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砌筑工程施工中所用脚手架和垂直运输设施的构造及要求;2.明确砌体施工的准备内容和要求;3.掌握砖砌体、中小型砌块砌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4.掌握砌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及安全防护措施。砌筑工程包括材料运输、脚手架搭设和墙体砌筑等施工过程。第三章砌筑工程学习要求:作用: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临时设施,是在施工现场为安全防护、工人操作以及解决楼层间少量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支架。分类:1.按搭设位置分为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两大类;2.按所用材料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与金属脚手架3.按用途分为操作脚手架、防护脚手架、承重和支撑脚手架;4.按其构造形式分为多立杆式、框式、吊挂式、悬挑式、升降式脚手架以及用于楼层间操作的工具式脚手架等。第一节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施一、脚手架脚手架的基本要求:应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的需要;坚固稳定,安全可靠;搭拆简单,搬移方便;尽量节约材料,能多次周转使用。脚手架的宽度一般为1.5~2.0m,砌筑用脚手架的每步架高度一般为1.2~1.4m,装饰用脚手架的一步架高一般为1.6~1.8m。作用:外脚手架沿建筑外围从地面搭起,用于外墙砌筑与外装饰施工。类型:其主要形式有多立杆式、框式、桥式等。多立杆式应用最广,框式次之。1.多立杆式脚手架(1)构造组成:多立杆式脚手架主要由立杆、纵向水平杆(大横杆)、横向水平杆(小横杆)、斜撑、脚手板等组成(见图3-1)。多立杆式脚手架分双排式和单排式两种形式。多立杆式外脚手架的一般构造要求见表3-1。(一)外脚手架(2)承力结构脚手架的承力结构主要指作业层、横向构架和纵向构架三部分。1)作业层是直接承受施工荷载。2)横向构架由立杆和小横杆组成,它是脚手架的受力主体。3)纵向构架是由各榀横向构架通过大横杆相互之间连成的一个整体,它应沿房屋的周围形成一个连续封闭的结构。(3)支撑体系:脚手架的支撑体系包括纵向支撑(剪刀撑)、横向支撑和水平支撑。(4)抛撑和联墙杆:脚手架由于其横向构架本身是一个高跨比相差悬殊的单跨结构,仅依靠结构本身尚难以作到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防止倾覆和抵抗风力(5)搭设要求:脚手架搭设时地基应平整坚实,并设置底座和垫板,有可靠的排水措施;杆件应按设计方案进行搭设;相邻立柱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脚手板或其它作业层板铺板的铺设应符合有关规定。2.框式脚手架(1)基本组成框式脚手架又称门式脚手架。框式脚手架由门式框架、剪刀撑、水平梁架、螺旋基脚组成基本单元,将基本单元相互连结并增加梯子、栏杆及脚手板等即形成脚手架(图3-5)。(2)搭设要求框式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制在45m以内,采取一定措施后达到80m左右。施工荷载一般为:均布荷载1.8KN/㎡,或作用于脚手架板跨中的集中荷载2KN。搭设框式脚手架时,基底必须夯实找平,并铺可调底座,以免发生塌陷和不均匀沉降。要严格控制第一步门式框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门架顶部的水平偏差不大于5㎜。门架的顶部和底部用纵向水平杆和扫地杆固定。门架之间必需设置剪刀撑和水平梁架(或脚手板),其间连接应可靠,以确保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其结构型式有折叠式、支柱式和门架式等多种。1.折叠式作用:适用于内墙砌筑和内粉刷,也可用于砖围墙、砖平房的外墙砌筑和粉刷。分类:按材料不同分为角钢、钢管和钢筋折叠式里脚手架。搭设要求:角钢折叠式里脚手架的架设间距,砌墙时不超过2m,粉刷时不超过2.5m。可以搭设两步脚手架,第一步高约1m,第二步高约1.65m。钢管和钢筋折叠式里脚手架的架设间距,砌墙时不超过1.8m,粉刷时不超过2.2m。(二)里脚手架2.支柱式支柱式里脚手架由若干个支柱和横杆组成。适用于砌墙和内粉刷。其搭设间距,砌墙时不超过2m,粉刷时不超过2.5m。支柱式里脚手架的支柱有套管式和承插式两种形式。架设高度为1.50~2.10m。3.门架式门架式里脚手架由A形支架与门架组成。适用于砌墙和粉刷。支架间距砌墙时不超过2.2m,粉刷时不超过2.5m。按支架与门架的结合方式,分为套管式和承插式两种。砌筑工程中常用的垂直运输设施有塔式起重机、井架、龙门架、施工电梯、灰浆泵等。1.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具有提升、回转、水平运输等功能,故在可能条件下宜优先选用。2.井架、龙门架(1)井架井架是施工中常用的简便垂直运输设施。井架通常带一个起重臂和吊盘。搭设高度可达40m,需设缆风绳保持井架的稳定。