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第三节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第四节阴阳八卦及古代天文历法第五节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掌握古代皇权政治、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等知识要点;☆重点掌握我国古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一、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一)原始社会早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就生活在我国的云南,元谋人被认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一带的原始居民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父系氏族公社的末期,正是传说中黄帝和尧、舜、禹的时代。(二)奴隶社会夏朝的统治,维持了400多年。公元前16世纪,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的残暴统治激起奴隶们的反抗,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起兵灭夏,建立了商朝。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述春秋时期,王室衰微,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发动争霸战争。先后称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在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逐渐减少,加快了中原统一步伐。二、封建社会(一)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战国、秦、汉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继续进行。这一时期,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奴隶主贵族转化为地主,奴隶成为佃农,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铁器普遍地使用。在学术思想领域,思想空前解放,形成诸多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包括: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秦朝是我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王朝。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外戚王莽夺权称帝,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爆发,王莽政权被推翻。(二)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经过赤壁之战,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公元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废魏自立,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南北统一。公元316年匈奴攻占洛阳,西晋灭亡。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史称“东晋”。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它们均定都建康(今南京),总称南朝。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成东魏、西魏。以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北朝,它与南朝并存,史称“南北朝”。晋至北朝时期,北方出现各族人民大融合的趋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内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三)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灭南陈,重新统一中国。在隋政权土崩瓦解时,太原留守李渊举兵反隋,于618年建立唐朝。(四)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到北宋王朝建立为止,北方中原一带,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合称五代。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建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北宋灭亡的同年,赵构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南宋与金国长期对立.北方的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后,发动大规模战争,先后在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灭掉南宋。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其“行省制度”也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融合,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的融合。元朝末年,政治黑暗,阶级压迫深重,民族矛盾尖锐,灾荒连年,红巾起义爆发,元朝灭亡。(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明朝。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明太祖朱元璋,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西厂,推行八股取士。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崛起于东北的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其子皇太极于1636年称皇帝,改国号为清。清初,鼓励垦荒屯田,重视兴修水利,多次减免租税,经济繁荣,国家富裕,史称“康乾盛世”。清朝后期,政治腐朽没落,皇帝荒淫无度,高官贪赃枉法,贵族大肆兼并土地,加紧剥削和压迫人民。对外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使我国长期与世隔绝。三、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近80年间,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自强”、“求富”洋务运动.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举行了南昌起义,并开始创建革命根据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侵占了东北。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中国再次爆发内战。经过3年战争,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毛泽东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一、帝王的称谓及名号(一)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1.后、王、天子、皇帝奴隶社会中最高的统治者称为“后”、“王”、“天子”。“后”、“王”的称谓始于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天子”一称始于西周。自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以后,各诸侯国的君主纷纷开始自称为“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此后,“皇帝”的称谓被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君主所沿用,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第二节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2.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皇后:皇帝的正妻。嫔妃:皇帝诸妻的通称。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妃、贵嫔等称号。3.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太子”.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4.公主、驸马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清代除皇帝之女外,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格”。驸马:魏晋以后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二)帝王的各种名号1.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给予褒贬的称号。谥号始于西周。谥号不独立使用,多与庙号结合,成为全称的组成部分。皇帝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2.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由继承者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以确定他在皇族中的地位.庙号始于商代,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其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汉代以后“帝”字与谥号结合,成为庙号,如“汉文帝”、“魏文帝”、“晋武帝”.3.尊号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叫做尊号,也叫徽号.尊号为臣下所上,而且可以上多次。有的皇帝死后仍被奉上尊号,如唐高宗死后70余年,被奉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4.全称是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如乾隆皇帝的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其中“高宗”为庙号,“纯”为谥号,其余均为尊号.5.年号是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一般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如遇祥瑞灾异等重大事件,也常常改元。明清两代的皇帝除明英宗外均用一个年号,所以人们常用年号来称呼在位的皇帝,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6.陵号封建帝王陵寝的名号叫陵号,始于西汉,如明长陵、唐昭陵等。二、后妃制度与宦官制度(一)后妃制度后妃制度是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组成部分。由秦汉到明清,后妃制度中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的称谓、地位和权限变化不大。一般皇后下面设有贵妃、妃、嫔、贵人和婕妤、才人、常在、答应等。中国古代的后妃制度体现着森严的等级观念,不同级别的后妃在官爵、用人、年例、仪仗、服饰、膳食等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定,不得僭越。古往今来,封建后妃制度给中国古代妇女制造了多少人间悲剧。(二)宦官制度宦官是古代宫廷中被阉割了生殖器官、专供帝王后妃役使的男子,也称为寺人、阉人、中官、内侍、太监等。宦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畸形产物。宦官的地位虽然低贱,但由于他们是帝王的近侍,深受帝王后妃的宠信。中国历史上宦官制度存在的时间之长,所酿祸乱之频繁,为害之惨烈,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给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一、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官吏选拔是古代官制的重要内容,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夏商周时期的各级官吏由王、诸侯按照与自己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分封,因此,当时的主要官职多为世袭。战国时期除国君仍实行世袭外,其他官职由君主随时任命。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自荐、游说。苏秦当时佩六国相印,张仪也同时为几个诸侯国的国君所倚重。汉代的官吏主要从高官子弟和士人中选拔。对官吏的选拔偏重于封建道德的考察,而将才能放在次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方法是“九品中正”制,即按才能评定人物,以才定品,以品定职。隋代在官吏选拔上的突出贡献就是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了科举制度。第三节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此后,科举制度经过唐代的发展,日趋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基本的官吏选拔制度。二、科举制度及四书五经、三纲五常(一)科举制度概述科举,即分科取士之意。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考试的种类有常举、制举两种。1.常举常举是每年都进行的考试。考试合格者称为“及第”,进士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进士及第仅仅是取得一种做官的身份,经吏部考核合格或先做地方官的幕僚,经举荐后才能正式授官。2.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由皇帝临时定立名目,下令考选的。考中者可直接升迁或立即由吏部授以官职。但制举不被视为正途,经常被看作“杂色”。3.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中的内容命题考试。所谓八股文,即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八个部分组成,不得增减。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参加考试之前,须取得“生员”或“监生”的资格。一般说来,进士一甲三名都授翰林院官职。二、三甲选为庶吉士,亦称翰林。其他人可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知州、知县等官职。4.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及弊端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一次重大的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科举制度的实行,限制了世族的发展,使一般地主甚至寒门子弟也可以走上仕途,使许多优秀人才有机会参与中央和地方的管理,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明清以后由于实行文化专制,死板僵化的“八股取士”制度,把知识分子的思想牢牢地束缚在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之中,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