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居民低消费率的原因分解与政策启示黄烨菁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内容摘要:中国居民低消费率的长期持续是中国宏观经济特有的问题,这一形态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而愈加严重,本文认为高储蓄是导致低消费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论文在对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从纵向视角和横向国际视角加以描述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导致低消费的成因,论文将导致居民低消费的成因分解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聚焦居民可支配收入,从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及其内部构成探悉低消费的“源头”因素,另一方面则基于扩展的消费函数,从诸多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中考察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最显著的因素。将上述两个层面综合起来,我们能够全面认识导致中国居民低消费水平的原因。论文在最后一部分根据前面的结论提出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导向,并对目前已经出台的刺激内需的措施作简要评价。关键词:低消费可支配收入消费意愿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副研究员伴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加深和GDP高速增长,国民消费却一直2处于低水平,这是中国经济特有的一个现象。它与传统的家庭消费理论所指导的市场化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相悖的,形成国际上解释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上的一个“谜团”。为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刺激内需扩大消费是根本举措,目前已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目标重点。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居民消费的措施,但是收效并不明显,消费率的降低在近几年甚至有加剧的趋势。本文的分析将遵循如下思路展开:通过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国际比较对中国低消费总体特征加以描述,在此基础上将低消费的成因加以分解,从可支配收入的实际水平和消费意愿两个层面系统地剖析导致中国居民低消费的缘由,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一、问题的提出——中国低消费率的现状与国际比较经典的家庭消费理论告诉我们,当一个经济体的市场化程度提高,资源的配置则更多地趋于由家庭单位决定。换句话説,居民消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趋于提高。中国作为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经济体,基于这一理论,应当出现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但现实情况则是中国居民总体消费倾向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缓慢下降形态,这与同时期的转型国家形态存在很大差异。从统计数据看,2008年中国消费的GDP占比为36.6%,而同期全球转型国家平均水平是55.1%,而世界的平均水平则是58.8%①。①资料来源:MarketIndicators&Forcasts,EIUDataServices,BVD全球金融与经济分析数据库,从消费主体加以区分,我们将国民消费区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通过对比可以说明中国消费的结构特征。通过1955年到2006年的两类消费占GDP比重的变化,我们发现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政府消费在过去30年基本保持稳定水平,并在近三年来略有提高势头,而居民消费则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见图1)。010203040506070801955196519731982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占GDP比重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政府消费占GDP比重图1中国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占GDP比重的对比数据来源:中国财政经济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期整理根据国际学者对中美两国经济的比较,中国目前的市场发育阶段总体上接近于美国19世纪后期的水平。当时的美国刚刚结束南北战争,建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贯穿美国的铁路,全国性媒体网,以及覆盖整个美国市场的大型企业,这三方面构成当时美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特征。今天的中国也在积极修建贯穿全中国的高速公路,完善铁路和航空运输,并鼓励在中国西部进行投资。基于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关政策的导向,中国市场应4该形成对各类商品和服务更多的国内需求,居民消费将持续扩大,形成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经济增长的主导动力。但是,以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的消费水平作为分析指标,通过国际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国内消费占GDP比重这一指标在过去30多年中呈现总体下降趋势,明显低于典型的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见图2),这与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率是不相一致的。结合改革开放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受“短缺经济”形态的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受到高度抑制而呈低水平状态,但是在市场化改革后确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伴随市场经济程度提高而逐步提高。在过去20年内,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是57%,而印度则是75%,这个现象是无法用市场化不足来加以解释的。综合上述国际比较的结果,中国的消费水平无疑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这个结果无疑与居民消费受市场化水平影响的国际经验不相一致。5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的国别比较02040608010019611965196919731977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巴西居民消费占比印度居民消费占比美国居民消费占比中国居民消费占比日本居民消费占比图2中国与部分国家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的对比数据来源: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WorldBankData&Research,二、原因之一------可支配收入为视角的分析有关中国低消费水平和消费倾向的缘由,较多的研究成果都提到了中国的高储蓄,从“高储蓄、低消费”的这对非此即彼的关系式来解释消费不足问题,储蓄和消费作为可支配收入中的两大主体无疑形成此消彼长的关系,储蓄率提高只是较小的因素,更关键的原因来自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下降。