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直指 -- 憨山大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庸直指憨山大师中者。人人本性之全体也。此性天地以之建立。万物以之化理。圣凡同禀。广大精微。独一无二。所谓惟精惟一。大中至正。无一物出此性外者。故云中也。庸者。平常也。乃性德之用也。谓此广大之性。全体化作万物之灵。即在人道日用平常之间。无一事一法不从性中流出者。故吾人日用行事之间。皆是性之全体大用显明昭著处。以全中在庸。即庸全中。非离庸外别有中也。子思得孔子之心传。故述其所传者如此。命其名曰中庸。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者。言吾人之性。天然属我。不假外求。而我得之而为命。所谓天然之性。而为天然之命者也。盖天然之性。赋在形壳之中。是故人之有生。与形为主者命。与命为主者性。性命不二。故但言天命。即是天性也。故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之谓道者。谓吾人既禀天然之性而为命。故有生于天地之间而为人。既以此性为形命之主。是则自有厥生以来。凡有食息起居。折旋俯仰。动作云为。乃至拈匙举箸。咳唾掉臂。无一事不是性之作用。何况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乃人伦之大事。岂又离此性外耶。盖此性本来光光明明。故谓之明。干干净净无有丝毫杂染。故谓之精。不与万物为侣。故谓之一。本来无第二妄念。故谓之至诚。率。顺也。谓顺此光明精一至诚之性。以之事君。则性忠。以之事亲。则性孝。以之处夫妇。则性和。以之待朋友。则性信。以之爱物。则同体。谓之性仁。以之处事。则一毫不差。各得其宜。谓之性义。以之处上下之分。截然不乱。谓之性礼。以之明鉴事物。一毫不谬。谓之性智。是则人生天地。处于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以至忠孝和信仁义礼智。皆从性中流出。发现于日用当行之间。故谓之道。非离此性外别有道。故曰率性之谓道。只这率性处便是大道。修道之谓教。修道之谓教者。乃圣人之言教。即礼乐刑政。忠孝廉节。仁义礼智。以至致知格物。诚意正心等。一切规模法范。通谓之教。然而吾人各禀此全性而为人。自有性德。不待教而能者。又何用教。盖上古之人。性醇德全。无有一毫外慕。且不知有身之为爱。岂有贪爱外面声色货利之事。是故不为一身爱外物。则不被外物染习杂乱其性故。所以上古之君如此。而上古之民亦如此。故无为之风。乃天德之湻,熙熙皞皞。俱在大道化育之中。所以不用教也。及至中古。人心渐凿。知身可爱。故爱物以养身。既以一己为我。则我与物对。物我既二。则性不一。性被物染则不精。不精则不一。故凡所作为。不率性而率情矣。情则有所偏。故大中至正之道隐。其于日用当行君臣父子之间。所有忠孝和信。皆不尽出于性真。而多出于情伪矣。情伪出则百弊生。弊生而情愈伪。情愈伪而去性愈远。是以世人渐趋渐下。物欲固蔽。愈远愈深。愚不肖者。则只知有物欲之伪情。而不复知有本然之真性矣。其间即有知者。而或又索隐求深。知之太过。而贤者或又高飞远举。矫世戾俗。而行之近怪。是皆不能于日用寻常当行之道。君臣父子之间。而各尽性正命以适中也。是故圣人悯之。不得已而裁成以辅相之。务各使之以合中道。故立言以垂教。所谓修道者。修即如世之修理物件一般。使其不足者补之。有余者去之。只就在人人不率性处。或太过者折之。不足者诱引之。以之至于中道。将以复其性真耳。故曰修道之谓教。非是离率性之道。分外别有教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不可须臾离者。须臾乃时之极速。犹言一息也。道既是率性之道。然而吾人从生至老。赖性为命。若性有一息间断。则命根亦断。命断则不复为人矣。古人云。暂时不在。如同死人。是则此性。何尝一息间断耶。性未间断。而日用当行之道。岂可一息离于性耶。故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于性也。若离性而为道。则为诡异之行矣。故曰不可须臾离也。若言道可离于性而别有道。则非正道也。故曰可离非道也。然离性而求道。则为叛道。故非正。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君子。乃造道之人。此一节乃教造道做工夫之方法。即此便是教也。此语乃子思亲得孔子家传入道之秘诀。学人若不知此诀法。