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训练材料测试文章:1.人生低谷时的锅底法则他出生的时候,恰逢抗战胜利,父亲欣喜之下,就给他取名凌解放,谐音“临解放”,期盼祖国早日解放。几年后,终于盼来全国解放,但是凌解放却让父亲和老师们伤透了脑筋。他的学习成绩实在太糟糕,从小学到中学都留过级,一路跌跌撞撞,直到2l岁才勉强高中毕业。高中毕业后,凌解放参军入伍,在山西大同当了一名工程兵。那时,他每天都要沉到数百米的井下去挖煤,脚上穿着长筒水靴,头上戴着矿工帽、矿灯,腰里再系一根绳子,在齐膝的黑水中摸爬滚打。听到脚下的黑水哗哗作响,抬头不见天日,他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自己已走到了人生的谷底。就这样过一辈子,他心有不甘。每天从矿井出来后,他就一头扎进了团部图书馆,什么书都读,甚至连《辞海》都从头到尾啃了一遍。其实,他心里既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远大的目标,只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努力,这辈子就完了。以当时的条件,除了读书,他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改变自己。书越看越多,渐渐地,他对古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部队驻地附近,有一些破庙残碑,他就利用业余时间,用铅笔把碑文拓下来,然后带回来潜心钻研。这些碑文晦涩难懂,书本上找不到,既无标点也没有注释,全靠自己用心琢磨。吃透了无数碑文之后,不知不觉中,他的古文水平已经突飞猛进,再回过头去读《古文观止》等古籍时,就非常容易。当他从部队退伍时,差不多也把团部图书馆的书读完了。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正是这种漫无目的的自学,为自己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又开始研究《红楼梦》,由于基本功扎实,见解独到,很快被吸收为全国红学会会员。1982年,他受邀参加了一次“红学”研讨会,专家学者们从《红楼梦》谈到曹雪芹,又谈到他的祖父曹寅,再联想起康熙皇帝,随即有人感叹,关于康熙皇帝的文学作品,国内至今仍是空白。言谈中,众人无不遗憾。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决心写一部历史小说。这时候,他在部队打下的扎实的古文功底,终于派上了大用场,在研究第一手史料时,他几乎没费吹灰之力。盛夏酷暑,他把毛巾缠在手臂上,双脚泡在水桶里,既防蚊子又能取凉,左手拿蒲扇,右手执笔,拼了命地写作。几乎是水到渠成,1986年,他以笔名“二月河”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从此,他满腔的创作热情,就像迎春的二月河,激情澎湃,奔流不息。他的人生开始解冻。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在部队的自学经历,就没有后来名满天下的二月河。他在21岁时跌入了人生最低谷,又在不惑之年步入巅峰,从超龄留级生到著名作家,其间的机缘转折,似乎有些误打误撞。但二月河不这么理解,他说:“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文章字数:1098字)阅读时间:阅读速度:2.比尔盖兹和沈从文读教科书的时候,我们知道孙中山先生说过一句话:“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当前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环境下,这句话也许可以加另一个引伸:“不要做大事,要做适合自己的事。”对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很容易从行业上做些大小之分。以前这种大小之分也许在于行业的社会地位,今天则也许在于行业的实际金钱收入。对已经工作很久的上班族而言,行业的更动,已经没有那么轻易,所以就在职位的高低上做些大小之分。不要做大事,要做适合自己的事。也就是不要只注意热门的行业,不要只注意高的职位,而要做自己性向和能力适合做的工作。只有在这时候,我们工作的力量才会发挥到最大。但这很不容易。因为,这牵扯到对自己,以及对这工作的清楚认识。有人在这种认识的过程里,很幸运,很快就掌握到了;有人则不然。比尔盖兹,是个幸运中的幸运代表。读着哈佛大学的法律系,他认识到最适合自己投入的行业是计算机,就辍学改行去创立了微软。最后,他不只做了件适合的事,也做了件大事。然而绝大部份的人都没有他这么幸运。大部份人不但很难认清与查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更经常被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折磨。