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过度保护策略探究2014(省级上报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中过度保护策略探究旬阳县第一幼儿园教师:陈先兰摘要: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是对幼儿的过度保护现象却存在于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过度保护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幼儿的过度保护影响到幼儿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起家长、教师和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身处一线的幼教工作者。关键词:幼儿教育过度保护表现策略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期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既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幼儿的发展,又照顾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保护幼儿的安全,使幼儿获得健康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家庭结构的变迁,使能力和水平有限的家长不能正确地处理幼儿身心安全与有效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样,来自于家长的压力及教师自身观念或能力有限的因素,导致幼儿园教育陷入了过度保护的误区。一、幼儿园的过度保护的表现幼儿园中的过度保护主要是施教者对幼儿的过度保护行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过度保护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由于家长的压力而不得不对幼儿进行的过度保护;其二,是由于自身观念或能力有限而对幼儿进行的不由自主的过度保护。1.来自家长压力的幼儿园过度保护。当前,部分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的现状特别突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家庭中的幼儿过度保护现象主要两种表现:一种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拿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从来都不让孩子吃苦,就像孩子的保姆和佣人一样伺候孩子的溺爱型的;一种是把孩子所有的事都包办了,就是对孩子好,从来不征求孩子的意见,“保护”变成了控制,控制孩子的一切行动。爬楼梯怕摔着,和小朋友玩怕受欺负,就连吃饭也怕孩子烫伤非得自己身先士卒,生怕孩子受到伤害的粗暴干涉型的。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老师能得像自己一样对待孩子,稍微出现一点偏差就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对教师施加压力。如:直接找老师麻烦;告诉幼儿园或更高一级领导;或在社会上乱说,造成不好的声誉。这样一来,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责任意识过重,这会使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定位很容易转化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状态,平时对孩子的积极引导和放手锻炼就会变为消极保护和畏缩不前。2.来自幼儿教师自身的幼儿园过度保护。此外,幼儿园教师的过度保护还有自己观念的原因,有的出于天性的“好意”,认为孩子是弱小的,需要我们的帮助;有的对孩子及其发展认识不够、教育观念及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尽自己所能为幼儿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下面的案例反映了教师过度保护的惯常做法。【案例】一次户外活动时,王老师带着男孩去攀岩,给孩子们讲完了安全以后,也给孩子们定了一个目标,看谁能攀到最高处,摸摸那朵白云。几个男孩试了几次都未成功。王老师正想着是否给予帮助,高高的攀岩壁上出现了一个灵巧的身影,王老师本能地大叫起来:“俊俊,小心点!”俊俊立刻停下了,身体慢慢地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王老师也是出于好意,为了孩子的安全,显然,今天王老师的“好意”阻碍了俊俊的尝试,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另外,还有,当果果兴高采烈地尝试新发明的游戏时,有的老师总会替他捏一把汗:“果果,别玩危险的游戏!”当皓皓用手摆弄地上的小虫子时,有的老师总是制止他:“皓皓,别弄!地上脏,小心虫子咬你。”从人的发展看,若长期生活在这种“过度保护”的环境里,会出现最大的不安全因素——一个丧失了自我保护能力的人,总是最危险的。如果为了保证一个孩子的绝对安全而限制他与外界接触的环境,就会失去很多促进幼儿发展的机会。由此可见,过度保护在当今社会上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而且它严重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为此,幼儿过度保护问题成了我们幼儿教师要突出研究的主题了。二、避免幼儿教育中过度保护策略1.不断更新观念,让过度保护不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羁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里明确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作为一线的教师,就应该深入领会《指南》精神,并用之指导平时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更新观念,尽管热爱孩子是我们的职责,幼儿园教师大部分都是女性,看到一张张可爱的胖乎乎的小脸,出于母性,自然就萌发出爱意,尤其表现在小班,不会洗手老师帮着洗,不会穿鞋老师帮着穿,不会吃饭老师喂着吃……老师自然而然地包办代替了,一方面可能完全出于好意,出于母性,出于强者对弱者的保护;一方面可能是能得到家长的好评;另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嫌孩子太慢,不如自己去做来得快些。这种过度保护的观念要改变,当然可能也是被逼无奈,家长一味的过度保护使孩子已经丧失了生活的自理能力,使得老师很累,不去这样做不行。鉴于这种现象,教师不能那么被动,要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反馈幼儿在园表现,与他们探讨育儿经验,指导他们怎样教育孩子以及给他们讲过度保护的害处,督促其观念的转变及更新。因为孩子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是黄金阶段,长期的过度保护会使孩子丧失生活的能力,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羁绊。2.加强家园合作,让过度保护不再是孩子终生的伤害当幼儿教师渴望更新观念并有所作为的时候,必须得到家长的理解、认可和支持,这样才能家园共育一个健康强壮、独立自主的孩子。而当教师发现家长对自己不信任,她就首先只好对孩子加强保护以换取家长的信任;家长越不信任,老师的压力越大,越容易过度保护,如果家园携手过度保护孩子,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终生伤害。有一次,我班的一名幼儿因为做错了事,我批评了他,他闹着不上幼儿园,并且说不该老师批评他了,早上非要让妈妈和爸爸一起来,我分析好像是要给他讨个公道一样。因为有的孩子很任性,分明是自己不小心摔跤了,还怪椅子绊了自己,非要让妈妈打一下椅子才肯罢休。这是不肯认错的表示,是一种报复的心理在做怪。我看出了她的爸爸妈妈的来意以后,向他们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告诉他们:孩子有错一定要给他指出来,以便于改正,千万不可以过度保护,对孩子要关爱,不能溺爱,记一句话:“溺爱头上一把刀”,过度保护会给你的孩子造成终身伤害的,以后在他成人的时候,这种不认错,受不了挫折,依赖性、报复心强的个性就会越来越凸显出来,以至于对家庭、社会造成危害都有可能,他自己也会毁掉的,那时大家都老了,谁还能去保护他吗?