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史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它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关注,一代又一带的科学家对它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人的心理,即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但是,心里的本质是什麽,意识的本质又是什麽;心理现象是怎麽发生,它又是在什麽条件下得以发展和完善,最后达到意识的水平的;心理活动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怎样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心理学研究所要解决的。心理现象可以从它的发生,发展上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构成了心理学中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两个分支;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上进行研究,构成了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的神经机制,构成了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服务于提高人的工作水平,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这又构成了心理学众多的应用分支。例如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医学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于教育的教育心理学;服务于管理的组织管理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此外还有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等心理学分支。把上述研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最一般的规律,这就是普通心理学。可以说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科学。普通心理学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心理学的各个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一)认知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他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二)需要和动机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三)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四)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能力、气质和性格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上述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需要、动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它们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先有心理过程,而后逐渐形成了人格。人格形成以后,又会对心理过程具有制约的作用。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基础。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现象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才由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只有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了心理。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非常简单,像环节动物只有一条简单的神经索,它们只具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它们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对事物外部的整体加以认识了;灵长类动物,像猩猩、猴子,大脑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它们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有了思维的萌芽,但是还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人的大脑是最复杂的物质,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所以,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获得这一正确的认识经历了几千年。现在,这一论断得到了人们生活的经验,临床的事实,以及从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研究所获得的大量资料的证明。以致今天“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论断对大家来说已经是常识性的知识了。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健全的大脑给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有反映外界事物产生心理的机能,心理并不是它自身所固有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现的两个狼孩——让狼叼走养大的孩子,他们有健全的人的大脑,但是,他们脱离了人类社会,是在狼群里长大的,他们只具有狼的本性,而不具备人的心理。所以,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似的机械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四、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只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揭示心理的实质和规律。所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是自然科学的任务,研究社会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又是社会科学的任务。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如果他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如果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社会科学家。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这句话正确地概括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实。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心理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古代中外哲学家、思想家在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时候,都阐述过他们对心理现象的观点,有些观点至今仍有参考的价值,甚至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例如,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子则说人之初性本恶;告子认为,人之初性不善也不恶,人性是后天生活环境决定的。2500年前,古希腊的希波克拉特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并解释说,这四种类型是由人体内四种液体所占的比例不同造成的;500年之后,古希腊的盖伦提出了气质这个概念,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而且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但是,过去对心理现象的研究用的是思辨和总结自己经验的方法,所以对心理现象的看法,只能说是一种心理学思想,而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心理科学。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虽然这一时期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有很多成果,例如德国生理学家韦伯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1860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但是,影响最大的要数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他创建了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这些人后来到了世界各地,他还创办了《心理》杂志,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纪念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人们把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二、学派的纷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心理现象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人们很难对它做出全面的解释,往往从一个侧面去认识心理现象,并把自己这种片面的认识当作是对心理现象的正确的、全面的解释。这样便形成了各种心理学的派别,这时的心理学处在一个学派林立,相互纷争的时代。冯特、铁钦纳用研究化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他们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人们称其为构造心理学派。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反对构造学派的观点,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成为行为主义学派。这一学派认为,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这一学派的观点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墨等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派。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詹姆士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奥地利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如果人的某些本能不能得到满足,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就会导致精神疾病。把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体验和情绪挖掘出来,加以抒发,就能获得治疗的效果。从此,心理学不仅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且也开始了对无意识的研究。这样,精神分析从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便发展为一种完整的理论,这就是精神分析学派。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心理学建立初期学派纷争的局面到20世纪30年代基本结束。二次大战后新的心理学思想相继产生,它们以新的思潮或发展方向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从而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其中最具影响的有:60年代以美国的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它既反对把人的行为归结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的弗洛伊德主义,也反对不管意识,只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行为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所以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把人看做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认知心理学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同时,计算机科学也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当前,认知心理学又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把行为水平的研究与相应的大脑神经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更加深入地探讨认知过程的机制。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从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大脑机能定位,到心理活动时大脑物质代谢变化的生化研究,再到脑电波、脑成像技术的应用,都不断地加深着人们对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绪机制,乃至于人格特征、智力活动与脑的关系的认识。国家职业资格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