这又要怎么面对?可以看看沈从文的例子。沈从文在文革的时候,下放劳改。他的工作中,有一件是打扫厕所。对文学大家如他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不适合又折磨的工作,然而,他每天在清洗厕所的过程里,最大的乐趣却来自于他把便器都擦拭得光可鉴人。多年后他回忆这段日子时,都为自己把厕所清理得那么好而很得意。文革之后,沈从文没写小说,反而完成了《中华古代服饰图录》。就外人来看,大家会惊叹于这个考据工作的巍然。但事实上,他主要是因为环境虽然不像洗厕所时那么糟糕,在小说创作上却仍然见忌于郭沫若,因此不得不改做考据。我们大部份人应该都没有沈从文那么出众的才华,但也没有遭受到他那么大的折磨,必须清洗厕所,或见忌于诸如郭沫若在当时大陆的红人。所以,即使我们还没认清与查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起码,我们可以比较愉快地接受自己当前的工作,把这个工作先做得“光可鉴人”。用心,加时间,也许某一天,一个答案就跳了出来(文章字数:864字)阅读时间:阅读速度:阅读训练文章一.新闻类训练1、北京200余名矿工染尘肺病无工作证明索赔难昨日,一名尘肺矿工躺在出租房里。由于煤矿关闭,200余名患尘肺矿工维权陷入困境。本版摄影/本报记者王嘉宁摄“想找矿主赔偿,得先让他给出个证明,但煤矿都没了!”自5月底至今,房山区史家营乡数个已关停煤矿中,200余名矿工陆续查出染上尘肺。他们要取得诊断报告,必须由煤矿提供工作关系和职业史等证明材料。由于煤矿关停、矿方拒绝出具等原因,这些尘肺工人的维权陷入困境。200名矿工患尘肺51岁的钟举如原是史家营乡大村煤矿的安全员、领班。去年下半年开始,他觉得喉咙发堵、喘不上气来,但没有太在意。钟举如回忆,今年5月听说有工人被诊断为“尘肺三期”,钟举如和工友也去北京朝阳医院(国家指定的职业病诊断医院)检查。6月2日,钟举如拿到尘肺X线诊断报告,被诊断为:印象“尘肺二期”。工友们也分别为尘肺一期、二期和三期。随后,钟举如等人被医院告知,必须提供工作单位出具的工作证明和职业史等材料,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检查治疗,取得具备法定效力的职业病诊断报告书。据粗略统计,目前已有200余名矿工被诊断患上尘肺,涉及大村、台西、枣园、莲花庵等煤矿。煤矿关停维权受阻按照相关规定,5月31日,史家营乡最后一批煤矿全部关停,矿工妥善遣散,解除劳动关系。钟举如说,有工友拿着“尘肺X线诊断报告”找到煤矿负责人,要求获得工作证明材料和补偿。矿方负责人答复,煤矿承包合同到期,没有义务提供证明,“甚至说报告是假的,是敲诈”。“想找矿主赔偿,还要他们给出个证明,太难了。”矿工陈有财说,如果职业病诊断被确认,矿方就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矿方都不愿意出具证明。随后,一些尘肺矿工先后到史家营乡政府、房山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安监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求助。但都被告知,由于无法确定劳动关系等原因,不能开具相关证明材料。“签完以后就收上去了”,多名尘肺矿工证实,手头并没有和煤矿签订合同,也没有其他直接证明材料。工人们称,只有少数人有劳动合同和工伤保险。多部门正协调解决7月12日上午,百余名尘肺矿工来到房山区政府反映情况,区政府一名主要领导接待了5名矿工代表。矿工代表周遵华称,该领导说目前需要确认矿工是否在合法煤矿工作,“让给他们一段时间,会妥善处理”。该领导最后答应,8月2日时应该能给出回复。昨日,房山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科室人员称,该事件已经上报到北京市人保局、国家人保部。四川资阳当地的劳动、司法、工会等部门也来京协商此事。困境矿工没单位可寻政府无政策适用200余名尘肺煤矿工人的手中,都有朝阳医院出具的“尘肺X线诊断报告”。但不具有法律效力。维权需要医院开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这必须要有工作单位提供的职业史等材料。“煤矿都关了,我们没单位了。”这些尘肺矿工说。《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诊断所需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还可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供的有关材料作出诊断。”“目前我们开不了。”昨日,房山区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坦言,一个多月来,陆续有100多名史家营乡的煤矿工人来此,开具职业病诊断证明的介绍信。该负责人称,若是用人单位拒绝向工人们提供职业史,卫生监督所能去核实有没有该工人。