作为家长,伤心吗?家长听了直点头,还不停地说以后孩子再犯错,希望老师指出来并批评他。从那以后,孩子犯错了,他再也不搬“救兵”了,并且知道改正错误了。我想:一定是孩子回家后,家长也教育了孩子,所以,孩子才有了以后的变化。看来,只有我们教师耐心地帮助这些溺爱型的家长,说服他们,督促其观念的转变及更新才行,只有家园合作,才可以为幼儿撑起一片健康的蓝天,不再使幼儿受到来自我们成人的过度保护的伤害。3.培养独立意识,让过度保护不再是孩子身上的毒瘤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推崇“个人奋斗”、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其他人,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在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往往导致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种种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机会,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鉴于这种现象,我们一线的幼教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毕竟我们从事的是启蒙教育,是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基础的,我们要以积极地心态,科学的育儿方法去唤醒这些粗暴干涉型的家长,影响他们。所以,在幼儿园里,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一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空间,多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意识,如:午休起来自己穿衣服、穿鞋,自己叠被子,整理自己的小床;帮老师发餐具,整理桌椅;活动中遇到难题自己解决……,面对幼儿的“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一下吧。”“老师,我不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启发和鼓励,但是千万不要迁就孩子,因为本来在家里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遇到事情就懒得动脑筋,也怕动手的,这时,如果老师就上前帮助,孩子就会渐渐变得越来越依赖老师,形成遇到挫折就要找老师的条件反射。在老师的额外保护中,孩子无法在探索中收获,更无法得到成就感,自信心也无从建立。我们班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按说中班了,应该会自己穿衣服了,可这个孩子以前都是由家长接回家午休的,因为天气凉,家长由于过度保护,害怕在幼儿园午休把孩子冻感冒了,最近天慢慢热了,才叫在幼儿园午休。一次午休起床后,孩子们都自己穿起了衣服,只见他抓起衣服领往后甩,他想披在背上再穿,可衣服甩到后面去怎么也穿不上,找不着袖子,原来衣服是反的,他用一双企盼的眼光看了看我,我知道他在寻求帮助,也许在家里衣服从来都是家长给穿的,自己从没动过手,我没急着帮他,只是用一双希望的、鼓励的眼神看着他。接着,他进行了第二次尝试,还是没成功。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均以失败告终。每一次失败后他都看看我,希望我能帮助他,可我总冲他笑,我心里在想:你就不会换换衣服的拿法,今天我要看看你到底该咋办。这时,不知咋的,也许是看到了其它孩子穿衣服的方法了,他忽然改变了衣服的拿法,终于把衣服穿上了,他望了望我,我冲他竖起了大拇指。在那以后,由于我的“无情”教育,孩子终于学会了穿衣服。试想想,如果我没有耐心,在孩子第一次试穿没穿上就去帮助他,孩子就会失去一次绝好的自我探索机会,就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就改变不了孩子过分依赖的想法,考验不了孩子的受挫力,使孩子明白不了遇到困难别人谁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去解决的道理,同时也促进不了孩子独立人格的逐步形成。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而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做得不好,处理得不圆满也没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拔到寄生在孩子身上的这颗毒瘤。4.丰富活动内容,让过度保护不再是孩子沉重的枷锁只有在丰富的、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中,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个性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才能得到更有效地培养。所以,我们平时组织的活动,无论是那一个领域的,都会考虑要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让孩子在活动中有所得,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双眼,解放孩子的大脑,不会让过度保护成为孩子沉重的枷锁。如:亲子活动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强化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意识,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理想境界。在结合主题活动或特殊节日的时候,创设条件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如:春天来了,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开展短距离的越野赛,活动规定了在整个赛程里,不得坐车或家长背、抱等手段到达指定的地点,必须要让孩子自己走,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意志,也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竞争意识。还有,开展“冬至包饺子”的亲子活动,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结合“五一”劳动节,通过叠被子、剥鸡蛋等比赛来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得到提高。还有,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促使幼儿认识社会、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高。如: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让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当一次家,去超市体验一次买水果的乐趣,并把买回来的水果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洗干净,做成水果沙拉或水果拼盘,让全班孩子一起分享。儿童教育专家卢勤说过:我们可以代替孩子做事,但是代替不了孩子成长;我们不能满足于准备好一切去迎接孩子,而应该让孩子准备好一切去迎接未来。没有了过度保护,就会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开放的成长空间,去检验自己的能力。孩子想做的事,只要没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就放手让他去做,他们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孩子就会自立于社会,就能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让我们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携起手来为孩子搭建一个起飞的平台,使现在的小雏鹰茁壮成长为搏击长空的雄鹰。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