1.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低水平很多国际学者的研究指出中国居民消费相对于市场化发展水平的滞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导致高储蓄率的文化和制度等因素6[1](pp1-20)。毫无疑问,储蓄率问题是解释低消费的重要原因,但非全部。经相关研究考察,中国居民部门的储蓄倾向自1992年到2000年处于小幅下降趋势,从2002年以来才缓慢回升至1992年的水平,可以说是一个总体上波动不大的发展趋势②。而从储蓄占GNP比重的指标看,中国消费率在20世纪90年代末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之际开始持续提高,在此之前储蓄率经历了从占GNP19%的比例(1992年)到GNP的15.8%(2001)的下降,随后不断提高直至2007超过20%,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则相应从90年代末的25%攀升到目前的34%左右。根据储蓄水平的这一变化,如果假设可支配收入保持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将储蓄在相同时间段内的提高空间“搬移”到消费的下降空间,仅相当于消费比重下降1.3%(从48.2%下降到46.9%),但实际上消费比重下降幅度达到9%(降至39.6%),而另外将近8%背后的力量实际上来自居民收入本身的下降,根据国民收入的资金流量,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从1992年的68.69%下降到2005年的61%,这才是导致消费下降的真正原因③。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作为导致低消费水平的核心因素,与消费函数的基础模型的内涵是一致的,即收入与消费的正相关关系。这里的收入我们需要引入居民可支配收入加以描述。从宏观数据看,居民收入水平相比经济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20多年时间内一直呈现稳定并略下降的态势。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将近20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全球之最,但是居民收入②详细内容参见: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③数据来源:JahangirAziz&LiCui,“ExplainingChina’sLowConsumption:TheNeglectedRoleofHouseholdIncome”,IMFWorkingPaper,WR/07/181,P6.7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GDP以平均10%的速度增长,各级政策的财政收入也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但是按支出法统计的GDP构成中,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持续放慢,与GDP的增长态势相比,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见表1)。表1中国GDP增长率与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比较年份GDP增长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率(%)2002年9.111.82003年10.09.32004年10.18.42005年10.48.52006年11.68.92007年13.07.7数据来源:MarketIndicators&Forcasts,EIUDataServices,BVD全球金融与经济分析数据库,从中国可支配收入的构成情况看,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居民收入向城市倾斜的特征非常突出(见表2),这对于目前仍然占人口比重接近60%的农村而言,是阻碍农民扩大消费的首要原因,也成为我国整体消费水平偏低的重要因素。另外,不同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也在扩大。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收入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收入的5-10倍,因此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城市内部不同行业的差距对于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带来较高的风险意识,进而导致当期消费意愿降低的结果。表2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速度(%)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速度8200384729.0200326224.3200494227.7200429366.82005104939.6200532556.220061175910.4200635877.420071378612.2200741409.5资料来源:转引自李方,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与对策探析,《商业经济》,2009年2月,P16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效应,经济增长率持续提高,但是相应的开放经济经济部门的劳动者收入变化与此并不匹配。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外向型制造业的劳动者实际收入增长缓慢的现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研究报告指出广东省作为中国最富裕的一个省,但是其劳动力市场雇员的薪金收入占GDP的比重(通过收入来衡量)却从改革初期的60%下降到2006年大约38.7%④。进一步分析这个虽然这个形态背后有时滞的因素,但是这个趋势在整个改革时期都长期持续,这背后是中国现存经济增长模式下偏好资本品忽视劳动力要素的症结。这个因素导致增长的回报更多地偏好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2.可支配收入的分解为了对居民收入偏低的原因作进一步探讨,我们将可支配收入加以分解,将收入粗略地分解为劳动报酬(薪资)、来自政府的财政转移以及个人投资收益,通过国际比较可以看到,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来自劳动报酬的收入占了绝对主体,由于在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中,通过税收使用与公共服务所体现出来的财政转移非常低,而投入④资料来源:新华网2008年7月11日,收入在目前的中国仍然收到多重约束而提高缓慢,因此劳动报酬构成了居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在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中尤其明显。从平均水平看,劳动报酬长期以来占据整个居民收入70%的比重,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绝对主体。居民获得的劳动报酬来自企业向居民支付的报酬和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劳动报酬两大部分。我们发现,来自政府部门支付的劳动报酬自1992年以来呈上升态势,而企业向居民支付的劳动报酬则下降较快,构成居民劳动报酬净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据居民收入内部主要项目占国民初次分配收入的比重数据(见表3),可以看到劳动报酬净额占比从1992年的36.66%下降到2005年的31.46%,反映出企业和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劳动报酬在国内收入中的比重总体上下降,其中来自企业的部分持续下降了6个百分点,对应到企业初次分配收入占比的上升态势,这个下降与企业的收入提高之间是直接对应的,因此,来自企业支付劳动报酬的减少是导致可支配居民收入下降的最大原因。从个人投资收益看,另一项虽然金融市场经历改革活力不断增强,居民从投资活动的收益还是非常有限,在整个国民收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