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武(挂)2011-383地块商业项目B区工程基坑监测方案天津市武清区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二建筑公司酒店二期工程项目部编制二○一三年六月目录1工程概况............................................................................................32监测目的和方案依据......................................................................33监测内容及项目..............................................................................54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布设...................................................................65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86监测期和监测频率........................................................................117监测报警.........................................................................................138监测成果处理与信息反馈............................................................149人员与仪器设备............................................................................1810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1811合理化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附:监测点布设平面位置图津武(挂)2011-383地块商业项目B区工程基坑监测方案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天津伟清投资有限公司京津同城酒店二期1、建设地点:天津市武清区高村乡台头村规划凤港引渠路北侧3、建设单位:天津伟清投资有限公司4、基坑降水设计单位:核工业天津工程勘察院5、施工单位:天津市武清区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二建筑公司6、工程设计单位:北京中机一院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一、建筑及结构概况天津伟清投资有限公司京津同城酒店二期,位于天津市武清区高村乡台头村规划凤港引渠路北侧,施工项目为津同城酒店二期,建筑层高3层框架结构,地下结构一层,基础形式均为灌注桩基础,基坑平面形式呈矩形,长约42m,宽约35m,基坑平面面积约1400平方米。二、基坑支护设计概况本工程建筑0.000相当于大沽标高11.00m。设计采用现场地坪标高为大沽标高9.95m,相当于建筑标高-1.05m,现场地平基本平整。基坑底标高:南侧-7.15m,基坑开挖深度距现地面6.10米,北侧垫层底标高-5.65m,开挖深度4.60米,坑外水渠已垫至现地坪。基坑设计参数1、本基坑根据不同地段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及环境条件,西侧采用钢板桩加支撑、南侧及东南角退蹬卸荷悬臂钢板桩,北侧及东北角采用放坡开挖支护方案。2、根据勘查报告,地下水位于地表下7米,无需降水。尚需根据开挖季节确定现状水位,必要时采用大口井或坑内盲沟降排水。本工程在南侧基坑边缘设置四口大口井,降水井直径400mm,深度11米2监测目的和方案依据(1)监测目的基坑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整个基坑开挖过程及运营阶段,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化,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岩土性状的改变进行各种观测,结果及时反馈,以便对可能出现的危害工程、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安全的险情采取及时补救和加固措施,指导施工。具体如下:1)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3)将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2)方案依据1)京津同城酒店二期基坑支护工程图纸及设计方案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工程实践与分析(同济大学)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8)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监测内容及项目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1)仪器监测项目1)边坡(冠梁)顶部水平位移;2)边坡(冠梁)顶部垂直位移;3)基坑西侧(一期酒店)沉降监测;(2)巡视检查内容: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每天均应进行巡视检查,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冠梁有无裂缝出现;2)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3)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4)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5)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6)边坡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7)基坑开挖有无超深开挖。8)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9)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4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布设(1)水准基准点、工作点及沉降观测点的布设1)水准基准点布设基准点点位应选择在基坑土建施工影响范围外的稳定区域,一般情况下,应布设在3倍的开挖深度以外的稳定区域。其数量和分布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应便于施工、施测和保存。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监测点的布置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第一,围绕工程围护结构、主体结构本身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和内力进行,观测点主要分布在围护结构本身的薄弱处;第二,根据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邻近建筑物、道路及管线)的影响进行监测,特别是西侧建筑物为本次监测的重点。因此,在监测点布置时坚持兼顾全局、突出重点的原则。