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中国思想史(下)讲课提纲10年修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思想史(下)讲课提纲第一讲宋明理学第一节、关于理学一、理学发生之原由恩格斯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产生,必定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已有的思想材料。任何思想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定依据已有的思想成果,通过吸收前人的思想成果,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二是特定的时代背景。如果说传统是新思想产生的源泉,那么社会现实便是土壤。一种新的社会思潮总是以满足特定的时代需要为前提条件的。三是思想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即是说思想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因此,理学发生之原由也应着眼于三个方面来考虑。1、理学对佛、道思想的吸收——理学之主干无疑是儒家伦理哲学和政治学说。他们对儒学的发挥,主要是对儒学的思想形态的创造性的转换,即对“性命之理”的展示以及认识此“理”的修养方法的发挥。而这两方面却是从佛、道二家那里吸取了养料,附会儒家经典并加以改造的结果。可以说理学家在“援佛入儒”、“援道入儒”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理学兴起于北宋初年,这就必须深入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理学产生的客观物质条件也是其内在根源。应以宋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领域内的巨大变化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原由为线索。这并不是什么“经济决定论”,就思想史的研究而言,一项主要任务要对一种时代思潮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作出合历史事实的阐释,而这种历史的阐释又必须以历史事实的了解为基本前提。3、汉唐以来,佛、道二教大盛,对儒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儒学衰微。儒学在迎接外在的思想挑战的同时,又创造性地予以回应。宋代以前的中国哲学,道家、玄学和佛教哲学均有本体论的思想。其中,道家与玄学提出道本论思想,佛家提出心、性本体论和理本论思想,然而居中国思想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家在宋代以前却少有提出系统的本体论思想,儒家经学对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儒家经典的诠释,还停留在以训诂考释注疏为主的阶段,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缺乏本体论的哲学依据,难以与道、玄、佛思想相抗衡,以至动摇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产生理论危机和社会危机。理学对经学的改造基本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唐宋之际,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唐宋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其中主要是由土地占有制度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制度,包括政治体制、科举制度以及生产方式、社会阶级关系、价值观念等的变化。中央集权制强化,民族矛盾尖锐;宋代经济、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文教事业的兴盛与变法改革运动的展开;复兴儒学、重整纲常之风盛行,等等,成为宋学之所以兴起并发展的时代背景。唐、五代武人专权、藩镇割据道德败坏、思想失向、人无廉耻的不良社会风气。出现的子杀父,臣弑君,男女无别,兄弟相残的不良朝风。——端正社会风气,刻意从学问修养和道德自律上挽救社会人心。此时,旧的汉唐经学拘于训诂,限于名物,忽视随社会变迁而提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思想,使得儒学发展停滞,面临佛老宗教思想的挑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无所适从,以致产生理论危机和社会危机。2面对危机和挑战,居中国传统社会和中国文化发展主导地位的儒学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形态来取代过时的旧儒学。理学家对汉唐经学的改造和创新,无疑是儒学和经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理学的内在结构主要包括哲学和伦理两大部分。伦理乃传统儒家思想所固有,这体现了理学对孔孟儒学的继承性;而哲学则是历代儒家思想所缺乏,体现了理学对孔孟儒学的创新。儒学发展的三阶段:1、原典时代:《尚书》《易经》《诗经》不过是夏商周三代有关政治、宗教、文学文献的汇编,但它体现着我们民族文化创造的成就,五经之所以被尊为经,是由于它们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深层的政治文化理念,即先秦儒家所指的“先王之道”(大道、根本)。