纵能做尽工夫。使尽伎俩。皆非正道。何也。以出门脚跟下一步错落。则错到底。此所以古之圣学难明也。从来说者。皆言不睹不闻。乃人所不知。己所独知之地。若如此谓之道。岂不睹不闻处是道。而正睹正闻便不是道耶。且既有恐惧。便不是性矣。是故者承上之辞。此乃释上不可离之意。原夫性真。处于吾人形壳之中。而所以发用昭彰者。不出见闻知觉四者而已。所以不可离者。叫人做功夫不可离此见闻知觉别求也。然知觉必待物之亲触而后现。故其用近而窄。至若发于见者。在眼则能容天地。发于闻者。在耳则能闻十方。是吾性德广大高明之用。而发见闻之际者。最为昭著。而得失之机。圣凡之辨。正在于此。故特揭而示之。欲令吾人不离见色闻声处做工夫最亲切耳。且戒慎恐惧乎不睹不闻者。然可睹可闻者色与声也。不可睹不可闻者精一之性也。惟其性之映色而色不能杂。映声而声不能杂。以不能杂。故谓之精。且彼声色抑乃吾性之化育。故谓之一。惟精惟一。寓于寻常声色。而不流于声色。是则虽见虽闻。而有不见不闻者存焉。是乃本吾性德全体大用之中庸也。今夫人者。日用寻常。至于见色闻声之际。只知有可闻可睹之声色。而不知有不可睹不可闻之性真。此所以大道昭昭于见闻之间。吾人日用而不知。由不知。故流于声色而不返。流而不返。则日习近于情。情近而性真日离。故曰性相近。习相远也。然而此性岂可长离而不复耶。是故圣人教人复性之功夫。不可离此别求。就在日用见色闻声处着力。切要正当见色闻声时。先向不睹不闻处立定脚跟。决不可随他声色流转。不流转处。其性不期复而自复矣。此易所谓不远复也。所言不睹不闻。而云戒慎恐惧者。由吾人于声色门头。一向情习太熟。而耳目相接流转。流转将去。正是熟处难忘。至此须用回天之力。故教之以强勉工夫。曰戒慎恐惧耳。惟正当见闻时。切切戒慎恐惧。唯恐随见随闻。而流于声色队里。被他埋没。正古人所谓切莫随他去。迢迢与我疏之意。殆非一向在不睹不闻处戒慎恐惧耳。如此做工夫。即古人所谓即此见闻非见闻。此正下文所言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者也。顾此力量。苟非发强刚毅大力量人。断断不能。何激流中有执如此。斯岂是浅浅之乎者也章句之士。可能入耶。如此做功夫。最为切要。立地便是圣人。只是不能知不能行耳。故终篇只说知行二字。便是发挥此个道理。谓知此行此而已。更无别法。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释承上文戒慎恐惧不睹不闻之意也。然性无形而不可见谓之隐。即上云不睹。性无声而不可闻谓之微。即上云不闻。是则可见闻者性之象也。不可见闻者物之本也。而今正当见闻时。全体隐微之性德。浑然显见于声色之中。是则见色即见心。闻声即闻性。所谓见色非于色。闻声不是声。此孔子所谓耳顺从心。物我无间。体用不二之极致也。是最显见者。乃极隐微也。故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古人云。道在目前。不是目前法。亦不离目前。以体用不二。惟一精真。故谓之独。所谓独立而不改者。但凡有声色可对。心境角立。物我相待。便是不独。故诫其切不可落于见闻。堕于声色。故云君子慎其独。此乃不与物对为独。殆非独居隐微之中也。既以绝待为独。而上云不睹不闻。即是此独字。岂是独居隐微之间耶。智者请深思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上二节乃复性之工夫纯熟以得乎中。所谓体也。此乃又从体以发用。即所谓庸也。问曰。题称中庸。既以性德体用言之矣。今云中和。而亦以体用言之。且不云庸而云和者何也。答曰。前中庸乃言天然性德之中体。而用发于民生日用之间者。故谓之庸。此乃专以性德而言。不假作为。乃天道也。今言中和者。乃圣人尊性德。而由学问功夫。做到复性之极处。已得其体。今从体起用。应运出世。所谓继天之命。立人之极。而为君为师。故为生民立天下之大本。行天下之大道。所谓融贯天人之际。故谓之和。乃人道也。故终篇所释者。盖发挥天人合德之义。唯此而已。然喜怒哀乐者。凡民之恒情。圣人亦有之。所谓庸也。且情出于性。而凡民但知有喜怒哀乐之情。而不知有不属喜怒哀乐之性。以不知性。故日用率情。各随所偏而不中。至于因物所感。其情发于外者。皆与物竞。相刃相靡而不和。故于事亲事君。皆出于情。而不尊性。情者末也。岂能立天下之大本乎。与物竞者。意必固我而不化。则舟中之人皆敌国。硅步难移。岂能行天下之达道乎。是以圣人之情出于不情。故情之所发而性愈彰。以性寓情。故心无系著。心无系著。故无往而非中。故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以性遇物。