二、垂直运输设施(一)垂直运输设施的种类(2)龙门架龙门架是由两根三角形截面或矩形截面的立柱及横梁组成的门式架(见图3-13)。在龙门架上设滑轮、导轨、吊盘、缆风绳等,进行材料、机具和小型预制构件的垂直运输。3.施工电梯施工电梯多为人货两用,按其驱动方式可分为齿条驱动和绳轮驱动两种。齿条驱动电梯又有单吊箱(笼)式和双吊箱(笼)式两种,并装有可靠的限速装置,适用于20层以上建筑工程使用。绳轮驱动电梯为单吊箱(笼),无限速装置,轻巧便宜,适于20层以下建筑工程使用。1.覆盖面和供应面塔吊的覆盖面是指以塔吊的起重幅度为半径的圆形吊运覆盖面积;垂直运输设施的供应面是指借助于水平运输手段(手推车等)所能达到的供应范围。2.供应能力塔吊的供应能力等于吊次乘以吊量;其他垂直运输设施的供应能力等于运次乘以运量。垂直运输设备的供应能力应能满足高峰工作量的需要。3.提升高度设备的提升高度能力应比实际需要的升运高度高出不少于3m,以确保安全。(二)垂直运输设施的设置要求4.水平运输手段在考虑垂直运输设施时,必须同时考虑与其配合的水平运输手段。5.装设条件垂直运输设施装设的位置应具有相适应的装设条件,如具有可靠的基础、与结构拉结和水平运输通道条件等。6.设备效能的发挥各施工阶段的垂直运输量相差悬殊时,应分阶段设置和调整垂直运输设备,及时拆除已不需要的设备。7.设备拥有的条件和今后利用问题应充分利用现有设备。8.安全保障垂直运输设备都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使用。1.砂浆的分类砂浆按组成材料不同分为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和非水泥砂浆三类。水泥砂浆:仅用水泥和砂拌合成的水泥砂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但和易性差,多用于高强度和潮湿环境的砌体中。水泥混合砂浆:在水泥砂浆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石灰膏或粘土膏的水泥混合砂浆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且和易性和保水性好,多用于一般墙体中。非水泥砂浆:不含有水泥的砂浆,如白灰砂浆、粘土砂浆等。强度低且耐久性差,可用于简易或临时建筑的砌体中。第二节砌体的材料准备一、砂浆的制备2.砂浆的制备要求(1)砂浆的配合比应事先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2)材料要求1)水泥用量水泥砂浆的最小水泥用量≥200kg/m3。2)砂砂浆用砂宜采用中砂。砂中的含泥量,对于纯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宜超过5%;对于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3)石灰膏用块状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其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用粘土或亚粘土制备粘土膏,应过筛,并用搅拌机加水搅拌。4)外加剂为了改善砂浆在砌筑时的和易性,可掺入适量的有机塑化剂,其掺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0.5/10000~1/10000。(3)砂浆的拌合1)拌合方式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2)拌合时间一般砂浆拌合时间不得少于2min;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为3~5min。(4)砂浆的使用要求:1)稠度:拌成后的砂浆,其稠度应符合表3-3规定;2)使用时间: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如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5)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强度为准。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2.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尚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3.在砌砖前应提前1~2d将砖堆浇水湿润,以使砂浆和砖能很好地粘结。二、砖的准备1.施工机械砌筑前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组织垂直和水平运输机械、砂浆搅拌机械进场进行安装、调试。2.施工用脚手架及工具包括砌筑脚手架、砌筑工具(如皮数杆、托线板)等。三、施工机具的准备1.砌体分类:砌体可分为:砖砌体,砌块砌体,石材砌体,配筋砌体,及在非地震区采用的实心砖砌筑的空斗墙砌体。2.砌体的一般要求:除应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外,还必须有良好的砌筑质量,以使砌体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良好的受力性能,一般要求:灰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厚薄均匀;组砌方式: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筑质量:接槎牢固,墙面垂直。