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燃烧与灭火》宽城育才中学裴庆敏一、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讲解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学生对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也已经了解了部分物质的燃烧情况,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发现和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亲自实施探究方案→总结归纳形成结论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三.学情分析:化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燃烧现象比较熟悉,但对于燃烧的实质、灭火的原理、如何更好地利用燃烧放热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没有清楚的理解和认知,因此如何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再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去,是本节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知道遭遇火灾时如何自救,增强消防安全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难点: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实际应用。2、探索方案的设计与实施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索、交流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六、学法:合作、探究。七、仪器、药品:烧杯、药匙、镊子、试管、白磷、红磷、开水、棉花球、酒精、蜡烛、小木条、煤块、酒精灯。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展示幻灯片,火箭发射和消防官兵扑没大楼火灾[提问]大家看完这两幅图片想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板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观看联想][回答]燃烧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燃烧和灭火的条件。从而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温故求新][回顾]前面我们讲过许多燃烧反应,如铁丝、硫、碳在氧气中燃烧。[提问]你能讲一讲燃烧的特征是什么?并试着给燃烧下一个定义呢?[归纳]燃烧的定义和特征一、燃烧1、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特征:发光、发热,氧化反应。交流讨论]特征:发光、发热,化学反应。[回答提问]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复习了氧气的相关性质。[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提问]燃烧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燃烧?[板书]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讨论回答]讨论、猜想、交流、汇报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制定方案,设计实验][布置任务]我们的假设要用实验来验证它是否成立?我们一起来先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生师互动,交流讨论。评价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合理设计实验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肃认真,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分组实验,感观认知][布置任务]教师根据师生共同制定出的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分组实验:(1)分别用棉花球蘸取酒精和水,在酒精灯上点燃。(2)点燃两支蜡烛,在其中一只上罩一个烧杯(3)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木条和煤块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布置任务]请同学们交流实验结果,并对每一个实验展开讨论,形成正确的认识。[倾听][引导]对于学生在讨论回答过程中得出的答案,进行适当指正,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介绍]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是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交流讨论][思考并回答]实验1结论:燃烧与物质的本性有关,物质必须有可燃性才能燃烧。实验2结论: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实验3结论:可燃物的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一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修正—得出结论。[改进实验,深入探索][提问]这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不可?还是满足一个就可以?让我们来用实验验证。[小结]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可燃物才能燃烧。[板书](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提问]此实验符合环保要求吗?能否设计改进实验?[思考回答]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2、怎样使水中的白磷燃烧?[交流讨论]不符合环保要求,并讨论改进实验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展火三角,巩固新知]教师及时展示“火三角”,强调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感受、理解、记忆。深刻体会,巩固加深。强化新知。为灭火原理作好理论准备。[火灾危害巨大,引出灭火原理][过渡]通过展示一组火灾图片,当火灾发生时,无处逃生的人们最希望什么?从而引出灭火的必要。[点拔]根据燃烧所需三个条件,我们怎样灭火呢?观看,感受。引起内心的震动。反推理解新知,思考得出结论: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辩证看事情,掌握原理,知识就能造福人类。让学生学会逆推法,从而获得新认识。[师生互动,一显身手][场景]教师给出指定的器材,让同学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熄灭燃着的蜡烛。然后交流、讨论得出其灭火所用原理。[提问]在刚才这些灭火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最简单、方便、可行?[迁移运用]老师出示灭火事例,学生选择合理方法,指出其原理。汇报结果加深理解学生掌握原理与方法讨论、观看、学习。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综合运用于自身生活中。教导学生珍爱生命,报效祖国。[消防安全,防患未燃]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认识灭火器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更关心生活,关注消防安全,防患于未燃。让学生体验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回顾总结,整理新知]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着火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师生回顾,总结。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明确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感知学习的乐趣。[板书设计]:第七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燃烧条件:灭火的原理:1、可燃物清除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隔绝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展示应用巩固练习]1、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2.1995年12月8日,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的措施中,正确的是()①沿楼梯迅速下移;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3、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薪:指柴火。)这一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请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小结]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小结:通过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何收获?学会了哪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作业]本节同步练习册习题。九、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分组实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展示,从多个信息角度体会到了燃烧的内在实质,从而学会的灭火的原理和具体方法,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知识上达到的预期的目标。在情感上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进一步学好化学起了承上启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