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概述真核细胞中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功能:1.遗传物质贮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2.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最大区别核进化意义:核物质区域化1.保护核内DNA免受损伤,保证遗传的稳定性2.使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在时空上分离数量:单核(多数细胞)双核(肝、肾、软骨细胞)多核(破骨细胞、骨骼肌细胞等)无核(成熟红细胞)大小:高等动物细胞核直径通常在5~10μm生长旺盛的细胞:核较大,如卵、肿瘤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核较小常用核质比来表示细胞核的相对大小细胞核的数量、大小与形态形态:间期才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的完整结构;多样,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与细胞的形状、类型、发育时期等有关。①核膜②染色质③核仁④核基质间期核的结构主要由4部分构成第一节核膜核膜(nuclearmembrane)又称核被膜(nuclearenvelope)一、核膜的化学组成二、核膜的结构三、核膜的功能一、核膜的化学组成主要为蛋白质(65%~75%)和脂类,可能还有少量DNA和RNA所含的酶类和脂类都与ER相似,但含量有差异二、核膜的结构*电镜下,核膜是由内核膜、外核膜、核周间隙、核孔复合体和核纤层等结构组成。(一)外核膜(outermembrane)与糙面内质网膜相连续外表面有核糖体附着外表面附着有细胞骨架成分,起着固定细胞核并维持细胞核形态的作用。(二)内核膜(innermembrane)表面无核糖体附着核质面附着有核纤层,对核膜其支持作用(三)核周间隙(perinuclearcisternae)内外两层核膜之间的腔隙与内质网腔相连,内含多种蛋白质和酶(四)核孔复合体核孔:内外核膜融合之处形成的环状开口数量:3000~4000个/哺乳类细胞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较多电镜下,核孔是由多种蛋白质以特定方式排列而成的复合结构,称为核孔复合体(nuclearporecomplex,NPC)。NPC胞质面观NPC核质面观NPC由四种组分构成:①胞质环②核质环③辐•柱状亚单位•环状亚单位•腔内亚单位④中央栓※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捕鱼笼式(fish-trap)结构模型被普遍接受核孔复合体模式图核篮胞质面核质面侧面观核孔复合体的化学组成:主要由蛋白质组成核孔蛋白(nucleoporin,Nup)的特点进化上高度保守多含有一簇FG重复序列F:苯丙氨酸G:甘氨酸(五)核纤层(nuclearlamina)※概念*:核纤层是位于内核膜内侧与染色质之间的一层由高电子密度纤维蛋白质组成的网络片层结构。只存在于间期核中,分裂期解体核纤层的化学成分:核纤层蛋白(属于中间纤维蛋白)哺乳类细胞的核纤层蛋白(lamin)有3类laminAlaminCLaminB由同一基因编码的不同的加工产物※核纤层的功能*1.核纤层在细胞核中起支架作用2.核纤层与核膜的崩解和重建密切相关laminA、C分散到胞质中laminB与核膜小泡结合3.核纤层与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相关分裂间期,染色质与核纤层结合紧密,不能螺旋化成染色体;分裂前期,核纤层解聚,染色质与核纤层的结合丧失,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4.核纤层参与DNA的复制利用爪蟾卵母细胞核重建体系的研究发现,重建的缺乏核纤层的细胞核不能进行DNA的复制,提示核纤层参与了DNA复制。三、※核膜的功能*1.核膜为基因表达提供了时空隔离屏障使DNA复制、RNA转录与蛋白质翻译在时空上分离,建立了遗传物质稳定的活动环境;保证了RNA转录后先进行加工、修饰,才能输入细胞质中,进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使遗传信息的表达调控过程更加精确、高效。2.核膜参与蛋白质的合成3.核孔复合体控制着核-质间的物质交换核孔复合体是介导核-质间物质交换的双向亲水通道具有两种运输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9-10nm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被动运输静止状态下,核孔中央有直径9~10nm的亲水通道,水、无机离子、小分子及直径小于10nm的物质原则上可自由通过。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绝大多数生物大分子的核-质分配需要借助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方式来实现。具有高度选择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核孔复合体的孔径可调,主动运输的功能直径比被动运输大,为10~20nm,可调节达26nm。②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是信号识别与载体介导的过程,需消耗能量。③具有双向性,兼有核输入与核输出两种功能核输入:DNA复制与RNA转录所需的各种酶、组蛋白、核糖体蛋白等核输出:mRNA、tRNA、核糖体大小亚基等1.亲核蛋白的核输入※亲核蛋白*(karyophilicprotein):指在细胞质中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经核孔转运入细胞核发挥作用的蛋白质。游离核糖体亲核蛋白一般都有一段特殊的氨基酸信号序列,起着定向和定位的作用,保证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向核内输入,这一特殊的信号序列称为核定位序列*(nuclearlocalizationsequence,NLS)。NLS特点:含4~8个氨基酸的短肽序列不同亲核蛋白上的NLS不同,但都富含碱性氨基酸(Lys、Arg),通常还有脯氨酸NLS可以位于亲核蛋白的任何部位,并且在指导亲核蛋白完成核输入以后不被切除。-Pro-Pro-Lys-Lys-Lys-Arg-Lys-Val-具有正常NLS的T-抗原聚集于细胞核内NLS发生突变的T-抗原分布于胞质中病毒SV40的T-抗原在宿主细胞中的分布亲核蛋白入核转运的条件①核定位序列(NLS)②NLS受体(核输入蛋白)核输入受体α核输入受体β③Ran:一种GTP结合蛋白核输入受体亲核蛋白亲核蛋白的核输入过程2.RNA及核糖体亚基的核输出核输出受体带有核输出信号的蛋白质核质胞质第二节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质(chromatin):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细丝状复合结构。染色体(chromosome):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质经复制后反复缠绕凝聚而成的条状或棒状结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时相的不同表现形态。