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清】纳兰性德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先祖原为蒙古吐默特氏,因攻占纳兰部,以地为氏,改姓纳兰——即纳兰。17世纪初为清太祖努尔哈赤降伏,后属满洲正黄旗。其父明珠为清康熙时大学士。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作者简介】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以词闻名,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纳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辑有《全唐诗选》和《词韵正略》。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写作背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消,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请运用注释独立翻译诗歌】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作品注释】【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榆关】即今山海关【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故园】故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译文】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结构整合】词人用镜头的方式向我们展现种种景物并蕴含了层层感情:山水、榆关——不舍千帐灯——孤独风雪——失眠故园——思乡【探究练习】Q1:词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请赏析。【探究练习】Q1:词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请赏析。A1: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探究练习】Q2:“身向榆关那畔行”中“身”字给人印象极深刻,请简要赏析这个字。【探究练习】Q2:“身向榆关那畔行”中“身”字给人印象极深刻,请简要赏析这个字。A2: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诗歌赏析】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思想感情】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词人通过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与细致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纳兰词风】纳兰性德的老师徐乾学说他的词“清新隽秀,自然超逸”,况周颐说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蕙风词话》),这都指出了纳兰词的一个鲜明的特征:真——情真景真,意境天成。这首小令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它以壮观的塞外景象来渲染柔婉的乡思意绪,情意隽永;以白描手法绘景,造语朴素,自然真切。【作品评说】王国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这句话点到了此篇的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奇观”。【拓展延伸】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拓展延伸】长相思李白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拓展延伸】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拓展延伸】长相思纳兰词: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之碎;爱故园、爱祖国之重。李白诗:豪迈奔放,上下追求,政治理想实现之难。白居易词:思恨绵绵、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拓展延伸】关于思乡的诗词:01.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0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03.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0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05.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0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0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0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09.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12.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1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14.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15.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1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1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拓展延伸】纳兰性德词的题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爱情阻隔、发妻早亡的哀怨;陪皇随驾,出塞行役时的感慨;赠友抒怀的情真意切。贯穿其间的主线,是他热切追求人性的纯美,爱情的缠绵,友情的珍贵。其作品的主旨情调是伤感哀怨之音。其中尤以爱情、悼亡和乡思的题材最为凄婉动人。缠绵悱恻多情善感的情感词“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名言,给人们以充分的感悟和解读的空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假设,一种理想。对于纳兰性德说来,初见时的温馨、真诚带来了美好,然而他的理想和现实却总是那样不一致。首先,相传纳兰与表妹雪梅相爱,表妹却被召入宫,相知不能相见,“如初见”的美梦破碎。其二,与恩爱的卢氏结为伉俪,本可以安享“如初见”的一生,但卢氏骤然病故,美梦再次破碎。纳兰的爱情情感,开始是甜蜜的,过程却总是失去,结果是无限悲伤,以致早逝。他深知世上“若只如初见”的现实实在太少,而“变却故人心”则时有发生,纳兰以前者作为理想来追求,终生不悔,对后者予以鞭挞和批判。虽然纳兰的爱情理想未能实现,但给后人留下的撕心裂肺的动人词篇却是不朽的。豪迈衰飒乡关怨忧的行役词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如梦令坦荡纯真有仁有义的友情词纳兰虽出身贵籍高门,却能做到“在贵不骄,处富能贫”。他写道“惟愿把来生祝取、慧业同生一处”“吾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倜傥寄天地,樊笼非所欲”。他厌倦官场中的虚伪,希望寻求真挚的友情,对朋友坦诚重义、肝胆相照。词中的梁汾是清代著名词人顾贞观的号,他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词家三绝”。顾贞观曾为纳兰性德授课,并为纳兰编订了《饮水词》集。《金缕曲·赠梁汾》词中“有酒惟浇赵州土”表明其仰慕平原君礼贤下士、结交知己的人品。而“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则表明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以“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已”“青眼高歌俱老去,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来帮朋友拆解困境。并郑重许诺:“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重诺,君须记”。字字句句,发自肺腑,令人读来心潮起伏,百感交集。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在仕途生涯中还没有来得及建功立业,在朝政上远没有其父明珠那样的具有影响力,但他却成为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他没有后主李煜那种国破被羁的悲惨境遇,又没有出身闺门的婉约派之宗李清照背井离乡南迁的伤痛和丈夫去世后生活艰难曲折的命运,也没有武将文人辛弃疾那样英武豪迈和欲收复国土而不达的悲愤情怀,其词的名气亦略逊于前者。但纳兰却被王国维赞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朱祖赞曰:“八百年来无此作者”。在大清进入康乾盛世之初,纳兰性德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成为词坛中兴的中坚角色。谢谢观赏!