儒家认为原典时代是道化流行的黄金时代,先王之道完全显现于现实的时、空之中,因此这个时代不容易发生对道本身的追询。2、轴心时代:“道”之退隐与“学”的出现。以辨彰“先王之道”为目的的经学时代到来,其时代特征是对经书的创造性诠释,产生了一批开宗立派的思想文化宗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出现了儒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思想流派。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格局,它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丰富创造性是通过诠释传统而实现的,诸子百家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古道”,他们各推阐先王之道的一端来确立本派的宗旨,这就是所谓道之灭裂、分化的时代——春秋战国时代。3、儒学复兴时代。由韩愈撰《原道》《原性》发其端,至明代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完成而达至终结。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创造是在复兴传统的旗帜下进行的,主要通过借鉴、会融佛、道二教的精致义理而达成的——新儒学。佛教中心性论、修养论、道教中宇宙论、形上论被接纳,思想文化发展表现为典型的三教合一的趋势。儒释道三家学说交织在一起,是这个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动力。对圣人之道的不同认识:儒家的六经、四书都是载道之文,而所载之道为何,儒家学者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先秦原始儒学主要是一种人伦之学,关注的是现实的人际关系与成人之道;汉唐儒学基本上是一种天人之学,注重探究儒家经典中所蕴涵的伦理、政治方面的微言大义;而宋明新儒学则侧重本体之学,注重为儒家的人伦之学、天人之学寻求终极存在的论证。北宋时期的儒家学者,在探讨孔子之道时,也有一个由政治伦理思想向性与天道的转型。二、关于唐宋之际的历史巨变中国古代历史,在唐宋之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人很容易觉察到的事实。唐朝中后期,具体地说是“安史之乱”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向后期转化,封建生产关系内部完成了一次较大的调整。与这种社会变迁相适应的,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转向,呈现出一种新的文化景观。新儒学正是这种社会变迁的反应——在思想文化上要求“一道德而同风俗”。封建生产关系大调整主要表现在土地制度、阶级关系和农民斗争等方面,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1、土地制度:由封建土地国有制和豪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转变为个体农民和一般地主的土地私有制;社会经济由以身份为等差的农奴主经济(贵族庄园制)转变为以贫富为等差的中小地主及自耕农为主的经济。封建社会前期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最有代表性的是北魏的“均田令”(4853年)中的“受田”。中唐以后开始了按田亩征粮纳赋,以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的“两税法”为开始。后来明代有“一条鞭法”、清代有“摊丁入亩”。封建社会后期一般地主和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成为占支配形态的土地所有制。2、阶级关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身份性地主(门阀士族)被官僚地主和庶族地主所取代;过去人身依附关系比较强的部曲制、佃客制或荫户制被人身依附关系比较松弛的租佃制所代替,佃农已不再是完全处于依附地位的“徒附”或“私属”劳役地租也被实物或货币地租所取代,自耕农与地主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属关系。——两次农民斗争扫荡了士族势力,“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宋代的《百家姓》代替了魏晋的《士族谱》。3、农民斗争:封建社会前期农民斗争的口号和要求都是反对人身依附,封建社会后期农民斗争的口号和要求则是财产占有的均平或经济上的平等。陈来则认为,中唐以后,中国社会由贵族社会转变为平民化的社会。门阀世族遭到无情打击,社会经济由贵族庄园制经济转变为中小地主和自耕农为主的经济。中小地主和自耕农阶层出身的知识人,通过科举考试制度,进身于国家政权和文化机关,成为国家官吏和知识精英的主体,也就是中国社会传统所谓的“士大夫”。与魏晋以来的贵族社会相比,中唐以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平民社会发展,这种社会变迁与中唐开始的文化转向相关联,新儒家的出现以此为历史背景。三、儒学发展的三阶段1、原典时代:《尚书》《易经》《诗经》不过是夏商周三代有关政治、宗教、文学文献的汇编,但它体现着我们民族文化创造的成就,五经之所以被尊为经,是由于它们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深层的政治文化理念,即先秦儒家所指的“先王之道”(大道、根本)。