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试题(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一、单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C)A.考古学B.社会学C.心理学D.人类学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法的是(A)A.心理实验法B.现场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准实验法3.哪种气质类型的人精力充沛,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往往粗枝大叶,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爆发性的情绪?(B)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4.发现事实和揭示事物的规律性是(B)A.技术发明型的创埠性行为B.科学发现型的创造性行为C.艺术塑造型的创造性行为D.组织管理型的创造性行为5.事业生涯管理的宗旨是(A)A.职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协调统一B.满足职工个人目标C.满足组织的计划与目标D.个人利益完全服从于整体利益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称为(B)A.角色定式B.角色期待C.角色知觉D.角色冲突7.下列哪种情况下群体中的个体成员不容易表现从众行为?(A)A.群体的目标模糊时B.群体的规模较大时C.个体成员情绪高涨或是情绪低落时D.群体的凝聚力较高时8.在正式沟通形式中,最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的是(D)A.圆式沟通B.轮式沟通C.Y式沟通D.全方位式沟通9.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D)A.刻苦认真B.容貌端庄C.有责任心D.热情210.某公司的产品开发部和市场营销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属于下列哪种形式(C)A.联营式B.顺序式C.互惠式D.独立式11.构成领导活动的三要素中的关键要素是(A)A.领导者B.被领导者C.客观环境D.组织目标12.有效领导行为的步骤是(B)A.计划、贯彻、委派、评价、奖惩B.计划、委派、贯彻、评价、奖惩C.计划、贯彻、评价、奖惩D.计划、委派、评价、奖惩13.组织行为学认为,企业家的核心能力是(D)A.组织能力B.协调能力C.创新能力D.决策能力14.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B)A.说服式领导B.参与式领导C.授权式领导D.指令式领导15.任何一项决策都不可能是孤立的,都会牵涉到其他的因素和方面,因此领导者在决策制定时必须坚持(C)A.信息健全原则B.可行性原则C.系统分析原则D.对比择优原则16.在对动机所进行的分类中,管理人员如何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A.一般动机B.原始动机C.习得动机D.优势动机17.下列关于需要的基本原理中,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论点的是(C)A.普遍性原理B.主导性原理C.再生性原理D.层次性原理18.日本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展的JK活动的理论基础是(C)A.期望理论B.公平理论C.双因素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19.在组织结构设计过程中,确保管理目标有效实现的前提是(A)A.信息的灵活沟通B.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3C.责、权、利相结合D.精简高效20.下列表述与当今世界组织变革的特点不符的是(B)A.变革的速度更快、周期更短B.变革的推动者逐渐由最高层向组织的普通员工转移C.变革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D.变革的内容更彻底、更深刻21.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一般时间而不轻易改变,这说明态度的(C)A.社会性B.协调性C.稳定性D.针对性22.按照控制方位论的分类,认为能否达到某种目标或结果主要受个人主观努力和能动性的发挥与否所控制,属于(A)A.内因控制论B.外因控制论C.自我控制论D.主观控制论23.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不包括(C)A.智力因素B.自信心C.同情心D.人际关系24.企业家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各方面关系,解决各方面矛盾的能力是指企业家的(C)A.组织能力B.应变能力C.协调能力D.激励能力25.以下对途径—目标理论的理解错误的是(D)A.以关心下属和组织指引为出发点B.实现了领导行为两维理论和期望理论的结合C.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他能激励下属达成目标并在其工作中满足的能力D.既关心工作又关心人的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以下属于组织管理型的创造性行为的是(ABE)A.建立新的管理体制B.开辟新的市场C.开发新工艺D.发明新产品E.提出新战略427.激发冲突的技术主要有(ABCD)A.引进外人B.重新建构组织C.运用沟通D.任命一名批评家E.改变组织文化28.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认为,人的需要应该分为(ABC)A.权力需要B.成就需要C.合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29.下面说法中符合传统组织结构理论的是(BE)A.组织是人与物的协调系统B.组织是一种权责分配和制度管理的体系C.组织是沟通与协调系统D.组织是一种心理与平衡的系统E.组织是一种由合法的管理权威进行计划和控制的机械性系统30.美国学者勒温从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认为管理变革经历的过程有(ABD)A.解冻B.改变C.调整D.冻结E.休克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事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个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32.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33.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34.所谓强文化,就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而深刻的认同。接受这种共同价值观的组织成员越多,信仰越鉴定,这种文化就越强。35.所谓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群体互动是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的,它是连接两个不同组织群体的桥梁。群体间互动的效果和质量会显著影响到一方甚至是双方的群体工作绩效以及成员的工作满意度。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人际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答: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组织的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都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一个部门或组织的人际关系协调融洽,必然使这个单位的凝聚力提高,从而增强群体士气,提高劳动积极性。