具体观测点的布设按“监测点布设平面位置图”的布点要求进行布设。实际布点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和现场情况做适当优化、调整。3)布设水准控制路线水准路线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原则采用分级,首先根据工程走向及周边建筑物监测点分布情况,布设首级控制网(起始、闭合于水准基点),观测首级控制点高程;其次,布设二等水准网(起始、闭合于首级控制点),观测各沉降点高程。首级控制和二级控制以布设成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均可,具体采用那种路线,根据监测点分布情况和建筑物密集程度决定。在布设水准控制路线时,为确保前后视距差满足二等精度要求,同时满足变形监测的“三定”要求(测站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在布设的同时量测出每次仪器的安置位置,并用红油漆在地面做出标记。(2)水平位移基点、工作基点及监测点布设1)水平位移基点及工作基点的布设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的二级精度进行水平位移观测,视线长度≤100m,在每个基坑中布设1-2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位置布置在基坑的拐角处(在基坑拐角处,变形最小,一般仅为基坑最大变形的1/10左右)。2)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在基坑支护结构顶部布设观测点,详见“监测点布设平面位置图”,实际布点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和现场情况做适当优化、调整。在围护结构上埋设工作基点和观测点时,首先布设工作基点,在建立好工作基点后,将仪器架设在工作基点上,沿基坑边布设观测点墩,观测点位置必须选择在通视处,要避开基坑边的安全栏杆,一般情况下,离基坑800mm-1000mm比较合适,既可避开安全栏杆,又不会影响施工,也便于保护。同时为了检核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可以在离基坑100~150m左右的距离埋设检核基点,也可以利用附近的高层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稳固建筑物墙边,用后方交会法检核工作基点的稳定性。5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1)沉降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1)基准点、工作基点及监测点的观测采用独立高程系统,在远离基坑的稳定区域选设置三个稳固的水准点,假定其中一个水准点的高程,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规范往返求出该另外两个水准点高程。则该三点即为本工程变形监测的高程基准点,在监测范围内布设若干工作基点,采用二等水准方法与基准点联测,可得出工作基点高程,工作基点应选在相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在通视条件良好、距离较近、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基准点作为工作基点,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和基准点的稳定性。各监测点的高程是通过高程基准点形成的一条二等水准闭合路线或附合路线,由线路中的工作基点来测定各监测点高程。监测时应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尽量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尽量固定观测人员以及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各监测点的初始值取三次观测平均值。2)数据记录及平差处理观测记录采用手提电脑自编记录计算程序进行,可提高工效和计算不出错。所有观测数据,都按规范规定要求的各项限差进行控制。内业中,利用合格的外业观测数据,用软件进行平差处理,计算各点的高程及沉降量、累积沉降量。3)观测精度及技术要求测站视线长、视距差、视线高要求见下表:标尺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仪器等级视距视线长度20m以上视线长度20m以下因瓦DS1≤50m≤1.0m≤3.0m0.5m0.3m测站观测限差见下表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0.4mm0.6mm3.0mm1.0mm沉降监测精度(mm)竖向位移报警值≤20(35)20~40(35~60)≥40(60)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3≤0.5≤1.5注: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系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括号内数值对应于基坑周边环境的竖向位移报警值。(2)水平位移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1)水平位移基点及工作基点观测方法基点观测采用前方交会法,工作基点的稳定性检查采用后方交会法。基准点定期进行联测,精度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测量技术的要求。2)水平位移监测点观测方法根据基坑施工现场实际条件,水平位移监测点采用极坐标法与小角度法进行:a.极坐标法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已知点为坐标轴,以其中一个点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测定观测点到极点的距离,测定观测点与极点连线和两个已知点连线的夹角的方法,如图:βACBA、B已知点,C、C'点为待求坐标点SC'S'β'测定待求点C坐标时,先计算已知点A、B的方位角/1800BABABAXXYY测定角度β和边长BC,根据公式计算BC方位角:BABC计算C点坐标:BCBCCOSSXXBCBCSINSYYb.小角度法原理如下图所示。PABSβA、B已知观测墩,P、P1点为待求坐标点P1β'是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精确测出基准线与置镜点到观测点视线之间的微小角度,并按下式计算偏离值:首次观测4个测回,取平均值。3)数据记录及平差处理与前述类似,所有观测数据,都按规范规定要求的各项限差进行控制。内业中,利用合格的外业观测数据,用南方测绘公司平差易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处理,计算各水平位移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及累计位移。4)观测精度及技术要求基坑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水平位移报警值(mm)≤3030~60>60监测点坐标中误差≤1.5≤3.0≤6.0注:监测点坐标中误差,系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的21;6监测期和监测频率具体安排如下:(1)基坑开挖前一周,进行背景值的观测(监测3次取其平均值);(2)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原则上每1-2天施测一次,根据施工进PPPSL度和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