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十六年前的回忆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李大钊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生字籍屉娱瞪瞅魔刑匪姥怖刑舅阀娱僻怖宪胖刑押舅绞fáyúpìbùxiànpàngxíngyájiùjiăo尖锐含糊粗暴拘留乱蓬蓬书籍抽屉恐怖瞅了瞅魔鬼肥胖严峻残暴匪徒窝窝头舅姥爷哼啃组词阀()屉()姥()怖()伐()屈()佬()布()匪()瞅()刑()藉()医()揪()型()籍()军阀伐木抽屉委屈姥姥阔佬恐怖布置匪徒医生瞅见揪住苦刑典型狼藉户籍写作方法一是这是一篇回忆式文章。二是本文运用了首尾呼应。三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四是本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词语的理解:•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恐怖:惊慌、害怕。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严峻:严肃而厉害。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那些事?•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2—32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1)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2)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3)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4)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1、课文回忆了关于李大钊的哪几件事?2、课文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动?做上记号,和同桌说一说。文中的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的何处看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白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保持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父亲不慌不忙的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个反问句表示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③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大钊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平静”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瞅了瞅”看出李大钊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李大钊的一生: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到处捕杀革命党人。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没有离开北京,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在监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1927年4月28日,满怀救国热情,坚贞不屈的李大钊被绞死,他把生命奉献给中国人民的事业。(开头段)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结尾段)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前后照应首尾照应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前后照应的好处?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深刻。对比描写的作用“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例如,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的含糊、敷衍的态度与平时的耐心形成对比;面对敌人,“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找出这些对比描写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革命情操。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默读课文,李大钊的哪些言行深深打动了你,读一读,画出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作批注)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往外走。动作描写父亲保持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神态描写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他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他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语言描写对李大钊的评价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烧文件和书籍被捕时父亲:处变不惊敌人:心虚、残暴法庭上:安定、沉着被害后:全家沉痛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北京李大钊烈士陵园乐亭李大钊纪念馆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