第三节砌筑工程一、砌体的一般要求1.毛石基础构造毛石基础的构造见图3-14。2.毛石基础施工要点(1)基础砌筑前,应先验槽并将浮土和垃圾清除干净。(2)放出基础轴线及边线,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3)毛石基础砌筑时,应采用正确的组砌方式。二、毛石基础与砖基础砌筑(一)毛石基础(4)石砌体的灰缝厚度应符合要求。(5)应按规定设置拉结石。(6)阶梯形毛石基础,上阶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阶石块的1/2,相邻阶梯毛石应相互错缝搭接。(7)毛石基础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基础每天可砌高度应不超过1.2m。1.砖基础构造砖基础的构造见图3-15。砖基础下部通常扩大,称为大放脚。大放脚有等高式和不等高式两种。2.砖基础施工要点(1)砌筑前,应将垫层表面的浮土及垃圾清除干净。(2)放出基础轴线及边线并立好基础皮数杆,其放线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二)砖基础(3)砌筑时应立皮数杆并拉准线砌筑,按规定留槎。(4)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处向低处搭接。(5)组砌方式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灰缝的宽度及砂浆饱满度。(6)基础砌完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土要在基础两侧同时进行,并分层夯实。1.砖墙的砌筑形式主要有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梅花丁、两平一侧和全顺式等。(1)一顺一丁(图3-16a)(2)三顺一丁(图3-16b)(3)梅花丁(图3-16c)(4)两平一侧(5)全顺式三、砖墙砌筑(一)砌筑形式2.砖墙交接处组砌方式:(1)转角处的组砌方式见图3-17a;(2)砖墙丁字接头处的组砌方式见图3-17b;(3)砖墙十字接头处的组砌方式见图3-17c。工艺流程如图:抄平、放线摆砖立皮数杆砌筑勾缝、清理盘角、挂线(二)砌筑工艺1.砖墙应平行砌筑,砖层必须水平,基础和每楼层砌完后必须校对一次水平、轴线和标高。2.砖墙的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但不小于8㎜,也不应大于12㎜。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3.砌筑时应立皮数杆并拉准线砌筑,按规定留槎。直槎的拉结筋间距、数量、埋入长度、弯钩形式应符合要求。(三)施工要点4.砖墙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润湿,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5.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梁或梁垫的下面及挑檐、腰线等处,应是整砖丁砌。6.砖墙中留置临时施工洞口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7.砖墙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不宜大于4m。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应设在变形缝或门窗洞口处。砖墙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9.在下列墙体或部位中不得留设脚手眼1)120㎜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2)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石砌体为300㎜)和转角处450㎜(石砌体为600㎜)范围内;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范围内;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配筋砌体的类型:有网状配筋砌体柱、水平配筋砌体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和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四、配筋砌体1.砖柱(墙)网状配筋的构造:砖柱(墙)网状配筋,是在砖柱(墙)的水平灰缝中配有钢筋网片。钢筋网片设置方式、间距、保护层厚度及砖、砂浆的强度应符合规定。2.组合砖砌体的构造:组合砖砌体是指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的组合砌体构件,有组合砖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