儒家认为原典时代是道化流行的黄金时代,先王之道完全显现于现实的时、空之中,因此这个时代不容易发生对道本身的追询。2、轴心时代:“道”之退隐与“学”的出现:以辨彰“先王之道”为目的的经学时代到来,其时代特征是对经书的创造性诠释,产生了一批开宗立派的思想文化宗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出现了儒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思想流派。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格局,它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丰富创造性是通过诠释传统而实现的,诸子百家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古道”,他们各推阐先王之道的一端来确立本派的宗旨,这就是所谓道之灭裂、分化的时代——春秋战国时代。3、儒学复兴时代:由韩愈撰《原道》《原性》发其端,至明代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完成而达至终结。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创造是在复兴传统的旗帜下进行的,主要通过借鉴、会融佛、道二教的精致义理而达成的——新儒学。佛教中心性论、修养论、道教中宇宙论、形上论被接纳,思想文化发展表现为典型的三教合一的趋势。儒释道三家学说交织在一起,是这个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动力。四、理学的性质和内涵1、是指孔孟开创的精神传统,也指由二程承继的孔孟道统并开创的新儒学。北宋时称为“道学”,指传圣人之道的学问。按韩愈的道统论,儒学是由尧传舜,舜传禹,再到文武周公孔孟,孟轲死,不得其传。所以韩愈以后许多儒者宣称,得4千年不传之圣学。例如程颐称赞程颢说:“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生于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宋史·程颢传》)新儒学在当时难以其被他儒者接受,并且受到它对立面的激烈批评,朱熹生时曾遇到三次道学危机。2、指义理之学。与辞章考据训诂相对,通过解释儒家经典阐发义理。以“性与天道”为论说中心,也叫“心性义理之学”。理学名称见于南宋,宋明理学包括程朱道学和陆王心学。3、是哲理化儒学。理学家把儒家的道德伦理原则和价值体系上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予以论证。一般认为,理学主要是讲三个方面:“道体”、“穷理”、“工夫”。即追寻生命之本原或本体,究极身心性命之理,通过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4、安身立命之学。找准生命的正确方位,把握命运。理学主要是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传》),即充分地体认天理,最大限度地扩充、涵养天赋之本性,实现天赋予人的规定性。五、为什么说儒学是“心性之学”?儒学的根本精神是追寻生命的本原或本质。儒学认为,生命的核心是“心”、“性”。“心”既是人的内在精神或人的精神主宰,又是人的思想、意念和情感,还是人的性情和本性,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意志根源于“心”;“性”是指自然而本然的东西,即自然如此,本然如此的性向、性能、性质或质地也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原初的合一的状态,本然的状态,“天道”的流行就是“性”的显现。儒家论性,都是从“感通”、“流行”、“生成”的过程上着眼,所谓“成性”,就是在生生不已的生成历程中实现性,显现性的全体。在儒家看来,“心”、“性”都有“体”、“用”两个方面的内涵。六、关于“心”、“性”:“心”是“性”在人身上的落实。人的道德意识以及对“天道”的体认,要靠“心”,心可以说是人的内在精神或人的精神主宰。“心”的具体内涵:①思维器官。所谓“心之官则思”。②思想、意念、情感。③性情、本性。儒家讲生命的本质或本原,离不开人性。①生物或生理意义上的“性”:“食色性也”;②人的精神本性。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性。孔子把天道作为精神本性的根源,孟子突出“尽心”以自觉人的精神本性。③生命的本然状态。“性”的本义为“生”,后演变为“性”。“性”是指自然而本然的东西,即自然如此,本然如此的性向、性能、性质或质地。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原初的合一的状态,本然的状态(即告子所谓“生之谓性”)。④天地万物所具有的共同的根源或统一的本性。按中国古代的观念,天与人有共同的本质,人性来源于、根源于天性,人性乃天赋的本然属性(“天命之谓性”)。所谓“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第一,天人一体(一个整体),人是天地所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第二,天人同一(天道与人道同一)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与人类的道德准则同一。5可见,“天人合一”的中介是“性”。——人道与天道具有共同性。⑤“道”的“流行”就是“性”的显现。“性”不是一种抽象概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