反之,如果一个群体的人际关系差,关系紧张,就会削弱群体凝聚力,降低工作效率。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第三,它还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37.简述领导决策的程序。答:领导决策的程序包括八个阶段:(1)发现问题(2)确定目标(3)核定价值观(4)拟定方案(5)方案评估(6)方案选择(7)实验实证(8)组织实施38.冲突有哪些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答:冲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取决于冲突的类型:(1)功能正常的冲突有助于提高群体工作绩效。由于冲突允许百家争鸣,使得一些不同寻常的或由少数人提出的建议会在重要决策中增加权重,并因此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冲突还是集体决议的的矫正方法,它不允许群体以消极的、不加考虑的方式赞同下面这些决策:建立在不堪一击的假设基础上的决策,为充分考虑其他意见的决策,以及各种有其他弊端的决策。冲突向现状提出挑战,并进.步产生了新思想,促使人们对群体目标和活动进行重新评估,提高群体对变革的迅速反应力。(2)功能失调的冲突能对群体或组织的绩效带来破坏性、降低群体的有效性。比较明显的不良结果有沟通的迟滞、群体凝聚力的降低、群体成员之间的明争暗斗成为首位而群体目标降到次位。在极端的情况下,冲突会导致群体功能的停顿,并可能威胁到群体的生存。39.简述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领导能力结构的差异。答:能力是领导素质的核心。一般认为,完成领导工作至少需要有三方面的能力,即技术能力、交际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技术能力是领导者完成某种特定业务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技巧。交际能力是领导者与人共处时,善于通过各种措施,对下级人员实施有效指挥的能力。行政管理能力是领导者把握整个组织系统内部相互关系,适应外部环境情势,6作出正确决策,指出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这三种能力随着不同层次领导者所处的领导层级和承担的职责范围的不同,其相对重要性也会不同。技术能力与领导层次成反比例关系。基层领导者的技术能力是最重要的。当一个领导者上升到较高的领导层级时,技术能力的重要性便趋于下降,而对行政管理能力的要求则逐步上升。交际能力对各级领导者都是重要的,但对中、低级领导者更为重要。40.管理者在进行组织文化变革时,可以考虑采取哪些措施?答:无论是强文化还是弱文化,进行组织文化变革时都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创造出新的仪式和物质象征,作为组织新价值观体系的载体;(2)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成为新文化的典范;(3)提拔、支持那些拥护新价值观的组织成员;(4)通过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创造出统一的组织舆论;(5)用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代替旧的、不成文的行为准则。组织文化通常历经多年而形成,并根植于组织成员所坚信的深层价值观中,这意味着变革组织文化会威胁到组织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管理者在重塑组织文化时,不但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还必须取得组织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就有可能引起组织动荡。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论对领导绩效的评价。答:影响领导绩效的因素众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衡量:(1)工作的效率组织效率的高低是领导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在讨论效率时,我们往往集中于评价领导者的某种工作结果,这无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于效率与整个组织的关系。因为作为投入与产出之比率的效率,不仅包括按资金、工时或成本表示的投入产出比率,还包括组织成员个人或群体工作动机等主观的评价标准,所以,一个组织,只有能够实现收入大于支出,并且顾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才能真正体现出领导的效率。(2)工作的效益效益是收益与投入费用之比,是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而领导有效性是效益的深刻内涵。效益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分。对一个经济组织而言,它不仅要获得丰厚的利润,还要服务于社会,满足社会或市场需要。因此,效益不仅取决于活动效率的高低,而且决定于活动的目标方向是否正确。7(3)人员的满意度满意度是指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组织行为学家认为满意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当人们谈论员工的态度时,更多的是指工作满意度,因为它体现了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一个人的工作满意度水平高,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的态度;对工作不满意的人就可能对工作持消极的态度。(4)人员的流向跳槽率的高低可以衡量领导绩效的好差。对一个组织而言,跳槽率高,往往意味着有用人才的流失,意味着招募、选聘和培训费用的提高。同时,跳槽可能使组织的有效运作要受到影响,必须重新找到能够替代的人来充实空缺的岗位并承担其责任。(5)出勤率员工的出勤率对组织的生产率有重要影响。如果一个组织的缺勤程度超出正常范围,要么工作流程被打断,要么会增加主管和其他员工的工作负担,甚至重要的决策不得不推迟,势必会降低组织的效率和效益。42.试述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答: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主张运用“强化”以达到改造行为的目的。一般有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惩罚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在现代管理中,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可操作的激励措施:(1)要设立一个目标体系,要把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目标结合起来,从抓小目标、近期目标、分阶段目标开始,每完成一步都应及时强化,以便增强信心,逐步实现总目标。(2)要及时反馈和及时强化,要使人们尽快知道自己行为的结果和尽早得到强化,以便及时得到鼓励和鞭策,不断增强信心,更加努力。(3)要使奖酬真正成为强化因素,使受奖者不断增加积极行为的次数,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奖酬必须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奖酬应逐步提高但不宜过于频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