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位诗人,因为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按规定,刺史应在县衙里住三间房子。可知县却故意刁难他,安排他在城南寒冷的江边居住,可这位诗人不但没有埋怨,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很生气,于是他又将诗人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诗人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依旧悠然自得,又让他搬家,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这位诗人想,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身居斗室的他,提笔写下一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短文,并请人刻在石碑之上,立于门前。视频陋室铭刘禹锡一、关于文体及作者1、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2、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二、字词积累1.重点词语解释(1)斯.是陋室这(2)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3)谈笑有鸿.儒大2.词类活用分析(1)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2)有龙则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灵气(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3.古今异义区分(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2)可以调.素琴古义:调弄、弹奏今义:调解4.特殊句式认知(1)判断句式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的“是”表判断。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中的“……者也”表判断。(2)倒装句式“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三、关键语句翻译(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四、文章内容理解•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7、《陋室铭》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五、重点难点分析(1)《陋室铭》一文中,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入手来揭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点拨:通过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陋室不陋”的原因:①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②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③恬然自适的生活,则表现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文章从这三个方面点明了“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喻喻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清幽(景)生活恬适(趣)古贤自喻反问点题交往高雅(友)托物言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目的何在?引古代贤士的“陋室”类比,说明只要“德馨”便陋室不陋;也有将自己和名贤类比之意。“何陋之有”起什么作用?•引孔子的话证明,只要君子居之,便陋室不陋;•呼应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点明全文,这句话也是点睛之笔,全文的文眼。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这样的句子叫骈句,也就是修辞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文章写法归纳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无丝竹之乱耳。4.孔子云:何陋之有?比喻对偶对偶借代引用反问1、“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言志:——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2、骈散结合、音韵和谐。作用: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感3、对偶、反问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文中哪句话是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通过对“陋室不陋”的描绘,表达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