故物我忘而好恶绝。好恶绝故是非公。是非公则人心乐。故曰发而中节谓之和。如此则以之事君事亲则忠孝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以之治国治民。则教化敷而天下服。故能行天下之达道。此圣人之能事。尽性之全功。苟能至此。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故下文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言能至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而况天下国家乎。且天地万物。皆吾性之化育。以吾性有喜怒哀乐。故天地有四时风雨之序。有情之不节。故阴阳错而四时谬。由性之流行。故天地位而万物育。此则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尽性之全功也。问曰。所言中庸。随平常而处中者然矣。至若中和。而言中又言和者何也。答曰。庸处说中。尚易领会。至若中上说和。而不觉极难体会。若省得和字。则知圣人致曲之妙。所言和者。如胶和采。盐和水。即所谓参而不杂。离而不分。以可辨而不可辨。而亦不可见也。又如阳春发育万物。虽纤芥苟芒毫末无不充足。若毫末不充则彼枯槁而不遂其生矣。故曰。冲气以为和。又如人周身血气。乃至毫毛之颠末。无不充足。若不充。则发焦毛脱而不蒙其泽矣。此乃圣人于日用见闻处做工夫。以致尽性之极。已得处中莫二之性。即以己之所得。推而为人。必推全体之中以致于人。虽日用现前。语默动静。折旋俯仰。乃至扬眉瞬目。莫不举全体之性。以精诚而充满之。即在喜怒哀乐处。就举全体充于喜怒哀乐之间。所谓以性和情。如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委曲周匝。无一毫之不极致。即孔子所云。吾无隐乎尔。吾无不与二三子者。所谓能致曲也。由能致曲。方能见其有诚。由诚蕴藉于中。而和气郁然发于颜面四肢之间。昭著彰明而不可掩。是由诚而形。形而著。著而明。无往而非性德显见。此所谓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乃圣人自致中和气象如此。得之于己者已充足无遗。而其遇物应机之际。使人观之。不觉感动其心。人心既一感动。则彼向之所固结者。自不知其日变而月化。正如天地生物。由一阳动而三阳变。六阳足而万物化矣。故曰唯天下至诚唯能化。此所以能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一和字。乃天地之全功。圣人之全德。岂可轻易放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此君子即圣人。小人即凡民。言中庸之性德。本无君子小人之分。但能率性而反情者谓之君子。率情而反性者谓之小人。由率性故。君子之于中庸也。以能戒慎恐惧。无往而非性德流行。故无时而不中。由率情故。小人之于中庸也。肆欲横行。无往而非情欲固结。略无一毫忌惮耳。然中庸未尝离之也。故子思因感而叹之曰。中庸之德其至极矣乎。但能得之即为圣人。失之即为凡民。苟人人能之。人人皆可为尧舜。只是民鲜能之久矣。故向下结云。唯圣者能之。止此通为一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此释上文鲜能之意也。谓中庸之道昭然。如日月之照明于天地。最为显见。发于民生日用见闻知觉食息起居之间。至近而易知易行。因何此道之不行耶。故孔子因而叹之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只是知者知之过。以离日用寻常见闻知觉之外。将谓别有奇特处。故索隐而深求。而愚者盲然无识。日用而不知。此其所以道之不得昭明于天下也。然既性道之不昭明。故虽有贤者志欲行之。惜乎不得时中之道。而行或过之。此所以夷齐下惠许由务光之俦。虽愿中庸而行不得圣之时。桀纣幽厉盗跖之徒。反性率情。肆欲狂为。无所忌惮。故虽具中庸而行不及性之善。此所以道之不明也。且夫知愚贤不肖。人虽不同。而中庸之性一也。而于日用平常之间。未尝一息之间断。但不能深体而精察之。如人谁不饮食。但知味者鲜。故有太过不及之差。是以虽知而不得为知。虽贤而亦不得为贤。此所以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护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