目前这批工人最大的问题是,用人单位已关闭,“我们想找单位核实,也找不到了”。房山区人保局工伤认定科室人员也称,困难在于劳动关系一方主体的消失,工人们缺少职业史证明。区政府正在协调,“说到底,就是钱该谁出的问题”。房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政府会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依法帮助受侵害方诉求权益。目前陷入尴尬境地,是各种矛盾问题交织在一起的集中表现。此事牵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矿工从业资格和劳动关系的认定;二是针对此问题,现行政策中没有现成的规定和办法来适用。该负责人说,解决这个棘手问题需要有政策上的对接,也需要一个调查处理的过程。专家说法诊断与责任认定应分开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在修订中,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参与了修订。昨日,常凯称,目前对于职业病问题的处理,仍是依照过去国企时代的老办法。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关系发生巨大转变,现行法律法规已经难以跟上,应当尽快完善职业病的诊断程序和工伤认定的方法。常凯分析,我国现行做法是把医学诊断和法律责任认定捆绑,诊断鉴定机构一旦出具职业病诊断报告,同时也就认定了责任主体,这使诊断鉴定机构的压力很大,不敢轻易下结论。常凯说,参照国际经验,两者应该分开。修订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草案,就采纳了这种方式,可使职业病患者先得到及时诊断,有利于后续的劳动关系确认和工伤赔偿等环节工作。(文章字数:1868字)阅读时间:阅读速度:2、大学,我们不要你卖的“狗肉”近年来,不少重点高校纷纷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打造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院士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不断出现在各大院校的教学计划中。然而当一些学生冲着课表上排出的那些知名教授兴冲冲走进教室时,却发现课堂上频频出现的却是青年教师的身影。(7月13日《中国青年报》)打着教授的牌子,教授又不讲课,而让青年教师成为“代课教师”,这分明是“挂羊头卖狗肉”。这种不讲师德、欺骗学生的行为,冷落了求知若渴的学生们的心,无异于给教育掴了一巴掌,当然与教育方针是背道而驰的。应该说,教授亲自上课与青年教师“代课”的效果肯定不一样。教授学富五车,且讲授经验丰富,利于学生理解,从而能学到真东西。但青年教师就不一样了。据学生反映,一些“代课老师”要么是博士生没教学经验,要么是自身任务也很重的年轻教师,给人代课心不在焉,甚至根本不备课。另外,有些年轻教师上课时,往往很死板地照本宣科,课件也是网上下载的,因此,课堂上学生们基本上都低头看自己的书,往往老师提问时,教室里一片沉默,彼此尴尬不已。可想而知,这样的教育,能“打造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吗?肯定不能。教育部曾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但不少研究型大学中依然存在一个共性问题——教授们重科研轻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衡量教师水平的指标是看科研能力、承担的课题、发表论文的级别,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在SCI上发表多少篇论文,而不是看上课、教学水平如何。再则,就是某些高校利用名教授在社会上的名望,让他们去争取项目或拉赞助。这样,教授“挂羊头卖狗肉”也就“顺理成章”了。毋庸讳言,教授因为研究工作、学术活动而图省事,找人顶替上课,这种行为并不可取。一来欺骗了学生,等于自毁了形象;二来影响了本科教学质量,实在是误人子弟。因此,当前各高校在很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注重加强师德建设,并按教育部的规定,保证教授、副教授每年为学生上课的时间,让教授“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在高校内绝迹。(文章字数:862字)阅读时间:阅读速度:二、故事类1.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讲师伸出了一个手指,问学员这是几,学员们齐声说“1”。讲师又举起了一个手指,问学员是几,学员们齐声说“1”,这时讲师问:“1+1=?”,讲师随即伸出了两个手指,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