•细丝状,弥散分布于核内•有利于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间期染色质中期染色体•条状或棒状结构•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从裂解的核中溢出的染色质中期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①DNA②组蛋白③非组蛋白④RNA少量,含量随细胞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变化染色质的稳定成分,占染色质总量的98%,二者比例约1:1一、染色质与染色体的组成成分1.DNA序列的类型真核细胞DNA序列分为3类①单一序列(单拷贝序列)在基因组中一般只有单一拷贝或少数几个拷贝绝大多数编码蛋白质(酶)的结构基因均属于单一序列(一)DNA——遗传信息的载体②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在10~105之间,序列长度从几百到几千个bp不等多数是不编码序列,构成基因内或基因间的间隔序列,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少数是有编码功能的基因,如rRNA基因、tRNA基因、组蛋白基因、核糖体蛋白的基因等。③高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超过105,分布在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和端粒区,长度一般为几个至几十个bp。高度重复序列有些散在分布,另一些则串联重复,均不能转录主要是构成结构基因的间隔,维系染色体结构,还可能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有关。2.一条功能性染色质DNA必须具备3类功能序列*※人:GGGTTA核小体组蛋白染色质(二)组蛋白(histone)1.组蛋白的特点•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蛋白•碱性蛋白,富含的Arg和Lys等碱性氨基酸•带有正电荷,可与带负电荷的DNA紧密结合(非特异性结合)。2.※组蛋白的分类*组蛋白共有5种,按功能可分两大类⑴核小体组蛋白(nucleosomalhistone)H2A、H2B、H3、H4;组成八聚体,协助DNA卷曲成核小体结构无种属及组织特异性,进化上高度保守⑵H1组蛋白•稳定核小体并与核小体的进一步包装有关•有一定的种属及组织特异性3.※组蛋白的功能*协助折叠及包装DNA形成染色体保护DNA不被酶消化组蛋白与DNA的结合可抑制DNA的复制与转录组蛋白乙酰化、磷酸化等化学修饰可改变组蛋白的电荷性质,使组蛋白与DNA结合力减弱,有利于DNA的复制和转录。甲基化则可增强组蛋白和DNA的相互作用,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三)非组蛋白(non-histone)概念:除组蛋白之外的染色质结合蛋白的总称特点:含量少,种类多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种类和数量均不相同与特异的DNA序列结合※功能*:协助DNA折叠,启动和推进DNA的复制,调控基因转录二、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按间期核中染色质螺旋化程度、功能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异同*相同点:化学本质相同,只是不同功能状态下染色质的不同构型而已,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不同点常染色质异染色质间期结构松散紧密碱性染料染色着色浅着色深螺旋化程度低高转录活性具有转录活性无转录活性主要分布部位核中央核边缘、核仁周围序列特点单一或中度重复DNA序列组成性异染色质:高度重复DNA序列复制行为早复制晚复制、早聚缩异染色质可分两类:组成性异染色质:指在各种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中(除复制期外)均呈凝缩状态的异染色质。由高度重复的DNA序列构成不转录也不编码蛋白质多分布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端粒、次缢痕等部位兼性异染色质:只在某些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处于凝缩失活状态,而在其他时期松展为常染色质。总量变化与细胞类型有关,胚胎细胞中含量少,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含量多。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的X染色质(巴氏小体)即为一种兼性异染色质Barrbody三、※染色质组装成染色体*伸展的染色质纤维(一)核小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是染色体组装的一级结构,为直径约10nm的圆盘状颗粒。※核小体的组成*:DNA:约200bp左右146bp:盘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称核心DNA60bp:连接相邻的核小体,称连接DNA(长度变异大)组蛋白八聚体:一个H1组蛋白:一个核小体串珠的形成使DNA分子长度压缩了约7倍(二)核小体进一步螺旋形成螺线管螺线管(solenoid)是染色质的二级结构,是在组蛋白H1的协助下,由核小体串珠结构盘旋而成的中空结构每圈6个核小体,外径30nm,螺距11nm螺线管的形成使核小体串珠结构压缩了约6倍10nm组蛋白八聚体H1组蛋白DNA组蛋白八聚体核小体组蛋白H1位于螺线管的内部,是螺线管形成和稳定的关键因素A.30nm染色质纤维B.核小体串珠电镜下,间期核中的染色质大多以一种30nm染色质纤维(螺线管)的形式存在。(三)螺线管进一步包装成染色体关于螺线管如何进一步包装成染色体,目前有两种模型:①多级螺旋模型(multiplecoilingmodel)②染色体骨架-放射环模型(scaffold-radialloopstructuremodel)1.※多级螺旋模型*一级结构:核小体,直径10nm二级结构:螺线管,直径30nm三级结构:超螺线管,直径0.2~0.4um四级结构:染色单体最早是Laemmli等(1977)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提出的。他们用2mol/L的NaCl加肝素处理HeLa细胞的中期染色体,除去组蛋白和大部分非组蛋白后,在电镜下看到了由非组蛋白构成的染色体骨架和由骨架伸出的无数的DNA袢环。2.染色体骨架-放射环模型※染色体骨架-放射环模型*一级结构:核小体二级结构:螺线管(30nm纤维)高级结构:袢环结构和染色单体高级结构的组装过程:⑴螺线管进一步折叠成一系列袢环结构,袢环的基部连于中央的染色体骨架上。⑵每18个袢环呈放射状平面排列,形成微带。⑶约106个微带沿纵轴排列,形成染色单体。染色体骨架-放射环模型四、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高度凝集,形态、结构特征明显,可作为染色体一般形态和结构的标准。中期染色体由着丝粒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主要结构:着丝粒、主缢痕、次缢痕、端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