保障仍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市场信息不灵,严重影响农民的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例如,几年前全省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理当是农民富起来的好机遇。全省许多农民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升级,粮农变菜农,农民变牧民,农民变老板在湖南不是什么新鲜事。农民“身份”的改变,最直接就是这些农民的钱袋子日益鼓了起来。而农民对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持观望态度,反应较为冷淡和迟缓。所以,农民比过去是富起来了,但相比发达地区农民还是很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农民对市场的未来预期把握不准,对结构调整、农田改种新品种信心不足。其根本原因就是农业产业化服务与保障的组织尚未真正健全,对农民缺乏及时的政策引导与市场信息服务。第三部分农业产业化项目市场需求分析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研究报告指出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是摆在全区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农业产业化市场前景(重点)二、农业产业化市场容量(重点)三、农业产业化市场竞争格局四、农业产业化价格现状及预测五、农业产业化市场主要原材料供应第四部分农业产业化问题分析1.龙头企业加农户的结合,是一种松散的联合体,农户和企业是买卖关系,只发生一种商业行为,农民充当了龙头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实现不了农业产业化所达到的经营一体化、利益共同体的目的。2.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没有建立,农户经济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投资能力弱,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落后,已经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素。3.资本对农业产业投入不足,2002年全市扶持龙头企业的各级金融贷款2.8亿元,扶贫贷款5000多万元,市财政投入1010万元,三项相加占整个金融部门贷款余额的0.89%。4.能够带动农户形成产业链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龙头企业寥寥无几。5.有些地方出现了一味赶“销”丢“粮”的现象,把一些适宜种粮的耕地“转产”为大面积的育林地、花木地、蔬菜地等,导致种粮面积的大幅度减少。第五部分农业产业化对策1.农业产业化实质是农业产业革命。农业产业化革命的内涵就是要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创建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它的出发点就是确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经营一体化。2.加强农业和农村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直接创办专业合作社,如加工合作社、运销合作社。没有条件的可以先建立农民(合作)专业协会,待积累一定经验和实力后,再升级为专业合作社。3.农业产业化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要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适应买方市场;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懂政治、经济、外语、计算机等;提高农民的法制素质,能够既依法办事又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利益;提高农民的市场素质,增强农民对市场的参与程度和驾驭能力。4.加快农业产业化的经济结构调整。一是围绕区域优势进行调整。以发挥山区畜草资源优势为主的畜牧业,以发挥最适宜苹果生长的气候带优势的林果业,以发挥南部山区优势为主的中药材,以发挥土质好、水利设施配套优势为主的川区优质高产粮食,以发挥邙山最适宜牡丹生产优势为主的花卉业,以发挥崤山土壤钾磷含量高优势的烟叶产业。二是围绕农产品加工增值进行调整。要大力发展以粮食、畜产品和果品加工为主的食品业,大力推广生物应用技术,工程化食品技术,先进的保鲜、速冻、干燥及运装技术,实现传统食品现代化,现代食品规模化,食品产业集约化,贸工农一体化。三是围绕品种调优、品质调优进行调整。四是围绕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进行调整。第六部分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农业竞争已经不是单项产品,单个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性竞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有利于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结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按照国际规则,把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全面引入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创出自己的品牌;有利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全面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七部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扶持,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从1994年开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切出一块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一、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和资金安排的原则“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以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指导,突出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按“五个统筹”的要求,科学规划,精心布局;“规模开发,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连片开发、规模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注重效益”——以科技为支撑,加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力度,增强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完善竞争立项等市场机制,实现择优选项,提高产业化经营项目质量;“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任务为依据,优化资源配置,适当提高沿海经济较发达、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等地区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资金比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保证其它地区必要的投入力度,实现共同发展;“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以农业主产区和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突出扶持优势主导产业,同时,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要求,突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兼顾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作用较大的中小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集中投入,不留缺口”——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严格选项,宁缺勿滥,同时,科学确定项目投入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保证项目需要,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发挥效益一个;“奖优罚劣,激励竞争”——以创新投入和管理机制为切入点,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奖惩政策,打破基数,克服平均主义,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分类设置和扶持对象(一)项目分类设置1.种植养殖基地项目:主要扶持建设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发展畜牧水产养殖等。2.农产品加工项目:主要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粮油、果蔬、畜禽等主要农副产品加工能力。3.流通设施项目:主要扶持建设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市场流通设施。(二)扶持对象重点扶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含省级农发办事机构审定的龙头企业),同时适当扶持正在成长上升、确能带动农民致富、较小规模的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三、扶持方式现行的扶持方式有三种:(一)有偿无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