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创新性学习法的实践研究计划一、课题背景: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性质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即由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儿童是天生画家”,儿童创作是自由的、自主的,其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内容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美术是一种教育工具,它能陶冶人的感性,培养合作精神,减少自私自利,最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发展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二、课题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三、课题目标:学生目标: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实验中达到不同目标。2、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学会利用不的同材料、不同的手法、不同的形式表达根据自己的想法,结合自己的知识理解的创作作品,引导学生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大胆创作。教师目标:1、通过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能够把自身的美术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转化为学生的方法并进行再创造。2、边实验,边积累,边总结,定期完成阶段性实验小结。四、课题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10月—11月)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并制定课题方案。本阶段主要调查各教师教学现状,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家庭的情况,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明确各教师的研究任务,根据实际适当改变教学方法,结合部分欣赏课探索激发学生想象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并对学生进行了初步训练。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收集整理资料、分析理论体系对想象力的培养的方法以及方式要点进行研究;课堂教学活动、想象创作技法的研究。这一阶段,各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美术创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方法,主要开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作针对性的训练,师生共同探索美术想象创作的新技法。根据课程对美术教学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结合课外美术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创作热情,营造良好的想象学习氛围。第三阶段:个案跟踪及反馈(2013年2月—6月)撰写个案记录。第四阶段:整理个案(2013年7月—9月)研究报告、撰写个案总结。第五阶段:结题(2013年10月)开展学生美术创作的综合练习;建学生画廊;开展美术与各学科互相渗透初步尝试;撰写论文,推广经验。五、课题计划:十月份:1、集体研究备课、写方案。2、确定本学期研究目标及安排、制定好研究计划。十一月份:1、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2、基本情况调查。十二月份:1、收集整理资料。2、课堂教学研究,互听互评。3、上课题研究课。一月份:1、课堂教学研究。2、课堂教学活动、想象创作技法的研究。3、作针对性的训练。二月份:1、撰写案例、反思。2、根据情况,具体修改、制定下一步具体内容。3、开展个案调查活动。三月份:1、课堂教学研究,互听互评。2、开展个案调查活动。四月份:1、课堂教学研究。2、搜集学生优秀作品。五月份:1、集体研究备课。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3、撰写个案调查表。六月份做好课题个案调查表。七月份撰写个案反思。八月份撰写个案总结。九月份搜集教师教学设计、学生优秀作品等资料。十月份1、整理、完成课题报告。2、建学生画廊。六、课题特点:1、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以兴趣培养和启发思维为主。2、注重倡导学生相互合作,提高创造力。3、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灵活运用。4、通过让学生回忆、联想等方法,并运用感观刺激,从多角度进行专门的创造思维训练。5、推迟对学生不太成熟成果的判断,鼓励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实践完成,并让学生能自己独立评价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与成果。6、训练学生的感觉敏锐性,让学生对自身的周围有一个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与表现力。7、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尽可能作大量大胆的新鲜思考尝试。比如不同要领与观点的借鉴、材料工具的运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