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过度保护”对孩子持续发展的影响一.家庭中过度保护的形式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就是家长不遗余力地将孩子的日常事情都由自己代替完成,认为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吃苦、受罪,这是父母对孩子溺爱的一种形式,在以下三方面的过度保护突出:(一).生活上的包办代替包办代替是指父母完全代替孩子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也不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技巧,反而培养了孩子的依赖心理。这类父母往往在孩子能够自己吃饭时,怕掉饭弄脏衣服却要喂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可以自己背书包时,怕孩子累了不让孩子背;孩子完全可以自己穿衣服时,却怕穿得慢就替他穿。这样剥夺了孩子自己锻炼的机会,阻碍了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二).行为上的过度限制过分限制指父母对孩子实行直接的和尽可能的完全的限制。担心孩子跑来跑去有危险,所以尽可能地限制不准跑;当路边的沙堆引起孩子玩沙的渴望时,父母怕沙子弄脏衣裤,误入眼睛而断然回绝;孩子想到户外去自由活动或到邻居家找同伴玩耍总是不被允许等等,这些来自家庭外的活动影响都被父母的爱心“毒药”切断,似乎只有把孩子放在个人控制之下她才放心,这种限制干预了孩子的个人意愿,阻碍了孩子独立行动能力的发展。(三).情绪上的过度迁就过度迁就指父母用妥协、忍让、顺从的方式满足孩子的一切心理要求。近几年,家长们特别是在“尊重孩子、鼓励孩子”上出现了理解上的误区,很多家长认为满足孩子要求,让孩子开心快乐就是尊重孩子。当孩子们在2哭闹中要达到某一不合理要求时,家长怕孩子的哭闹影响情绪,就无原则的妥协了,让孩子“事事顺自己心愿”的任性行为得到了迁就。过度的保护其实在无形中把孩子变成了一个宠物,而不是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一定要在体验中成长,成长是不能代替的,所以体验也是不能代替的。二.过度保护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一).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由于父母的包办代替,孩子没有得到锻炼的机会,结果动作笨拙,行为幼稚,连简单的自我服务技能缺乏。到了幼儿园,鞋子要老师穿,衣裤不会脱,吃饭要老师喂,一旦需要自己动手参与活动就喊“老师,我不会”。(二).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存在。在家里处于娇宠溺爱的孩子,形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和行为,无视他人的存在。玩玩具时,独揽一大堆玩具不让小朋友玩,还不停地叫喊“是我的,不准你拿……”排队总想每次都抢占第一,看见其他小朋友排了第一伸手就把人家拽到后面;新入园才两周的丹丹,在一次穿串珠时,使劲抓住琪琪的头发不放,我立马制止并批评了丹丹,他居然大声说:“她拿我的珠子”,而且面对我的批评眼露凶光对我说:“我拿家里的剑把你杀死?”我吃惊地看着3岁的丹丹,不敢相信这么暴力的话语从他嘴里吼出。儿童时期的自我中心很可能成为成年后极不健康又极难改变的性格。(三).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即儿童的心理成熟过程。儿童的社会性是在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幼儿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这个集体,需要有友好、谦让的同伴关系,就得学会必要的品质,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在心理上体验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适应集体规则。受到过度保护的儿童,人际交往局限于父母和长辈之中,不能在交往中体验他人的情感、需求,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导3致同伴间的争抢玩具、推打、抓咬等纠纷不断。(四).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人的智力是在社会活动中发展的,限制儿童活动的过度保护,实际上就限制了儿童智力和心理活动的发展。过度保护的儿童很少有机会去探索,去努力发展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更糟的是,由于很少有需要自己动脑、动手的机会,这样的儿童进入社会中常表现得软弱、退让和懒惰,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不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影响了智力的发展,(五).滋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孩子出现的破坏性或攻击性行为,寻找其根源,不是家长和教师没给孩子讲道理,帮孩子明辨是非,孩子也不是不知道骂人、打人是错误的,问题在于,很多孩子在家里时常得到的就是自我需求的一种自由满足,有规则的集体生活不自由,孩子为了冲破约束,体验自我需求的快感,所以他们不开心时会撕坏图书,要独自耍的玩具会从同伴手里抢过来,会动手打不随自己心意的小朋友。由此可见,我们只有意识到过度保护对孩子今后的身体、学业、人际关系有多么重要的负面影响后,才能痛下决心让孩子从过度保护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